次日辰时三刻,汴梁城头的霜花刚被初阳晒化,蔡懋便穿着簇新的绯红官袍登上宣泽门。他腰间玉带扣上的蟠螭纹还沾着昨夜御赐的酒渍,手里捏着的杏黄令旗却抖得像风中残叶。身后跟来的二十名亲卫都裹着狐裘,个个捧着鎏金唾盂与暖手炉,靴底踩在血泥上竟嫌脏似的踮着脚尖,与城头上冻裂了手仍紧握着弓箭的士兵们格格不入。当值的巡守王大锤用冻裂的双手握着刀柄上前,却见蔡懋掏出手帕掩住口鼻,嫌恶地望着城头堆积着的守城兵卒们换岗休息时的棉垫:把这脏东西都给本官扔了!
蔡大人,王大锤铁塔般的身躯挡在蔡懋身前,这是弟兄们略作休憩的用具,此刻扔了...怕是寒了弟兄们的心。话音未落,蔡懋身边的亲随已扬起马鞭:放肆!蔡大人乃天子钦点的行营使,岂容你等武夫置喙?那鞭梢擦着王大锤耳畔飞过,将墙垛上的冰棱抽得簌簌掉落。
蔡懋踱步到望楼前,见床弩的绞索上还挂着半截金兵的断矛,当即皱眉道:传我将令:即日起,城头兵丁不得向金营放一箭、投一石!有敢违者,立斩不赦!他这话如同一盆冰水浇在滚油上,城头上顿时炸开了锅。有老兵拄着断矛颤声道:大人!金军就在城外扎营,不设防岂不是开门揖盗?
住口!蔡懋转身时,绯红官袍扫过一架尚未装填的投石机,金使说了,只要我大宋罢兵言和,即刻退兵。尔等再敢生事,便是破坏和议的罪魁!说罢从袖中抖出一卷黄绫,正是赵桓亲书的罢兵诏,墨字上的朱砂印泥还透着潮气。王大锤望着那诏书,忽然想起三日前李纲在此指挥时,亲手将自己的棉服里的棉絮掰下来堵住城墙裂缝的情形,此刻只觉眼眶发热。
正午时分,蔡懋的禁令传遍四城。城堞下正搬着礌石的老军汉地摔了石墩,震得墙缝里嵌着的金兵箭镞簌簌掉落。他满脸皱纹里凝着血痂,指着蔡懋的狐裘骂道:你穿得这般暖和,可知昨夜冻死多少守城兄弟?如今不让放箭,是要拿咱们的血肉去填护城河吗!旁边几个少年士兵气得捏碎了手里的弓弦,断弦弹在甲叶上发出刺耳的声响,恰如城外金兵的嘲笑顺着风飘上来。
更有那刚用铁水补完城砖的民夫,拎着滚烫的铁勺冲过来,铁水在勺中翻涌如血:李大人在时,教咱们用尿桶浇火攻;如今你倒好,教咱们伸长脖子等砍头!蔡懋吓得躲到亲卫身后,官帽上的玉簪子都歪了,尖声叫道:反了!反了!再敢喧哗,以通敌论处!说罢将令旗往城垛上一插,那旗竿竟撞落了块结着血冰的城砖,砸在护城壕里浮着的金兵尸身上,惊起一群乌鸦嘎嘎乱叫。
宣泽门城头的暮色正浓,一名霹雳炮手攥着火绳的手还在发烫。他刚将一尊震天雷填入炮膛,引线嗤嗤燃烧的青烟尚未散去,便见十数名锦衣兵持刀扑来,钢刀压在他肩头时,炮口余温还烫着他后背的甲叶。
蔡大人有令!擅动火炮者,斩!为首的千总靴底碾过炮台上的硫磺碎屑,火星溅在炮手染血的绑腿上。这汉子前日还跟着李纲在幕天坡击退金军,此刻却被铁链锁住咽喉,镣铐硌进皮肉的痛楚,远不及心口的愤懑。他望着城外金营中晃动的火把,忽然挣开锦衣兵的拉扯,扑向那尊余烟未散的霹雳炮。
狗贼!他吐掉口中血沫,铁钳般的手指抠住炮身铭文,这炮筒上还刻着靖康元年,是李大人亲自监制的!话音未落,千总的腰刀已劈在他后颈。血花溅上炮身时,竟在冰冷的铜铁上凝作半朵梅花,恰似三日前他用这尊炮炸死的金兵头领,那厮胸口绽开的血花也是这般模样。
炮手栽倒在炮台下,脖颈处的血泉喷在炮轮辐条上,将保家卫国的刻痕染得通红。他挣扎着抬头,望见蔡懋派来的监斩官正用象牙签剔着指甲,绯红官袍下摆扫过炮口时,沾了点未熄的火星。我为大宋守城...他的声音越来越低,喉间血沫涌上来时,却用尽最后力气吼道,何罪之有?!
这声呐喊撞在女墙上,惊飞了檐角一只冻僵的麻雀。锦衣兵们忙着将首级挑上枪尖,却没留意炮手圆睁的双眼里,映着城外金军大寨新升起的皂旗。那旗角在暮色里猎猎翻动,恰如他发炮时震天雷炸开的硝烟,转瞬间便被风雪吹散,只余下炮身上渐渐凝固的血,在寒星下结成暗紫色的冰棱,恰似被历史尘埃掩埋的点点忠魂。
北风卷着雪沫子掠过箭楼时,有老兵看见蔡懋正蹲在角楼里,用镶金的指甲剔着狐裘上的血点。他身后的亲卫正将成捆的弓箭扔进护城壕,箭矢落水时发出声响,与远处百姓砸来的瓦块落在城头上的声混在一起,恰似汴梁城军民此刻破碎的心。而那面插在城垛上的杏黄令旗,旗角已被金兵的火箭燎出个焦洞,在朔风中摇摇晃晃,像极了蔡懋此刻抖个不停的官靴尖。
黄昏时分,无数的汴京百姓涌到宣德门前。卖炊饼的老汉举着冷透的饼铛,哭喊道:李大人在时,俺们能上城搬砖杀敌;如今蔡懋来了,却要俺们敞开城门等死!更有守城老兵抬着染血的玄色披风,在宫门前长跪不起。风雪卷着还我李纲的呐喊扑向宫墙,将檐角铁马的叮咚声彻底淹没,而宣泽门城头的黄幔在暮色中猎猎翻飞,恰似一面投降的白旗。
二月初五的汴梁城,铅云压城欲雪,太学门前的槐树枝桠上还凝着前日的冰棱。陈东束着皂色儒巾,青布棉袍上缀着补丁,袖中藏着誊抄的李纲守城方略,正待踏雪出门,却见太学学正秦桧披着灰鼠大氅疾步而来,腰间玉佩上在雪光下隐隐发亮。
秦大人且慢!陈东一把扯住他衣袖,素日温文的面容涨得通红,方才得讯,蔡懋竟要拆毁城头礌石!我等须得即刻入宫请愿!说罢从袖中抖出一卷黄绢,正是太学生们连夜血书的奏疏,朱砂指印在雪地里宛如朵朵红梅。
秦桧带着两列太学生踏着碎冰行至宣德门前时,晨钟刚响过三记。
太学学正秦桧身着青衿儒袍,腰间系着褪色的襕带,立于宣德门前,望着檐角冰棱下攒动的人头,忽然将手中一卷竹简奋力展开。那竹简上是弹劾李邦彦的手稿,墨字间还留着前日书写时溅上的茶渍,此刻在风雪中簌簌作响,恰似他此刻颤抖的声线:诸位太学子弟!李尚书血染征袍守御汴梁,如今却被诬下狱,这等忠良若不能复职,我等读圣贤书何用?
他话音未落,太学生陈东已振臂高呼,素色襕衫的袖摆扫过阶前铜鹤的喙尖:还我李纲!还我种师道!数百名太学生轰然应和,各持青竹书简敲打丹陛,那声混着罢免奸佞的呐喊,如汴河春潮般撞向宫墙。秦桧见状,袍袖中抖出一方血书——正是太学生们连夜血书的奏疏,他将血书系在竹竿上高举过头,血书上抗战到底四字在雪幕中若隐若现。
汴京百姓此时从四面八方涌来。卖菜的老汉挑着空担加入队列,染坊的学徒举着染缸里捞起的还我河山白布,更有姚平仲旧部抬着断裂的画戟,戟尖挑着血书的旗。人群如潮水般撞向宫门,将持戟禁军的阵列冲得七零八落。有老兵扯开衣襟,露出胸口箭疤嘶吼:我这伤是李大人亲自裹的绷带,今日若不还他兵权,我等便撞死在这蟠龙柱下!
秦桧攀上门前石狮,灰鼠大氅在风雪中猎猎作响:诸君可知?昨夜金营已在打造囚车,专等李大人人头!他扬手掷出一封密信,正是从李邦彦幕僚处截获的通敌文书,信纸飘落时,百姓们望见信末的朱砂印,恰似滴在雪地上的血。陈东趁机展开李纲绘制的城防图,图上密密麻麻的朱笔标记,都是连日血战的痕迹,引得围观者无不落泪。
宣德门前的人潮已逾数万。卖炊饼的老汉将热铛砸在宫门前,饼香混着百姓们呵出的白气;染坊的学徒举着写满血字的幡旗,颜料未干的杀李邦彦几字滴在青砖上,竟与三日前种师道咳出的血点叠在一处。秦桧踩着石阶登上望柱,见宫墙垛口后闪过禁军的刀光,忽然扯开儒衫露出内里补丁摞补丁的中衣:诸君请看!此衣乃李尚书去年赈济灾民时所赠,今日他蒙冤受屈,我秦桧便是拼了这顶儒冠,也要为忠良鸣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