陆枭没有耽搁,他转身拿起那部红色加密电话的瞬间,整个书房的空气都仿佛被抽离了温度。
他的背影如同一座沉默的铁山,投下的阴影将一切暖色吞噬。
“接京城,陆淮。”
他的声音压得很低,没有一丝情绪起伏,却让听筒另一端的人下意识绷紧了神经。
“是我。”
“周启明团队,立刻调往西山。名目:‘创世纪’一期压力测试。”
“另,A级监控一个叫林敏的女人,社会关系全覆盖。我要她从小到大接触过的每一个人。”
挂断电话,那股山雨欲来的恐怖气压才缓缓收敛。
陆枭走回苏白身边,高大的身躯不动声色地将她纳入自己的保护范围内。
他没说话,只是拿起桌上的暖水瓶,用手背贴着瓶壁试了试温度,才给苏白那已经半凉的杯子续上热水。
滚烫的水流注入,升腾起袅袅白雾,模糊了他眼底一闪而过的后怕与杀意。
然后,他从旁边的铁皮罐里,精准地捏出三颗话梅,不多不少,正是苏白一次最喜欢的量。
酸甜的滋味在舌尖弥漫开来,苏白看着陆枭这一系列沉默却精确的动作,心底那根因“林敏”之事而紧绷的弦,彻底松弛下来。
这个计划很疯狂,也很危险。
但这个男人,他会用他“活阎王”的方式,为她的疯狂,清扫一切障碍。
……
同一时刻,京城。
春日午后的阳光,正懒洋洋地斜照在华夏科学院那栋灰色的办公楼上。
一场面试正在走向尾声。
“李先生,欢迎你。”为首的领导站起身,主动伸出手。
李文森脸上浮现出恰到好处的激动,握住对方的手,言辞恳切:“谢谢领导信任,我必将为祖国贡献绵薄之力。”
走出办公室,他脸上那副爱国华裔知识分子的热忱面具瞬间剥落。
推了推鼻梁上的金丝眼镜,镜片后的瞳孔里,只剩下冰冷精准的算计。
第一步,完成。
接下来的一周,李文森成了交流中心最受欢迎的人。
他总能“不经意”地带来几包友谊商店都难买到的进口咖啡,或者从某个神秘渠道,弄来几张莫斯科餐厅的餐券。
他从不主动打探,却能在三言两语间,从一个人的衣着、谈吐、甚至喝茶的习惯,构建出对方的背景、需求与弱点。
几天后,在一个私人组织的学术沙龙上,李文森的“鱼”,出现了。
张建,科学院信息所的年轻工程师,戴着厚底眼镜,性格木讷,骨子里却透着技术人员的骄傲。
他恰好负责西山基地的外围数据维护。
李文森端着一杯红茶,像个真正对技术一窍不通的文科学者,用最谦卑的姿态,坐到了张建身边。
“张工,我最近在看信息加密的资料,有个逻辑门的问题实在想不通,不知能否请教?”
一个伪装的“哈佛博士”,向一个本土工程师请教基础问题。
张建的虚荣心得到了极大的满足。
话匣子,就这么被打开了。
李文森像个耐心又好学的学生,不断抛出一些“外行”却又引人深思的问题,引导着张建的表达欲。
几杯酒下肚,气氛渐热。
李文森状似无意地发出一声感叹:“唉,真羡慕你们这些能为‘创世纪’计划出力的国家栋梁,那可是咱们华夏的未来啊。”
他故意将“创世纪”三个字,说得含糊又向往。
张建的眼神果然亮了一下,他压低声音,带着一丝无法掩饰的炫耀:“李顾问消息真灵通。不过我们级别不够,也就是给西山那边做做常规维护,连核心区都进不去。”
“西山基地?”李文森恰到好处地流露出神往与好奇,“那里面管理一定森严到密不透风吧?”
“那当然!”张建与有荣焉,“不过……也有例外。”
“哦?”李文森不动声色地递上一支“大中华”。
张建接过烟,美滋滋地点上,深深吸了一口,才压着嗓子,用一种分享秘密的口吻说道:
“就前阵子,我们对接数据,碰上一个新来的联络员,叫……林敏。”
“国防科大刚毕业的高材生,一个二十出头的小姑娘,文静内向,不爱说话。”
张建的语气变得酸溜溜的,充满了嫉妒。
“但她的权限,高得吓人!”
“她是‘苏顾问’那边的人,可以直接进出地下生态城!我们这些老骨干,在她面前都得客客气气的。”
“苏顾问?”李文森的指尖微不可察地一颤,他捕捉到了这个关键的称呼。
“具体是谁我哪知道,”张建摇摇头,“只听说是尊神仙,直接对最高层负责。那个林敏,就是这位苏顾问的直接联络员。”
李文森的心脏,漏跳了一拍。
林敏。
一个刚毕业、无背景、性格内向的年轻女孩。
却被安放在一个直通天庭的、最核心、最敏感的位置上?
这不合理!
这本身就是最大的破绽!
李文森的特工直觉在脑中发出刺耳的尖啸。
这不是棋子。
这是钥匙!是打开整个谜局的万能钥匙!
他迅速将话题引开,又和张建聊了些风花雪月,直到沙龙结束。
站在京城深夜的街头,晚风吹起他的衣角。
李文森那张斯文儒雅的脸上,终于浮现出一抹冰冷的,毒蛇锁定猎物般的笑意。
他的首要目标,确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