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型方舟核心的成功,让小小的潜水舱终于拥有了强劲的动力。林越和同伴们迫不及待地开始了对海底城市更深入的探索。依靠核心的能量护盾,他们能够前往一些以前不敢靠近的区域。但很快,他们发现了一个新的问题:潜水舱的速度和灵活性,在这座庞大无比的海底迷宫中仍然显得捉襟见肘。许多狭窄的通道、复杂的建筑内部,都不是笨重的潜水舱能够进入的。他们急需一个更灵活、更能适应复杂环境的交通工具。
转机出现在一次对城市边缘海底山脉的勘探中。透过舷窗,他们发现了一片发着柔和蓝光的水下森林。更令人惊奇的是,森林中有三头巨大而优雅的生物在缓缓游动。它们的外形类似远古的蛇颈龙,但线条更加流畅,银灰色的皮肤上带着荧光斑点,长长的脖颈灵活摆动,眼神温和,充满了好奇。最特别的是,它们对方舟核心散发出的能量波动表现出亲近感,主动向潜水舱靠近。
“是温和的巨型海洋生物!”伊芙琳看着探测器上的数据,兴奋地说,“它们对核心的能量有正向反应,这可能是个机会!”
一个大胆的想法在林越脑中形成:如果能驯服一头这样的生物,作为水下坐骑,探索效率将大大提升。
他们选中了一头最年轻、最有活力的“蛇颈龙”,开始了耐心的接触。每天,他们驾驶潜水舱,带着方舟核心,在安全距离外释放平稳温和的能量波动。起初,那头被他们称为“追光”的蛇颈龙只是好奇地观察。渐渐地,它开始主动靠近。林越尝试用核心发出有节奏的脉冲信号,而“追光”的脖颈竟然会随着节奏轻轻晃动,仿佛在回应。
信任初步建立后,关键的一步来了:如何让林越能够长时间骑乘“追光”进行探索?呼吸和水中行动是首要解决的问题。
伊芙琳提出了解决方案。她利用前哨站制造台和现有材料,设计了一套专门的水下骑乘装备。核心是一个轻便的呼吸面罩,通过一根柔性能量导管直接与方舟核心连接。这套系统不再是从海水中艰难电解氧气,而是直接利用核心稳定而强大的能量,高效合成呼吸所需的气体,并能循环处理呼出的废气。这意味着,只要林越在方舟核心的有效作用范围内,他就能获得近乎无限的呼吸保障。
同时,装备还包括一件贴身的水下行动服,能有效抵抗深水压力,并在关键部位嵌入了小块蓝晶碎片,由方舟核心远程供能,提供基础的体温维持和一定的水流助推力,让林越在水中活动更加自如。
装备完成后,林越穿戴整齐,通过潜水舱的过渡舱进入水中。“追光”好奇地游近,巨大的头颅凑到林越面前,温顺地看着他。林越伸出手,轻轻抚摸它冰凉的皮肤,并将面罩导管连接处的核心能量光晕贴近它。“追光”发出愉悦的低鸣,用头蹭了蹭林越,完全接纳了他。
接下来是“缰绳”系统。伊芙琳设计了一个贴合在“追光”颈后的柔性垫,上面装有微型能量发射器,与方舟核心相连。林越可以通过核心发出不同频率的指令脉冲,控制“追光”前进、转向、停止。
训练进展顺利。“追光”非常聪明,很快就能理解各种指令。几天后,林越已经能骑着它,在海底自由穿梭。速度远超潜水舱,转向极其灵活,甚至可以轻松穿过狭窄的岩石缝隙和倒塌的建筑通道。
【哇!真的驯服了!这坐骑太帅了!】
【这套装备牛逼了!直接核心供氧!】
【这下海底探险爽翻了!】
【‘追光’这名字真好听!】
拥有了“追光”作为坐骑,林越团队的探索能力发生了质的飞跃。他们可以深入以往无法到达的区域,搜寻线索和资源。方舟核心与生体坐骑的结合,让他们在这片神秘的海底世界,真正拥有了自由行动的能力。新的探索篇章,就此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