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深了。
兰若寺的夜晚,浸透了一种薄荷糖般的凉意。天空是近乎墨黑的绸缎,上面缀着的星子,比夏日时显得更加清冷、遥远。月亮却格外的圆,格外的亮,像一枚被精心擦拭过的、温润的古玉盘,将水银似的、毫无保留的清辉,静静地倾泻下来。殿宇的飞檐翘角、庭中的古柏枝干、石板小径上的缝隙,都被勾勒出清晰而柔和的轮廓,仿佛整个世界都沉浸在一个宁静的、不会醒来的梦里。
晚课早已结束,僧众歇息,寺中一片寂静。只有风穿过竹林的簌簌声,和不知藏在哪片瓦下的蟋蟀,偶尔发出一两声试探般的、清脆的鸣叫。
林曦(林寒)披着一身月光,独自坐在回廊的美人靠上。他没有点灯,也不需要。月光明亮得足以让他看清书卷上的字迹——那是一卷关于星辰运行与地脉感应的古札记,是他近日在藏经阁的收获。但他并没有真正在读。书卷摊在膝上,他的目光却越过庭院,落在远处那轮满月上,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悠远。
夜晚,总是充满了奇妙的相遇与温柔的魔法。此刻的兰若寺,便笼罩在这样的氛围里。
白日后山与聂秋痕(聂秋痕)的那番游历,那些绚烂的色彩、蝶舞的翩跹、以及少女大胆而真挚的表白,如同投入心湖的石子,漾开的涟漪至今未平。他能感觉到聂秋痕那份炽热而纯粹的情感,像初秋的阳光,温暖而直接,不容忽视。他也并非铁石心肠,那份美好,他珍视,甚至贪恋。但正因珍视,才更觉沉重。他的归途迷雾重重,肩上的责任与承诺如山,他无法轻易许她一个确定的未来。这种矛盾,让他在享受这份安宁的同时,心底总有一丝隐忧,如同月下淡淡的影子,挥之不去。
就在这时,一阵极轻微的、窸窸窣窣的声响,从回廊尽头的阴影里传来。不是风声,也不是虫鸣,更像是什么小动物蹑手蹑脚走过的声音。
林曦微微侧头,魂力自然流转,双眸在黑暗中泛起一丝极淡的星辉。他看见,在月光照不到的廊柱后面,探出了一个小巧的、毛茸茸的脑袋,尖尖的耳朵警惕地转动着,一双在黑暗中亮得惊人的、如同黑曜石般的眼睛,正怯生生地、又充满好奇地望着他。
是一只小狐狸。通体雪白,只有鼻尖和耳廓带着一点点俏皮的黑色。它看起来很小,可能才几个月大,像一团蓬松的雪球。
林曦心中一动,放缓了呼吸,没有做出任何惊扰的动作。他知道兰若寺附近常有狐族活动,有些甚至与寺中关系密切(聂小倩本身便与狐族渊源极深),但这只小白狐,灵气纯净,眼神懵懂,不像是修行有成的狐妖,倒像是不小心闯入的幼崽。
小白狐见林曦没有敌意,胆子似乎大了一些,从廊柱后慢慢挪了出来。它走得很小心,四只小爪子落地无声,蓬松的大尾巴紧张地拖在身后。它走到离林曦约一丈远的地方停下,蹲坐下来,依旧歪着头打量他,眼神纯净得如同山涧的泉水。
林曦觉得有趣,轻轻合上膝上的书卷,对着小白狐微微一笑,尽量释放出友善的气息。
小白狐似乎感受到了他的善意,喉咙里发出极轻的、咕噜咕噜的声音,像是在表达满意。它犹豫了一下,竟然又向前挪了几步,距离更近了。月光洒在它洁白的皮毛上,泛着柔和的光晕。
“小家伙,迷路了吗?”林曦用魂念传递出一丝温和的意念,没有发出声音,怕惊扰了这月夜的宁静。
小白狐的耳朵猛地竖了起来,眼睛瞪得更圆了,显然接收到了他的意念。它没有害怕,反而显得更加好奇,小鼻子抽动着,似乎在辨认林曦身上独特的气息(混合了星辉、幽冥以及一丝兰若寺的檀香)。
它不会用魂念回应,但用行动表达了亲近。它小心翼翼地走到林曦的脚边,用脑袋轻轻蹭了蹭他的袍角(魂力幻化),然后仰起头,发出细细的、撒娇般的嘤咛声。
林曦的心瞬间被这小小的生物融化了。他伸出手,用指尖轻轻挠了挠小白狐的下巴。小白狐舒服地眯起了眼睛,喉咙里的咕噜声更响了,甚至翻过身,露出了柔软的、雪白的肚皮,四只小爪子蜷缩着,一副全然信任的模样。
这毫无保留的亲近,让林曦心中那点因白日纷扰而生的郁结,悄然消散了许多。他想起安房直子故事里那些与动物为友、心灵相通的孩子。此刻,他仿佛也进入了那样一个纯净的、充满灵性的世界。他不再去想那些复杂的使命与情感,只是专注地、温柔地抚摸着这只意外来访的小客人。
月光静静地流淌,廊下一人一狐,构成了一幅静谧而温馨的画面。
过了一会儿,小白狐似乎玩累了,也可能是林曦的抚摸太舒服,它蜷缩在他的脚边,打了个小小的哈欠,渐渐闭上了眼睛,呼吸变得均匀绵长,竟然睡着了。小小的身体随着呼吸轻轻起伏,像一个柔软的毛团。
林曦不禁莞尔。他维持着姿势不动,生怕惊醒了这小家伙的好梦。他低头看着小白狐安详的睡颜,心中一片宁静。这单纯的信任与依赖,是如此珍贵。
不知过了多久,远处的竹林似乎传来一声极轻的、如同叹息般的狐鸣。睡梦中的小白狐耳朵动了动,迷迷糊糊地抬起头,望向声音传来的方向。它看了看林曦,又看了看竹林,似乎有些犹豫。最终,它站起身,用脑袋最后蹭了蹭林曦的手,然后转身,轻盈地跳下回廊,像一道白色的影子,悄无声息地融入了竹林深处的黑暗中,消失不见。
来也悄悄,去也悄悄。仿佛只是月夜的一个幻梦。
林曦望着小白狐消失的方向,心中若有所失,又充满了奇异的温暖。这短暂的相遇,像一首无声的小诗,抚慰了他的心灵。
他重新将目光投向膝上的书卷,却已无心阅读。他站起身,信步在月光下的庭院中漫步。月光将他的影子拉得很长。他走到那棵古老的银杏树下,金黄的叶子在月光下失去了白日的灿烂,呈现出一种沉静的、象牙般的色泽。一阵微风吹过,几片叶子旋转着飘落,如同金色的蝴蝶。
他伸出手,接住一片落叶。叶子脉络清晰,带着秋夜特有的凉意。
“林大哥?”一个轻柔的声音从身后传来。
林曦转过身,看见聂秋痕站在不远处的月洞门下。她也披着月光,穿着一件月白色的寝衣,外面随意罩了件淡紫色的薄衫,长发如瀑般垂在肩头,脸上带着刚睡醒的慵懒和一丝见到他的惊喜。
“秋痕?怎么还没睡?”林曦温和地问。
“睡不着,”聂秋痕走上前,有些不好意思地笑了笑,“看到窗外的月亮很好,就出来走走。没想到林大哥也在。” 她的目光落在林曦手中的银杏叶上,又看向他,“林大哥也睡不着吗?是在……想事情?”
林曦将银杏叶递给她:“只是随便走走。月色确实很好。”
聂秋痕接过叶子,在指尖轻轻转动着,月光下她的侧脸柔和得不可思议。两人并肩站在银杏树下,一时无言,只有月光和风声。
“林大哥,”聂秋痕忽然轻声说,声音像月光一样柔和,“今天……在后山,我很开心。” 她没有看林曦,耳根却微微泛红。
林曦心中微动,看着她被月光镀上银边的睫毛,低声道:“嗯,我也很开心。”
又是一阵沉默。但这沉默并不尴尬,反而充满了某种心照不宣的暖意。
“刚才……我好像看到一只白色的小狐狸跑过去了,”聂秋痕像是想起什么,说道,“毛茸茸的,很可爱。是寺里来的客人吗?”
林曦微微一笑:“嗯,一个迷路的小客人,来打了个招呼,又走了。”
“真好啊,”聂秋痕眼中流露出向往,“像童话一样。” 她顿了顿,鼓起勇气看向林曦,眼眸亮晶晶的,“林大哥,以后……我们还能经常一起出去走走吗?就像今天这样。”
她的眼神充满了期待,还有一丝不易察觉的脆弱,仿佛怕被拒绝。
林曦看着她,心中最柔软的地方被触动了。他无法给出遥远的承诺,但至少,可以珍惜当下。他点了点头,声音温和而坚定:“好,只要我在。”
聂秋痕的脸上瞬间绽放出比月光还要明亮的笑容,她用力点头:“嗯!”
这时,一阵稍大的风吹过,树上的银杏叶簌簌落下,如同下了一场金色的雨。两人站在落叶雨中,相视而笑。所有的言语,似乎都融在了这静谧的月色与飞舞的落叶之中。
在梦幻与现实交织处,给人以温暖的慰藉。这个兰若寺的月夜,没有惊天动地的情节,只有月光、狐影、落叶和两颗渐渐靠近的心。它像一扇神奇的“狐狸的窗户”,让人窥见了平凡生活中蕴藏的诗意与美好。
林曦想,或许,不必执着于遥远的归途与沉重的使命,珍惜眼前的人,感受当下的美好,本身就是一种修行,一种对抗虚无的力量。
夜更深了,月光依旧清澈如水。林曦送聂秋痕回房休息后,独自站在庭院中,感到一种久违的、发自内心的平静与安然。前路依然未知,但至少此刻,这片月光笼罩的古寺,是他可以暂时停靠的港湾。
而那只雪白的小狐狸,或许明天还会再来。谁知道呢?在这充满灵性的兰若寺,每一个夜晚,都可能发生奇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