窗台的麦苗已抽穗,金黄的麦粒饱满低垂,风过时沙沙作响,仿佛老塾师欣慰的絮语。
这日,麦穗无风自动,一粒麦子悄然脱落,滚入我掌心,竟化作一枚半透明的玉符,内里封存着一缕极淡的思念——来自北地边疆一位垂死的老兵。
“带给……河阳村……阿春……说我……不疼……”
玉符中的意念断断续续,是老兵咽气前最后的牵挂。
他挂念家中老妻,怕她听闻死讯悲痛,想骗她一句“不疼”。
镜渊之力追溯,我看见河阳村远在千里之外,山重水复。
阿春婆婆已眼盲多年,每日坐在村口老槐下,等一封永远不会来的家书。
“长风。”我轻唤。
窗台麦穗摇曳,那只青鸟虚影再次凝聚,衔起玉符,振翅欲飞。
“此番路远,山险魔障多。”我指尖点在往生簿第一卷目录上,“借诸故事之力,护它一程。”
目录光华流转:
*冰莲清辉为它披上寒霜护甲,抵御北地风雪。
*画壁飞天之力附于羽翼,缩地成寸。
*灯下影为它隐匿形迹,避开魔物窥探。
*回魂汤的暖意裹住玉符,保执念不散。
……
青鸟长鸣一声,化作一道流光,刺破云层向北而去。
青鸟飞至黑风山,阴霾骤起,一群噬念鸦嗅到执念香气,尖啸着扑来!
鸦爪撕扯,青鸟羽翼纷飞,冰莲护甲寸寸碎裂!
危急时刻,它体内灯下影之力发动,身形淡去,匿于夜色。同时,买命钱的警示之力爆发,幻化出无数“寿尽”假象,吓得噬念鸦纷纷逃窜!
青鸟重伤,仍衔紧玉符,借画壁飞天之力强行穿越山脉。
三日后,河阳村老槐下,阿春婆婆似有所感,浑浊的眼望向天空。
青鸟踉跄坠落,羽翼沾血,将玉符轻轻放入她掌心。
玉符触肤即化,老兵沙哑的声音直接响在婆婆心间:“阿春……别等啦……我不疼……真的……”
婆婆浑身一颤,枯槁的手攥紧衣角,两行清泪滑过沟壑纵横的脸颊。她看不见鸟,却精准地摸到青鸟受伤的翅膀,颤抖着从怀中掏出草药敷上。
“傻老头子……”她哽咽低骂,“一辈子…就会骗我…”
泪滴落处,泥土里竟钻出嫩绿新芽——是她埋藏心底数十年的思念与坚韧,被执念玉符引动,化作了生机。
青鸟伤愈,振翅返程。
阿春婆婆摸索着编了一枚小小的平安扣,挂在它脚上:“带回去…告诉托你来的好心人…我和老头子…都挺好…”
平安扣编入婆婆的祝福与释然,沉甸甸的,满是人间烟火气的温暖。
青鸟归来时,朝霞满天。它将平安扣放入我掌心,化作一缕金芒,没入窗台麦穗。
麦穗霎时金光大放,颗粒落地,竟在当铺后院生出一小片麦田,麦浪翻滚,每一株都蕴藏着一段跨越生死的牵挂与安宁。
此后,长风麦田成了当铺一景。
*有魂灵来此倾诉未竟之言,麦穗便结出一枚玉符,由青鸟送去。
*有生者收到口信,回以平安扣或家书,埋入麦田,滋养土地。
麦田不断扩大,麦香混合着思念与释然的气息,能安魂定魄。
往生簿上,第一卷目录末尾添了一行:
“长风麦田:遗言有归,心念有应。死生之间,温柔可渡。”
阿春婆婆后来安详离世,葬于村口槐树下。
据说坟前长出一株麦子,夜夜发出沙沙声,像老两口在拌嘴闲聊。
青鸟依旧奔波,脚上的平安扣越来越多,它的羽翼也愈发璀璨,如披霞光。
某日,一个孩子跑进麦田,埋下颗糖果:“带给天上的爷爷,甜!”
次日,麦田里真的结出一株糖麦,风吹过,甜香四溢。
往生簿的麦田卷,记满了这些甜蜜而微小的愿望。
------
后记
孟婆常来麦田散步,说这里的气息让汤变得温柔。
饕餮鬼用麦粒熬汤,汤里多了份家的味道。
而执念当铺的门槛,被来来往往的平安扣磨得光滑如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