壁翠从安柔那出来后。急匆匆地寻到夜一,眉头紧锁,语气中带着几分焦急与不解:“木头,你快给我说说,王妃和王爷到底是怎么想的?外头的流言都闹成这样了,他们怎么还能坐视不管呢?可真是急死我了!”
夜一正低头擦拭着手中的长剑,闻言动作微顿,抬眸看向满脸焦灼的壁翠,剑刃上的寒光映着他沉静的眉眼:“王妃和王爷自有考量。流言这东西,堵不如疏。若真为几句闲话便大动干戈,反倒落人口实,说他们心虚了。”他将长剑归鞘,发出一声轻响,“再说,王爷昨日还特意让厨房给王妃炖了她爱吃的银耳莲子羹,这份心意,岂是外人能懂的?”
壁翠跺脚道:“可看着那些人嚼舌根,我这心里就像堵了团火!夜一,你就一点不着急?”
夜一嘴角几不可察地勾起一丝弧度:“急有何用?王爷让我盯着散播流言的源头,今日巳时已查到是城西张记布庄的老板娘起的头,她夫君上月因贪墨军饷被王爷查办,这才怀恨在心。王爷说了,过几日自有处置。”他顿了顿,补充道,“你且放宽心,王妃聪慧,王爷沉稳,他们联手,这点风浪翻不了天。”
壁翠愣了愣,随即脸上的焦躁散去大半,嘟囔道:“原来你们都安排好了……那我刚才岂不是白着急了?”
夜一转身继续整理兵器架,声音里带着一丝笑意:“下次急之前,不如先问问我?省得你家公主又要笑你沉不住气。”
正当壁翠有些不好意思地捋了捋发丝,想要说些什么时,转角处传来一阵轻微的脚步声,紧接着,姚嬷嬷手捧一盘精致的点心,步履稳健地走了进来。她一脸慈祥,眼神中透露出几分洞悉世事的睿智。
“哟,看你们俩这神色匆匆的,是在商量什么大事呢?”姚嬷嬷笑眯眯地的端着盘子,那盘中的糕点散发着诱人的香气,似乎能瞬间安抚人心。
壁翠见了姚嬷嬷,心中的焦虑又散去了几分,连忙迎上前去:“嬷嬷,您可来了!我正为外面的流言蜚语急得团团转呢,夜一却说王妃和王爷自有打算,我这心里七上八下的。”
姚嬷嬷放下盘子,轻拍了拍壁翠的手背,语重心长地说:“壁翠啊,你跟着王妃也有些时日了,该知道她的脾性。王妃向来冷静自持,王爷更是深沉如海,他们二人心中自有丘壑,哪会轻易被几句闲话所动摇?你呀,就是太过心急了。”
说着,姚嬷嬷拿起一块点心递到壁翠手中:“来,尝尝我做的桂花糕,甜甜的,吃了心情就会好起来。别担心了,有王妃和王爷在,咱们只需安心做好分内之事便是。”
壁翠接过点心,轻轻咬了一口,甜香在口中化开,似乎连带着心头的烦忧也一并消散了。她看着姚嬷嬷,眼中闪烁着感激的光芒:“嬷嬷说得对,是我太过紧张了。以后我会学着稳重一些的,不让王妃和王爷为我操心。”
“知道就好了。以后不要这样了。好了,老奴要去找王妃了。”姚嬷嬷端起盘子走了。
夜一见状,嘴角勾起一抹淡淡的笑意,心中暗自点头。他知道,壁翠虽然性子急了些,但心地善良,是个可塑之才。有姚嬷嬷这般经验丰富的前辈在旁指点,相信她会成长得更快。
安柔对于市井中的流言蜚语始终保持着一份淡然,未曾让这些无端的猜测影响到她的心境。洐王亦是如此,他深知清者自清,无需过多辩解。
夜幕降临,王府内一片宁静,洐王与安柔并肩坐在寝宫的软榻上,享受着这份难得的宁静与温馨。
“柔儿,”洐王轻声开口,目光中满是柔情,“对于外面的那些流言,你真的不介意吗?”
安柔微微一笑,眼神中闪烁着智慧的光芒:“洐之哥哥,我向来相信身正不怕影子斜。那些流言不过是些无聊之人的无端猜测罢了,我们又何必为之所动呢?只要我们心中有爱,彼此信任,就足够了。”
洐王闻言,心中涌起一股暖流,他紧紧握住安柔的手,深情地说道:“柔儿,你真是我的贤内助。有你相伴,是我此生最大的幸福。”
稍作停顿,洐王话锋一转:“不过,虽然我们不必在意那些流言,但也不能任由它们肆意传播。我想到了一个办法,或许能够打破这些谣言。”
安柔好奇地看向洐王,问道:“哦?洐之哥哥有何妙计?”
洐王神秘一笑,说道:“明日,我陪你去珍品阁逛逛。听说那里新进了一批珍稀宝物,我们正好去鉴赏一番。让那些流言蜚语,在我们的恩爱面前不攻自破。”
安柔闻言,眼中闪过一丝惊喜,她微笑着点头:“好主意,洐之哥哥。那我们就去珍品阁,让那些无聊之人看看,我们夫妻间的感情是何等的坚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