“谐波计划”的成功,让“科学调息导引术”在“灵青盟”内部迅速普及开来。弟子们掌握了与灵气波频共振的诀窍,引气入体的效率普遍得到了显着提升,修炼热情空前高涨。整个联盟仿佛注入了一股新的活力,底层修士的实力提升肉眼可见。
然而,凌皓的研究并未止步。他清楚地认识到,呼吸法优化解决的只是“如何更有效地吸收”的问题,属于“节流”。而修炼效率的另一个关键,在于“开源”——即找到灵气密度更高的环境进行修炼!
“同样是一次共振呼吸,在灵气稀薄之地,可能只吸纳了十个灵子;而在灵气富集之处,则可能吸纳一百个,甚至更多!这其中的差距,何其巨大!”凌皓在研究所的晨会上,指出了问题的核心。
传统的修士寻找修炼宝地,多半依靠模糊的“感觉”,或者师门长辈的经验指点,充满了不确定性和偶然性。一些众所周知的灵脉节点,早已被高阶修士或重要机构占据,普通弟子根本无缘享用。
“我们必须改变这种‘靠运气’、‘靠关系’寻找修炼地的模式!”凌皓斩钉截铁地说道,“我们要用数据说话,绘制出属于我们‘灵青盟’自己的、精确的 《灵能资源分布地图》!”
一个新的宏大项目——“灵能资源测绘计划(代号:勘探者)”应运而生。
这个计划的目标,是对“灵青盟”目前掌控的所有疆域(包括原灵溪宗、青木宗山门及其附属领地、以及像坠星原这样的共有区域)进行一次全面的、高精度的灵气密度普查!
任务的艰巨性超乎想象。联盟疆域辽阔,山川河流、平原沼泽地形复杂,灵气分布绝非均匀。
凌皓再次展现了其卓越的组织和规划能力。他将整个计划分为几个阶段:
第一阶段:仪器升级与标准化。
林风团队面临着巨大的压力。他们需要制造出足够数量的、测量精度可靠的、并且便于携带和操作的“便携式灵能密度探测仪”。之前的实验室仪器笨重且娇贵,根本无法用于野外大规模勘探。
经过紧张的攻关,他们借鉴了“频率感知符”的思路,结合更精密的感应符文和数据处理核心,成功研发出了“勘探者-I型”手持探测仪。这种探测仪大小如同一个罗盘,能够实时显示当前位置的灵气密度读数(以“标准灵子单位\/立方米”为计量),并具备简单的数据记录和标记功能。
第二阶段:人员培训与网格划分。
阿土从联盟执法堂和外事堂抽调了数百名机灵且可靠的炼气期弟子,组成了“灵能勘探队”。凌皓亲自对他们进行了培训,教导他们如何正确使用探测仪,如何在不同地形下选择测量点,以及最重要的——如何保证数据的准确性和一致性。
同时,整个联盟疆域被划分成了无数个标准大小的网格(初步以十里见方为一个基础网格),每个网格都需要至少一个核心测量点和多个辅助测量点。
第三阶段:大规模野外实地勘探。
数百支勘探小队,带着统一的“勘探者-I型”探测仪和标准记录表格,如同撒豆子一般,被派往了联盟疆域的各个角落。
他们深入山林,跋涉河流,攀登高峰,潜入谷底。在每一个指定的网格点上,他们小心翼翼地读取探测仪上的数据,记录下坐标、地形地貌、以及当时的环境备注(如天气、有无异常能量反应等)。
这个过程充满了艰辛与危险。虽然联盟疆域内大部分地区相对安全,但仍有一些荒野之地栖息着妖兽,或者存在天然的危险禁制。不时有勘探小队遭遇袭击或陷入困境的消息传回。
为此,凌皓特意协调了任务堂和执法堂,为重要的勘探区域配备了护卫力量,并建立了紧急求援机制。石坚更是亲自带队,巡视几个标注为高危的区域,清理了不少潜在的威胁。
第四阶段:数据汇总与地图绘制。
海量的数据如同溪流汇入大海,源源不断地被送回研究所。研究所内,专门成立了一个数据处理中心,数十名精于计算和绘图的弟子(其中不少是之前模拟法庭和辩论赛的佼佼者,逻辑思维能力极强)日夜不停地忙碌着。
他们将每一个测量点的数据录入特制的“灵图玉简”中,利用凌皓设计的插值算法,生成平滑的灵气密度等值线。
随着数据不断充实,一幅前所未有的、精细度惊人的《灵青盟灵能资源分布图》开始在巨大的光幕上逐渐显现!
地图之上,用不同的颜色清晰地区分着灵气密度等级:
· 深红色区域:代表灵气极度贫瘠,几乎不适合修炼。
· 浅黄色区域:代表灵气密度一般,是大部分普通区域的水平。
· 淡绿色区域:代表灵气较为富集,是良好的日常修炼场所。
· 翠绿色区域:代表灵气浓郁,可视为修炼宝地。
· 深蓝色区域:代表灵脉节点或天然聚灵区域,灵气极为充沛,往往被标注为“战略资源点”。
· 还有一些闪烁的紫色斑点:代表探测到异常高浓度或特殊属性灵气,需要进一步勘探。
这幅地图,直观地揭示了联盟疆域内灵能资源的分布规律:
灵脉如同大地的血管,主要沿着山脉走向延伸,其节点处灵气最为浓郁;大型湖泊和某些特定的森林区域,往往也蕴含着不俗的灵气;而一些荒芜的戈壁或土壤贫瘠之地,则明显是灵气荒漠。
更让凌皓惊喜的是,勘探队还发现了好几处之前未被记录的、隐藏的灵脉小节点和特殊属性的灵气富集区(如一处蕴含着精纯乙木灵气的山谷,非常适合木属性功法的弟子修炼)。
当第一版《灵能资源分布图(公开简版)》在联盟内部公布时,再次引发了巨大的轰动!
弟子们争相查看地图,寻找离自己洞府最近、灵气又相对富集的“绿色”甚至“翠绿色”区域。
“原来后山那个不起眼的小山谷,灵气浓度这么高!我以前怎么没发现!”
“快看!任务堂东边三百里的那片沼泽,居然是深蓝色标注!那里以前被认为是险地,没人愿意去啊!”
“有了这地图,以后做任务、找地方闭关,再也不用像无头苍蝇一样乱撞了!”
联盟管理层更是如获至宝!这幅地图为他们合理规划资源、建设新的修炼据点、分配任务区域提供了前所未有的科学依据!
一些原本因为洞府位置偏僻、灵气稀薄而修炼缓慢的弟子,在根据地图指引更换了日常修炼地点后,进度立刻提升了一大截,对联盟的归属感更是大大增强。
凌皓看着那幅凝聚了无数人心血的地图,心中充满了成就感。
量化分析,波频共振,再到如今的资源测绘……他正一步步地将修行从一门玄学,变成一门可以数据化、可视化的科学。
“开源”与“节流”并举,科学养炁的效率,正在以肉眼可见的速度提升。
而这幅不断更新、不断完善的地图,也将成为“灵青盟”未来发展的宝贵战略资产,指引着这个新生联盟,向着资源利用最大化的方向,稳步前行。
科学的光芒,已然照亮了前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