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梦书屋 通过搜索各大小说站为您自动抓取各类小说的最快更新供您阅读!

然而,知晓内情者,终究只是少数,绝大多数官员不明就里,茫然无知。

对这些人而言。

皇帝这道旨意,不啻于一场颠覆认知的风暴。

“轰!”

死寂之后,便是无法抑制的哗然与骚动。

“陛下!不可!万万不可啊!”

一位东宫属官几乎是连滚爬扑出班列,跪倒在地,声音带着哭腔与绝望:

“陛下!储君乃国本,天下瞩目,岂可轻离京师,屈尊就卑于地方小县?”

“此举亘古未有,恐伤国体,动摇民心,令四方藩国耻笑啊陛下!”

“陛下!太子殿下纵有小过,闭门思过,严加教诲即可,何至于此啊!”

另一位须发皆白的老臣,也颤巍巍地出列:

“县令之位,事务繁杂,安危难料,若有不测,臣等万死难赎其罪!恳请陛下收回成命!”

“陛下三思!储君威严不容亵渎!”

“此举恐令天下人非议,有损天家威严!”

劝谏之声此起彼伏。

与此同时。

另一部分官员,尤其魏王李泰一系的官员。

虽然面上保持着震惊与恭谨,但眼底深处,却闪过幸灾乐祸与狂喜之色。

太子被变相逐出权力中心,远离帝侧,这对他们而言,简直是天赐良机!

魏王的机会来了!

他们甚至已经开始在心中盘算,如何趁此机会,进一步巩固魏王的地位。

龙椅之上,李世民面无表情,好似磐石般承受着下方汹涌的声浪。

他的目光平静扫过那些激动劝谏的臣子,又掠过那些沉默或眼神闪烁者,对众人的反应早已预料在心。

待到劝谏之声稍歇,李世民才缓缓开口,声音不高,却是不容置疑:

“朕意已决!”

简简单单四个字,斩钉截铁,如金铁交鸣。

“太子失德,岂能不加惩戒?留在长安,闭门思过,不过是掩耳盗铃,自欺欺人!”

李世民的声音陡然提高:“让他深入民间,亲身体验黎民疾苦,知晓一粥一饭来之不易,明了狱讼赋税之繁杂艰难!”

“方能真正理解何为江山之重,何为储君之责!这比读一万卷圣贤书更有用!”

李世民目光锐利如刀,缓缓扫过那些还想再劝的臣子,声音冰冷:

“此事,非是尔等可以置喙!谁再敢多言,便是忤逆朕的旨意,杀无赦!”

群臣噤若寒蝉。

……

魏王府。

府内花厅。

丝竹管弦之声悠扬悦耳,美貌的舞姬身着彩衣,随着乐声翩翩起舞,水袖翻飞,眉眼含春。

主位之上,魏王李泰斜倚在软榻上,手中把玩着一只精美的三足玻璃樽,里面盛满了琥珀色的葡萄美酒。

他那张有些憨厚的圆脸上,此刻红光满面,嘴角抑制不住地向上扬起。

一双小眼睛里闪烁着前所未有的兴奋与光彩。

下方。

是分坐两旁的心腹与属官,如王府司马苏勖、文学馆学士谢偃、萧德言等人。

此刻,这些人早已没了平日里的拘谨和官威。

一个个解冠松带,面色潮红,觥筹交错,喧哗笑闹之声几乎要掀翻屋顶。

“哈哈哈!殿下!大喜!真是大喜啊!”

“太子……哦不,李承乾那厮,竟被陛下打发去同州当了个七品县令!”

“这……这简直是自绝于宗庙,自弃于天下啊!”

“从古至今,哪有储君去当县令的道理?陛下此举,其意不言自明!”

“这东宫之位,空悬待主,非殿下您莫属啊!”

“说得对!储君乃国本,岂能轻离京师?陛下让太子去体验民瘼?”

“只怕是体验着体验着,就再也回不来了!”

“殿下英明神武,文采斐然,深得陛下宠爱,本就该是储君的不二人选!”

“不错!李承乾德不配位,早有取祸之道!”

“今日之后,朝中风向必将大变!那些还在观望的墙头草,也该知道往哪边倒了!”

“我等在此,预祝殿下早日正位东宫,承继大统!”

众人高举酒杯,向着李泰敬酒,脸上洋溢着毫不掩饰的激动与憧憬。

他们仿佛已经看到,随着太子这棵大树倾倒,魏王这棵新的大树即将参天。

而他们这些早早依附的“藤蔓”,也将随之攀上权力的高峰,荣华富贵。

柴令武更是凑近一些,带着谄媚的笑容道:“殿下,太子此番离京,犹如猛虎离山,蛟龙失水。”

“我们在同州……是不是也该安排些人手,‘好好关照’一下这位县令大人?务必让他‘深入’体察民情,再无暇他顾……”

柴令武话语中的阴狠之意,不言自明。

李泰闻言,眼中闪过一丝厉色,但他没有立即表态,只是意味深长地笑了笑,将杯中美酒一饮而尽。

“诸公!”

李泰放下酒杯,声音因激动而略显高亢:

“今日之事,实乃父皇圣心独运,明察万里。”

“承乾兄长既已离京磨砺,我等在京中,更应兢兢业业,为父皇分忧,为社稷效力,方不负圣恩!”

他话说得冠冕堂皇,但话语之下压抑不住的狂喜与野心,已经不言而喻。

“殿下所言极是!”

众人齐声应和。

整个魏王府花厅,沉浸在一片弹冠相庆,志得意满的氛围之中。

与魏王府的欢快喧嚣,弹冠相庆截然相反。

此时的东宫,陷入死一般的沉寂与寒冷之中。

殿宇门户半掩,连巡弋的侍卫都放轻了脚步,脸上带着惶恐与不安。

宫人们更是低头敛目,行色匆匆,不敢发出丝毫声响,生怕惊动了什么。

显德殿内。

太子李承乾失魂落魄地跌坐在榻上,象征储君威仪的明黄色袍服,皱巴巴裹在身上,玉带也歪斜着。

他脸色惨白如纸,嘴唇不住地颤抖,额头上布满细密的冷汗,眼中只剩下巨大的恐惧与一片空茫的彷徨。

“县令……同州……县令……县令……”

李承乾口中无意识地喃喃重复着这两个词。

他是大唐的储君!是天之骄子!未来的皇帝!

从小被教导的是如何驾驭群臣,如何平衡朝局,如何执掌这万里江山!

他无论如何也想不到,父皇竟然会用这样一种方式惩罚他,羞辱他!

去当县令?与那些田舍翁、胥吏为伍?处理那些鸡毛蒜皮的民间诉讼?

这比直接废了他,更让他感到恐惧和难堪!

这简直是将他太子最后的尊严剥下来,扔在泥地里肆意践踏!肆意羞辱!

“完了……全完了……孤……彻底完了!”

一阵强烈的眩晕袭来,李承乾只觉得天旋地转。

他想起了白鹿原那件事,想起了舅舅长孙无忌,想起了秦王李恪……

彻骨的寒意从脚底直窜头顶,让他如坠冰窖。

父皇此举,是真的对他失望透顶,要彻底放弃他,扶持秦王上位吗?

殿内。

几位东宫属官,如太子左庶子于志宁等人。

此刻也如泥塑木雕般呆立一旁,个个面如死灰,眼神中充满茫然与无措。

储君外放为县令,这在本朝,乃至前朝,都是闻所未闻的奇耻大辱。

其释放的政治信号,几乎等同于废储的预告!

他们这些东宫官属,前途已然一片黑暗。

多年的经营与投入,顷刻间化为泡影。

依附太子的这艘大船,眼看着就要沉没。

他们这些坐在船上的人,又能飘向何方?

随梦书屋推荐阅读:穿越种田之农家小妹这个大明好像不太一样拔刀!全军冲阵一缕幽香让你匡扶汉室,你去扶貂蝉蔡琰我有一城,住着历代帝王不让江山我要做首辅家父范疆,开局我大骂张翼德大唐:长乐请自重,我真不想当驸马科举,我书画双绝,诗仙在世手握召唤系统闯不一样的三国铁血虎贲战大明红楼:每年一百万叫我怎么花?魂穿古代造就一世人皇汉末刘尨:现代魂掀乱世风云宋魂大秦:三千大雪龙骑踏咸阳南明:炮火开局,我要反清复明穿越红楼的戏剧人生最佳词作斗罗大陆之我能抽取无限武魂本草纲目之药食同源圣主降世:开局狗符咒护体穿越大唐:李承乾的皇位我保定了明末:只允许一万人穿越大唐:长乐请自重,我是你姐夫我都皇叔了,叫刘备声大哥怎么了抗战老兵之不死传奇南唐荣光:我李煜不止是词帝战贞观逍遥王养成记白嫖诗词我权倾朝野乱世枭皇:柴荣三国:我能趋吉避凶倒霉蛋回到古代当法官十日游戏,但全员皇帝穿越古代,穷屌丝的人生逆袭穿越:刚成大将军,就要远征我成了宋朝最有权势的地主开局明末战场,首秀三连杀贺平安一觉醒来变赘婿大乾九皇子贞观大闲人娶妻靠抽签:老婆是在逃女帝这个武圣只想当官被老丈人嫌弃,我说莫欺少年穷逍遥六皇子,父皇恭请我登基家有卷轴通古今,我养成了未来首辅
随梦书屋搜藏榜:第八冠位汉末:家父袁绍,足矣一手遮天主角们你们玩吧,我要专心搞事业我在明末修仙警官,我是直男冒牌皇叔闭关锁国让大明领先世界数百年换宋宋末争霸:从水浒二龙山开始皇姐和亲,我在敌国杀疯了三国战神天启新篇粉丝建言重塑大明于是我成为了神孤才不要做太子大明:开局我跟朱元璋谈人丁税重生之太子归来我刷的短视频通古代,古人看麻了战争服务公司开局被退婚,路边捡个便宜小娘子颜值太高!人在古代成魅魔了!重生古代:从军户到一统山河!水浒:开局花一块钱彩礼娶潘金莲锦衣当国心死休妻后,我成大奉最强亲王苏宋无上仙秦:从绑定大秦国运开始成至高三国之我是皇太子三国:万倍返还,主公我绝不私藏东汉之我都成仙了,还当皇帝无限烽火:坦克大玩家唐砖军旅情路纯情小妞很霸道祁同伟重生武大郎,水浒杀疯了星主三国水浒卧底朱元璋:从梁山开始,覆灭北宋!明末:我是神豪我怕谁我在古代的种田大空间重生:太子要造反计谋天下一品辣妻大唐第一村大姑爷小书生齐襄超级医道兵王喋血王妃:一怒倾天下明末皇太子宋韵流年带着枪炮去大宋
随梦书屋最新小说:穿越亮剑:重装独立团横扫日寇浅浅刷下短视频,老祖宗们全麻了三国:西凉狼王综武:江湖枭雄的逐鹿之路大秦:系统给的奖励太夸张我,执玺人,横推五千载穿越国公爷,我在古代杀疯了红楼:我的护卫生涯从黛玉开始穿越明末:我成了海岛奇兵铁马冰河肝胆照白话明太祖实录大周皇商三国:玄行天下大唐修仙:李二求我当太子我在水浒:开局召唤韦一笑水浒新梦神州明夷录社畜穿越:靠摆烂当侯,卷王老爹钢铁时代:从洪武开始黄天当道之黄巾风云寒旌映长安:从北府小卒到天下共二十四史原来这么有趣凉州雪:徐骁风云录月照寒襟浮世离歌古汉语常用字字典故事烽火诸侯:春秋与战国割据势力的小透明是千古一帝?重生杨家六郎,看我如何逆天改命三国:大汉第一毒红楼梦现代文完全版衙役凌云志掠夺气血之黄巾战场大明:马皇后护孙,太子爷造反回到饥荒年代,我的随身商城三岁觉醒学习系统,读书科举做官我的发小是朱元璋九两金乡野奇途辽唐争霸,李世民成了我的阶下囚这金手指?灵言催眠为所欲为水浒:从二龙山开始聚义被书童告抢功名,我琴棋书画打脸大宋闲医反贼大明MC系统李二废我太子,我请大唐赴死!大秦:朕让你修长城,你造高达?红楼新君穿越大唐:我教李世民治盛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