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晨的阳光刚洒满大同训练场,一阵清脆的枪声就打破了宁静。
晋察冀野战军的战士们分成一个个小队,围在教员身边,专注地听着讲解 —— 有的教员正拿着 191 自动步枪,拆解枪身,讲解内部结构;有的教员则趴在地上,演示 LR4 狙击枪的瞄准技巧;
还有的教员拿着 89 式火箭筒,比划着发射角度和操作流程。
“大家看好了,191 自动步枪的弹匣容量是 30 发,比小鬼子的三八式步枪多,而且能连发、射速更快,有效射程能到 400 米。” 一名教员举起弹匣,对着围坐的战士们说道,
“更重要的是,这次训练,子弹管够!每个人每天至少 120 发实弹练习,不用省着打,咱们就是要练到闭眼都能拆装、抬手就能瞄准!”
话音刚落,战士们瞬间沸腾起来。
“真的管够?不用像以前那样,三发子弹就要练半天?” 一名老兵不敢相信地问道,手里还紧紧攥着旧步枪的枪托 —— 以前训练,子弹比黄金还金贵,不少战士只能对着稻草人练习瞄准,实弹射击一年都轮不上一次。
“当然管够!” 教员笑着点头,指了指身后的弹药箱,
“看到没?那边的弹药箱堆得比人还高,不仅有步枪弹,还有机枪弹、火箭弹、防空导弹,保证让大家练个够!”
战士们再也按捺不住激动,纷纷拿起新枪,跟着教员的指令练习。
有的战士反复拆解、组装 191 步枪,手指磨得发红也不在意;
有的战士趴在地上,对着远处的靶标练习射击,每打一枪就调整一次姿势;
还有的战士围着重机枪,学习如何快速更换枪管、调整射击节奏,脸上满是兴奋。
晋察冀 3 纵的一名连长,拿着 89 式重机枪,连续打了三个点射,看着靶标上密集的弹孔,激动得声音都在发颤:“以前用老机枪,打十发就要卡壳,现在这重机枪,不仅射速快,还不卡壳,子弹还管够,以后对付小鬼子的冲锋,再也不用怕了!”
同样的场景,也出现在长治和太原的训练场上。
长治的晋冀鲁豫 6 纵训练场上,战士们正跟着教员练习 89 式火箭筒的操作。
一名年轻战士扛着火箭筒,按照教员的指导,对准远处的模拟碉堡,扣下扳机 —— 火箭弹呼啸而出,精准命中目标,碉堡瞬间被炸开一个大洞。
“中了!我打中了!” 年轻战士兴奋地跳了起来,抱着火箭筒,恨不得再打几发。
教员拍了拍他的肩膀:“不错!继续练,争取把命中率稳定在 90% 以上,以后上战场,就能用它对付小鬼子的坦克和碉堡!”
太原的 1 纵训练场上,曾夏勇正陪着 晋冀鲁豫1 纵王司令员查看训练情况。
看到战士们熟练地操作着新武器,1 纵司令员忍不住赞叹:“曾司令员,您派来的教员太专业了,咱们的战士也争气,才三天时间,就把单兵武器摸得透透的,比我预想的快多了!”
曾夏勇笑着点头:“战士们有基础,再加上子弹管够,训练热情高,进度自然快。不过单兵武器只是基础,接下来的重武器分配和训练,才是关键。”
正如曾夏勇所说,三天后,三地开始按编制分配重武器。
大同的训练场上,数十辆 99A 坦克、04A 步兵战车、pcL181 车载榴弹炮整齐排列。
晋察冀的纵队司令员们围着这些重武器,眼神里满是震撼 —— 按照计划,每个纵队半数编为重装合成部队,配备 99A 坦克、pLZ07 自行火炮等重型装备;半数编为中型合成部队,配备 15 式坦克、08 式步兵战车等装备。
战士们激动不已,围着坦克和装甲车,有的伸手触摸装甲,有的询问教员操作技巧,还有的甚至爬上车顶,感受重武器的威慑力。
一名准备当装甲兵的战士,看着 04A 步兵战车,眼睛里闪着光:“以前只能在报纸上看这种先进的步兵战车,现在终于能亲手操作了,我一定要好好练,以后用它带着步兵冲锋,把小鬼子赶回老家!”
地方部队和民兵们,也迎来了属于他们的装备。
大同的地方部队训练场上,数十辆猛士装甲车、猛士突击车、pcL171 车载榴弹炮整齐排列 —— 按照计划,地方部队编为轻型合成部队,配备这些轻型重武器。
当地方部队的指挥员得知这些装备是配给他们的时,简直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林副司令,这些装甲车、榴弹炮,真的是给我们的?我们还以为只会配新步枪呢!”
林锐笑着点头:“当然是给你们的!地方部队熟悉当地地形,是敌后作战的重要力量,有了这些装备,你们不仅能袭扰小鬼子的补给线,还能正面抗击小鬼子的中队、大队,甚至联队和旅团,再也不用带着乡亲们东躲西藏了!”
一名民兵队长,摸着猛士装甲车的车门,激动得眼眶都红了:“以前小鬼子一个中队来扫荡,我们只能带着乡亲们往山里跑,不少乡亲都被小鬼子欺负了。现在有了这些装备,我们能和小鬼子硬刚了!以后再也不用怕他们了!”
消息传开后,地方部队和民兵的训练热情更加高涨。
白天,他们跟着教员学习装甲车驾驶、榴弹炮操作、防空导弹使用;晚上,他们在军事学院,听教员讲解战术战法 —— 如何利用地形伏击小鬼子,如何协同主力部队作战,如何保护乡亲们的安全。
长治的地方部队训练场上,一名老民兵拿着便携式防空导弹,跟着教员练习瞄准:“以前小鬼子的飞机来轰炸,我们只能躲进防空洞,现在有了这玩意儿,看他们还敢不敢来!”
太原的地方部队则在教员的指导下,练习猛士突击车的战术运用 —— 如何快速穿插到小鬼子后方,如何掩护步兵冲锋,每个人都学得格外认真。
每天晚上,林锐和周卫国都会向曾夏勇汇报训练情况。
“司令员,晋察冀的战士们太厉害了,才一周时间,不仅掌握了单兵武器,还能熟练操作重武器,不少战士已经能独立完成坦克射击、装甲车协同等科目了!” 林锐的声音里满是赞叹。
周卫国也跟着说道:“长治的情况也一样,除了晋冀鲁豫主力部队的同志以外,地方部队和民兵的学习热情特别高,每天都练到深夜,有的战士甚至主动申请加练,生怕落后于人!”
曾夏勇听着汇报,脸上露出欣慰的笑容:“好!战士们有这样的劲头,咱们的换装训练肯定能早日完成。告诉同志们,再加把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