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冬清晨,食品加工厂门口支起了几张长条桌。桌上整齐码放着新出厂的酱菜玻璃瓶和糕点纸包,红底白字的商标在晨光下格外醒目。
都摆整齐!李铁柱亲自指挥着,酱菜放左边,糕点放右边,试吃的碟子摆前面!
大壮拎着刚赶制出来的价格牌,咧着嘴笑:柱子哥,这价格定得真狠!比供销社的便宜三成,比副食店的便宜两成!
王亚茹仔细检查着包装上的生产日期:刘师傅带着人连夜赶工,第一批货质量都很稳定。不过这个价格……利润很薄啊。
要的就是薄利!李铁柱拿起一瓶辣白菜,先让老百姓尝到甜头,把名声打出去!
早上七点半,上班的人流渐渐多起来。不少人都被这新摊子吸引住了。
星辰?不是卖衣服那个吗?怎么卖起酱菜了?
尝尝不要钱?我来试试!
这萝卜干味道真不错!比副食店的香!
栓子带着几个售货员热情地招呼着:大叔大妈尝尝看!咱们的酱菜,刘福贵老师傅亲手调的方子!
刘福贵?县食品厂那个老技师?
怪不得味道这么正!
这时,刘耀宗不知从哪钻了出来,阴阳怪气地说:哟,李老板生意做得够杂的啊!衣服建材不够卖,连咸菜疙瘩都抢着卖?
李铁柱看都没看他,拿起一瓶酱菜对围观群众说:星辰做食品,就讲究三点——真材实料,价格公道,吃得放心!
他转身对王亚茹说:把质检报告挂出来,让大家都看看。
大壮立即把盖着红章的检验报告贴在醒目的位置。
刘耀宗嗤笑:装模作样!卖个咸菜还要质检报告?
一位大妈尝了块糕点,惊喜地说:这绿豆糕比供销社的好吃!还不掉渣!多少钱一包?
一毛五!售货员响亮地回答。
这么便宜?给我来两包!
人群顿时骚动起来:
辣白菜来一瓶!
萝卜干我要三瓶!
这红薯干给孩子当零食正好!
不到一小时,第一批货就卖出去大半。大壮赶紧从厂里又调来一批。
柱子哥!栓子兴奋地跑过来,百货大楼那边来电话,说咱们放在他们那儿代销的货,一上午就卖完了!要求补货!
王亚茹快速记着订单:建材部老客户王老板也要了五十瓶,说给工人们当伙食。
李铁柱脸上终于露出笑容:告诉刘师傅,加大产量!但要保证质量,绝不能萝卜快了不洗泥!
刘耀宗在人群外围,看着这火爆的场面,脸色越来越难看。他凑到摊前,拿起一瓶酱菜仔细端详:
李铁柱,你这价格卖得这么低,该不会是用了什么劣质原料吧?
李铁柱还没说话,旁边一位刚买了酱菜的大爷不乐意了:刘老板,你这话说的!人家的酱菜我尝了,比你们店里卖的那个啥金利来实惠多了!
人群哄笑起来。刘耀宗的脸涨成了猪肝色。
正在这时,街道办马主任背着手溜达过来。他拿起一瓶酱菜看了看,满意地点头:
好啊!小李,你们这个食品厂办得好!既解决了本地农产品销路,又给老百姓提供了实惠!这才是真正为改革开放做贡献!
他转向围观的群众:大家都放心买!是咱们县的明星企业,信誉有保障!
有了马主任这番话,购买的人更多了。刘耀宗见状,只好灰溜溜地走了。
傍晚收摊时,大壮一边数钱一边乐:柱子哥,咱们今天光这个临时摊位就卖了将近两百块!这还不算百货大楼和那些批发客户!
王亚茹核对完账本,也难得露出轻松的笑容:按照这个趋势,食品厂下个月就能实现盈利。
李铁柱看着空了一大半的货架,对赶来的刘师傅说:刘师傅,辛苦您了。接下来还得请您多带几个徒弟,把产量提上来。
刘福贵看着热销的场面,脸上洋溢着自豪:放心吧李总!我这把老骨头,还能再使使劲!
夜幕降临,食品厂的灯光还亮着。车间里,工人们正在准备第二天的原料。
李铁柱站在厂门口,看着星辰食品的招牌,对身边的王亚茹和大壮说:
从今天起,咱们才算真正扎下根了。商贸是枝叶,实业才是树干。有了这个食品厂,往后就是再大的风浪,咱们也稳得住!
远处,居民楼的窗户里陆续亮起灯火。不少人家今晚的餐桌上,都多了一碟牌的酱菜。
这味道,将伴随着这个牌子,一点点渗进这个小县城的日常生活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