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刚破晓,少室山上晨钟悠扬,惊起林间宿鸟。
奕帆等人早已整装待发,只见山道上快步走下一队灰衣僧人,为首的中年僧人合十施礼:小僧谷明,奉方丈之命,特来迎接奕施主一行上山。
奕帆连忙还礼:有劳谷明师父。
周文渊打量着陡峭的山道,不禁咂舌:这少林寺果然建在险峻之处,难怪能成为武林圣地。
唐江龙折扇轻摇,笑道:周大人此言差矣。
正所谓山不在高,有仙则名,少林寺之所以名扬天下,靠的是佛法精深,武学渊博。
众人随着谷明师父拾级而上。
但见石阶蜿蜒,古木参天,沿途不时可见练武的僧人。
有的在练习罗汉拳,虎虎生风;有的在修炼易筋经,吐纳有序;
还有的在切磋棍法,棍影重重。
付嵇将军看得目不转睛,赞叹道:早就听说少林武学博大精深,今日一见,果然名不虚传。
蓝漩秋轻声道:佛门清净地,武学只是护法之术,真正的精髓还在佛法之中。
苏媚儿挽着唐江龙的手臂,小声说:这里的气氛让人心静,难怪能培养出那么多得道高僧。
约莫半个时辰,众人终于来到山门之前。
但见朱红山门上少林寺三个鎏金大字在晨光中熠熠生辉,两侧古柏苍翠,更添庄严肃穆之感。
无言方丈早已在殿前等候。
但见这位高僧身着袈裟,面容慈祥,双目炯炯有神。
奕帆心中暗忖:这位便是后世所称的少林寺南园永化堂开山宗师无言正道禅师了。
法名正道,字无言,号雪居,江西洪都人,俗姓胡,生于明嘉靖丁未。
果然是位得道高僧。
阿弥陀佛。
无言方丈声如洪钟,老衲无言,欢迎诸位施主光临少林。
奕帆连忙上前施礼道:晚辈奕帆,拜见方丈大师。
久闻大师佛法精深,今日特来请教。
无言方丈含笑点头:奕施主少年英雄,老衲早有耳闻。
请诸位随老衲到方丈室一叙。
方丈室内陈设简朴,唯有经书数卷,香炉一尊。
众人分宾主落座,小沙弥奉上清茶。
无言方丈开门见山,道:听闻奕施主对佛法颇有见解,不知有何赐教?
奕帆沉吟片刻,道:晚辈以为,佛法讲究因果轮回,善恶有报。
但观当今世道,往往善未必有善报,恶未必得恶果。
不知大师对此有何看法?
无言方丈微微一笑,道:施主此言,倒是道出了世间众生之困惑。
然佛法所言因果,非止一世。
譬如种树,春种秋收,此乃短期因果;若种菩提,或许要经历多世方能开花结果。
奕帆心中一动,想起后世的社会现象,又道:晚辈曾思量,人心善恶,往往与环境相关。
若能使天下人安居乐业,路不拾遗,夜不闭户,或许恶念自消。
无言方丈眼中闪过赞赏之色,道:施主此论,颇有见地。
佛曰心能转境,境亦能转心,正是此理。
然要做到天下大同,需从每个人做起。
正所谓扫地扫地扫心地,心地不扫空扫地
这时,钱炜插话道:方丈大师,晚辈有一问。
若见恶人不悔改,当如何处置?
无言方丈正色道:佛门虽讲慈悲,亦重智慧。
若遇执迷不悟者,当以金刚怒目降魔,此乃大慈悲也。
然切记,惩恶是为扬善,非为泄愤。
奕帆听得连连点头,不禁想起后世的法律制度,又道:大师,晚辈以为,若能建立完善的律法制度,使善者得彰,恶者得惩,或许能助佛法普度众生。
无言方丈欣然而笑道:善哉!
奕施主眼光独特,思想新颖。
佛法与世间法,本就相辅相成。
施主能融会贯通,假以时日,必能独树一帜。
众人又谈论许久,从佛法到武学,从修身到治国,相谈甚欢。
无言方丈对奕帆的见解赞不绝口,称其慧根深厚,必成大器。
谈话间,奕帆注意到方丈室墙上挂着一幅字:武为禅用。
不禁问道:大师,少林以武闻名,不知武学与佛法,孰轻孰重?
无言方丈含笑起身道:施主且随老衲来。
众人随着无言方丈来到练武场,但见数百武僧正在操练。
棍影如林,拳风呼啸,却自有一股庄严肃穆之气。
无言方丈道:少林武学,首重修心。
习武之人,若心术不正,武功越高,危害越大。
故而少林弟子,需先修佛法,再习武艺。
他指着场中一个正在指导弟子的老僧道:那是慧可师叔,今年已八十有三,仍每日练武不辍。
但更重要的是,他每日诵经念佛,从未间断。
唐江龙忍不住问道:大师,若是一个曾经误入歧途之人,可否修习少林武学?
无言方丈看向苏媚儿,慈祥地说道:佛门广大,不度无缘之人。
既然有心向善,何时开始都不算晚。
苏媚儿闻言,眼中泛起泪光,深深一拜,道:多谢大师开示。
随后,谷明师父引领众人参观寺内各处殿堂。
大雄宝殿内,三世佛像庄严慈悲;
藏经阁中,经卷琳琅满目;
钟鼓楼上,可见少室山全貌。
在参观塔林时,周文渊感叹道:这些古塔,每一座都见证着一位高僧的修行。
人生在世,若能如这些高僧般有所成就,也不枉此生了。
奕帆望着层层叠叠的佛塔,轻声道:
塔影参差映夕阳,禅心一片自清凉。
若能悟得其中意,何必深山苦修长。
蓝漩秋接口吟道:
红尘万丈迷人眼,佛法无边度众生。
愿借少林清净地,洗尽人间利禄情。
众人相视而笑,都在这一刻感受到了佛门的宁静与祥和。
参观完毕,寺中备下斋饭。
虽是素食,却做得十分精致。
豆腐做得像肉,蘑菇烹得似鸡,让吃惯荤腥的付嵇将军也赞不绝口。
用斋时,慧可师叔特地前来与奕帆交谈。
这位老僧虽年事已高,却精神矍铄,谈吐间尽显高僧风范。
老衲听闻奕施主武功高强,不知可愿与老衲切磋几招?慧可师叔笑呵呵地说道。
奕帆连忙摆手道:晚辈岂敢在前辈面前班门弄斧。
慧可师叔却道:武功高低不在年岁,而在领悟。
老衲观施主气息沉稳,想必已得武学真谛。
在众人鼓励下,奕帆与慧可师叔在练武场过了几招。
两人都不用内力,纯以招式相较。
奕帆的独孤九剑精妙绝伦,慧可师叔的少林绝学沉稳老到,看得众人眼花缭乱。
十招过后,慧可师叔收势笑道:后生可畏!施主剑法已得无招胜有招之妙谛,老衲佩服。
午后,众人告辞下山。
无言方丈亲自送至山门,临别时赠予奕帆一串佛珠,说道:此珠随老衲多年,今日赠与施主。
望施主不忘初心,弘扬善法。
奕帆郑重接过,道:晚辈定当谨记大师教诲。
下山路上,唐江龙摇着折扇感叹道:今日少林之行,当真让人受益匪浅。
苏媚儿依偎在他身边,轻声道:我从未想过,有朝一日能在这佛门圣地得到高僧的开示。
蓝漩秋对奕帆说道:无言大师似乎很看重你。
奕帆把玩着手中的佛珠,若有所思,道:大师的教诲,让我想明白了很多事。
或许我们接下来要走的路,会比想象中更加宽广。
回到山下,护卫队和护镖队早已整装待发。
牛统、张程见众人归来,笑道:总镖头此行可有所得?
奕帆翻身上马,朗声道:受益匪浅!现在,让我们继续护送这批货物前往郑州吧!
午后的阳光明媚,队伍再次启程。
少室山渐渐远去,但少林寺的钟声,似乎仍在每个人心中回响。
奕帆望着远方,心中已有新的领悟。
这一路的经历,从除魔卫道到佛前问道,让他对江湖、对人生都有了更深的理解。
前路或许依然艰险,但他的内心,却比任何时候都要坚定。
蓝漩秋似乎看出他的变化,轻声道:奕大哥,你似乎与上山前有些不同了。
奕帆微笑不语,只是握紧了手中的佛珠。
少室山上的禅悟,将成为他接下来面对一切挑战的力量源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