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攀爬的漫漫征途中,我邂逅了三次尤为特别的时刻,它们宛如三颗熠熠生辉的璀璨星辰,精巧地镶嵌在我这段布满荆棘与挑战的艰难旅程画卷之上。
第一次,当我奋力攀爬至一处陡峭如削的岩壁时,目光不经意间被岩缝中那朵小小的刺藤花所吸引。
那朵花宛如一位娇弱却又倔强的舞者,在凛冽的寒风中微微颤抖着,花瓣上还挂着清晨的露珠,恰似晶莹剔透的珍珠,在阳光的温柔照耀下,闪烁着梦幻般的光芒。
它的茎上布满了尖锐如针的刺,好似在向这个看似残酷的世界大声宣告着它的坚韧不拔。
尽管生长在如此恶劣、几近绝境的环境中,它依然竭尽全力地绽放着自己的美丽,那是一种对生命的执着与热爱。这让我瞬间领悟到,即便身处伤残的困境,也能绽放出绚烂夺目的花朵,我的残疾绝不能成为阻挡我追求梦想脚步的枷锁。
第二次,当我爬至一处狭窄得仅容一人通过的山道时,一个不留神,脚踩到了一块松动的石头。
那块石头如同失控的野兽一般,“咕噜咕噜”地迅速滚落下去,眨眼间便消失在了深不见底的深渊之中。那一刻,我的心猛地一紧,恰似被一只无形的大手狠狠攥住,一种对坠落的恐惧如汹涌的潮水般瞬间涌上心头。
我下意识地紧紧抓住旁边的树枝,身体因为极度的害怕而微微颤抖着,宛如一片在狂风中飘摇的树叶。但很快,我便强迫自己平静下来。我深知,害怕只是徒劳无功的情绪,并不能解决任何问题,唯有勇敢地直面恐惧,才能继续在这艰难的道路上砥砺前行。这就如同当年红军战士在面对敌人如雨点般的枪林弹雨时,没有丝毫的退缩,而是以无畏的勇气勇往直前。
第三次,当我累得筋疲力尽,实在走不动时,便随意坐在一块石头上歇脚。
就在这时,我无意间发现了崖壁上刻着“红二十八军由此北上”几个大字。那几个字虽然历经岁月的洗礼,有些模糊不清,但却如同蕴含着无穷的力量,宛如红军战士们留下的坚定足迹,深深烙印在这片土地上。
这让我不禁想起了吴辉老人报告中所讲述的那些红军战士们,他们为了心中崇高的理想和坚定的信念,不惜抛头颅、洒热血,毅然决然地踏上了这条充满艰辛与未知的北上之路。他们的精神如同一束耀眼的光,深深鼓舞着我,我暗暗告诉自己,一定要像他们一样,咬紧牙关,坚持到底。
在攀登的过程中,同学们纷纷拿出相机,满心期待地想要记录下这一个个难忘的时刻。当拍集体照时,我被大家簇拥着站在了c位。镜头里,我努力地挺直了自己的上半身,竭力想要展现出最坚强的一面,好似在向世界宣告我的不屈。
然而,镜头却无情地忽略了我那被血泡磨破、藏在鞋袜里的右脚。那隐蔽的残疾叙事,就像是我心中一个不为人知的秘密,只有我自己清楚,为了走到这一步,我付出了多少难以想象的努力和汗水。
经过一番如履薄冰、艰难异常的攀爬,我们终于成功到达了山顶。那一刻,所有人都抑制不住内心的喜悦,欢呼声如雷鸣般在山谷间回荡,恰似积压已久的情绪在这一瞬间得到了彻底的释放。
站在山顶上,俯瞰着脚下的美景,那连绵起伏的山脉宛如一条沉睡的巨龙,蜿蜒曲折地横卧在大地上;那广袤无垠的大地恰似一块巨大的绿毯,肆意地铺展在我们的眼前。我的心中充满了成就感,好似自己完成了一项足以载入史册的伟大事业。
我静静地望着远方,好似穿越了时空的隧道,看到了1935年红军战士们攀登雪山的身影。他们穿着破旧不堪的衣服,背着沉重如山的行囊,在齐腰深的皑皑白雪中艰难地前行着。他们的脸上虽然写满了疲惫与沧桑,但眼神中却充满了坚定和执着,恰似有一团永不熄灭的火焰在燃烧。他们的精神在这一刻得到了完美的传承和延续,在我的心中,在这片神圣的土地上,熠熠生辉。
“他们的雪山在1935年,我的在集贤关大龙山。”我再次想起了自己在日记中写下的话语。此刻,我对这句话的含义有了更加深刻的理解。每个人的生命中都会有一座属于自己的“雪山”,它或许是学习道路上难以逾越的障碍,或许是生活中突如其来的挫折,或许是心灵深处无法排解的困扰。但只要我们怀揣着坚定的信念和崇高的理想,就一定能够跨越它,迎来属于自己的辉煌时刻。就像长征中的红军战士们,他们用坚定的信念和不屈的意志,战胜了无数艰难险阻,创造了人类历史上的伟大奇迹。而我们,也能在自己的人生道路上,以长征精神为指引,书写属于我们自己的精彩篇章。
然而,下山之路远比我想象中要艰难得多、坎坷得多。长时间的攀爬与行走,让我的右脚不堪重负,大脚趾处的血泡终于不堪折磨而破裂开来。殷红的鲜血一点点渗出,很快便染红了袜底,每迈出一步,都好似有无数把尖锐的刀子在脚底疯狂乱刺,那钻心的疼痛如汹涌的潮水般一波接着一波袭来,让我几乎痛到无法忍受,额头上也因这剧痛而布满了细密的汗珠,好似断了线的珠子一般滚落下来。
不只是我,队伍里许多第一次参加拉练的女生也渐渐体力不支。她们原本红润的脸庞此刻变得煞白如纸,脚步变得虚浮而踉跄,好似每走一步都要用尽全身的力气,每走几步就得停下来喘口气,大口大口地呼吸着空气。我们一群人就这样走走停停,无奈地坐在山路边,望着眼前似乎没有尽头的回家的路,满心的绝望好似乌云般迅速笼罩而来,感觉每一分每一秒都是无尽的煎熬,好似时间都凝固了。
就在我们几乎要被这绝望彻底吞噬的时候,一阵“轰隆隆”的声响由远及近传来,恰似黑暗中传来的一丝曙光。
紧接着,一辆解放卡车如同从天而降的神迹一般,出现在了我们的视野中。那卡车在蜿蜒曲折的山路上行驶,扬起一阵尘土,好似一条金色的巨龙在飞舞,却好似带着希望的光芒,照亮了我们前行的道路。
班上一名女生见状,好似抓住了最后一根救命稻草,用尽全身的力气,带着一丝凄切与无助,朝着司机大声喊道:“师傅,帮帮我们吧!”那声音在空旷的山间久久回荡,带着我们所有人此刻的期盼与渴望。
那卡车的轰鸣声,恰似希望的号角,让我重新燃起了希望之火。
司机是一位和蔼可亲的大叔,他听到女生的呼叫,看到我痛苦的样子,立刻同意让我们上车,俏上我们回城。
在登山归途的疲惫与伤痛中,那辆突然出现的解放卡车,好似黑暗中亮起的一盏明灯,给我们这群几近绝望的人带来了生的希望。当它“轰隆隆”地驶来,扬起一路尘土,稳稳地停在我们面前时,我似乎听到了命运齿轮开始转动的声响,那是一种对命运的抗争与转机。
卡车停稳后,大家一拥而上,却又不约而同地形成了一种微妙的空间分配。几名晕车的女生,那些平日里娇弱却在此刻展现出坚韧一面的姑娘们,自然地挤进了驾驶室。驾驶室的空间本就不大,可她们却好似一群紧密团结的小鸟,相互依偎着,脸上带着劫后余生的庆幸与喜悦,好似找到了一个温暖的避风港。
男生们则没有那么多讲究,他们一个个身手矫健,好似敏捷的猴子一般,纷纷爬上了货厢。货厢里没有座位,也没有遮挡,只有冰冷的铁皮和随风飘扬的尘土,但男生们却毫不在意,他们或坐或躺,用彼此的身体相互支撑着,好似这样就能抵御外界的一切寒冷与疲惫,构建起一个属于他们的小小世界。还有几名女生则坐在卡车靠前的位置,脸上洋溢着轻松的神情。
而我,不知是幸运还是命运的特殊安排,独占了卡车后轮旁的一个“宝座”——那是一个紧贴着轮胎的位置,轮胎的微微震动和温度透过薄薄的衣物传递到我的身上,让我好似被一种无形的力量所守护,感到一种莫名的安心。我靠在轮胎上,闭上眼睛,听着周围同学们的欢声笑语和卡车的轰鸣声,好似置身于一个温暖而又安全的小世界,所有的疲惫和痛苦都在这一刻渐渐消散。
“嘿,你小子倒是会挑地方。”一个男生笑着对我说道,他的脸上满是汗水,但眼神中却透露出一种轻松和愉悦,好似刚刚经历的一切都只是一场有趣的冒险。
我睁开眼睛,笑了笑说:“这可是我的专属宝座,你们可别跟我抢。”
大家听了,都哈哈大笑起来,那笑声在空旷的山间久久回荡着,好似要冲散所有的疲惫和阴霾,让希望的光芒重新照耀在我们的身上。(未完待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