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晨,阳光轻柔地洒在别院的屋檐上,鸟儿在枝头欢快地啼叫。二皇子早早便来到正厅,看到陈宇泽和赵志书已经在那里研读书籍,不禁会心一笑。
二皇子走上前去,轻声说道:“明日便要开考了,你们准备好了吗?”
陈宇泽放下手中的书卷,站起身来,眼神中透着坚定与自信:“公子,这些日子与赵兄日夜探讨,相互启发,我自觉学识又有精进,已做好了应考的准备。”
赵志书也站起身,恭恭敬敬地说道:“多谢公子与陈公子这段时日的相伴与切磋,让我拓宽了眼界,增长了见识。明日定当全力以赴,不负殿下期望。”
二皇子满意地点点头:“好!你们这些日子的努力我都看在眼里,如今你们胸有丘壑,定能在考场上一展风采。不过,也不必过于紧张,以平常心应对便好。”
三人正说着,小厮安顺端着几盘精致的点心走进来:“公子,陈公子,赵公子,用些点心吧。”
二皇子招呼着两人坐下:“来,先吃点东西,补充补充体力。”
他们一边品尝着点心,一边又聊起了考试的事宜。二皇子叮嘱道:“明日入考场,要仔细审题,莫要慌张。答题时字迹要工整,条理要清晰。”
陈宇泽和赵志书认真地听着,不住地点头。
午后,天气有些闷热。陈宇泽和赵志书决定到庭院中走走,放松一下紧绷的神经。他们漫步在花丛间,微风拂过,带来阵阵花香。
陈宇泽深吸一口气,说道:“赵兄,明日考场之上,咱们各凭本事,不论结果如何,这段日子的情谊都不会改变。”
赵志书笑着拍了拍陈宇泽的肩膀:“陈兄说得是,咱们本就是为了共同进步而来,输赢又有何妨。”
傍晚时分,夕阳的余晖将整个别院染成了金黄色。二皇子为陈宇泽和赵志书准备了丰盛的晚餐,席间,他不断地为两人夹菜,鼓励他们放宽心。
用过晚餐后,三人来到书房。二皇子取出笔墨纸砚,写下“稳扎稳打”四个大字,送给陈宇泽和赵志书:“这四个字,望你们能谨记于心。”
陈宇泽和赵志书郑重地接过字幅,将其小心收好。
二皇子将陈宇泽和赵志书送至房门前,忽然神色变得认真起来,轻声说道:“二位贤弟,明日科举之后,还有一事需得留意。”
陈宇泽和赵志书闻言,皆是微微一愣,不解地望着二皇子。
二皇子微微一笑,继续说道:“在京城,有个不成文的规矩,那便是‘榜下抓婿’。每当科举放榜之时,那些朝中权贵、世家大族便会纷纷出动,在榜下挑选有潜力的新晋进士,以求联姻,增强家族势力。”
赵志书闻言,眉头微皱:“公子此言何意?难道我等考中之后,还会面临这样的抉择?”
二皇子轻轻拍了拍赵志书的肩膀,安慰道:“赵兄莫要紧张,我并非是在施加压力。只是提醒你们,若真被权贵看中,需得保持清醒的头脑,慎重考虑。婚姻大事,关乎一生的幸福,不可草率决定。”
陈宇泽点头表示赞同:“公子所言极是。我等虽出身不同,但都怀揣着治国安邦之志,婚姻之事,当以志同道合为前提,而非单纯为了权势利益。”
二皇子满意地点点头:“你们能这样想,我很欣慰。记住,无论未来身处何位,都不忘初心,坚守自己的原则和信念。”
说完,二皇子又嘱咐了几句关于明日考试的注意事项,便转身离去。
望着二皇子远去的背影,陈宇泽心中涌起一股暖流。他们知道,这位看似尊贵的皇子,实则心怀天下,对他们这些出身平凡的人才格外关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