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振源头的发散性定位结果,像一盆冰水浇在每个人心头。烛龙并非隐藏在某个阴暗角落,而是如同弥漫在空气中的病毒,已经与全球金融基础设施共生。传统的“擒贼先擒王”策略彻底失效。
“这意味着,我们无法通过攻击某个‘总部’或‘服务器’来解决问题。”阿雅的声音带着一丝无力感,“敌人就是系统本身…或者说,是系统被感染的部分。”
张默沉默着,目光扫过屏幕上那些代表着全球主要金融节点的光点,此刻它们都隐隐散发着不祥的共振蓝光。他的大脑以前所未有的速度运转,推演着各种可能性。
“不,我们还有最后一个机会。”张默的声音打破了沉寂,带着一种破釜沉舟的决绝,“既然无法从外部清除病毒,那我们就在被感染的系统内部,构建一个 ‘免疫区’ ,一个能够隔绝共振、保持自身逻辑清醒的金融防火墙。”
“防火墙?”胖子疑惑,“技术上的防火墙无法阻断这种基于规则和能量层面的共振啊!”
“不是技术防火墙,是 ‘规则与共识防火墙’ 。”张默眼中闪烁着光芒,“烛龙的力量依赖于对现有金融规则和市场共识的扭曲与同步。如果我们能创造一个小范围的、基于完全不同规则和共识的‘飞地’,那么它的共振频率就无法传入,它的扭曲逻辑就无法生效。”
这是一个前所未有的构想!相当于在同一个物理世界里,开辟一个平行运行的、遵循不同“物理定律”的金融空间!
“河图!”张默立刻接通加密通讯,语气急促而坚定,“请求启动最高紧急预案,代号‘破壁’!我需要最高层面授权,联合境内所有系统性重要金融机构、交易所、清算所,以及顶尖的金融科技和密码学团队,在境内金融主干网络基础上,紧急构建一个物理隔离、逻辑独立的‘内生安全金融网络’(ESFN)!”
他快速阐述核心构想:
1. 物理层隔离:利用我国相对独立和强大的金融基础设施,在关键节点实现与境外金融网络的可控物理隔离阀,在监测到毁灭性共振爆发时,能瞬间切断大部分非必要的跨境数据流动。
2. 规则层重构:在ESFN内部,临时启用一套简化的、基于实物资产锚定和国家信用直接背书的清算和定价规则。暂时摒弃复杂衍生品的模型定价,回归最基本的“货银对付”和“款券对付”原则。
3. 共识层加密:利用我国自主可控的密码技术和分布式账本,在ESFN内建立一套全新的、无法被外部共振扭曲的资产所有权和交易记录系统。确保即使在极端情况下,国内核心金融资产的权属清晰、不可篡改。
4. 流动性内循环:提前部署并锁定一部分国家外汇储备和央行流动性,专门用于维持ESFN内部的流动性稳定,形成一个内循环系统,避免被外部流动性海啸抽干。
这个计划大胆、激进,近乎于在泰坦尼克号撞上冰山前,命令所有乘客转移到一艘临时拼装、但结构迥异的救生艇上。
通讯另一端陷入了长时间的沉默。这个计划的代价和风险巨大,涉及整个国家金融体系的临时性重构,其引发的连锁反应和国际影响难以预估。
“你的‘共振信号’监测数据,是提出此计划的唯一依据?”河图的声音异常凝重。
“是唯一具备可操作性的依据。”张默回答,“我们捕捉到了‘攻击方式’,但无法定位‘攻击者’。这是唯一能保住核心金融血脉不被同步摧毁的方法。这是…基于最坏情况的终极风控。”
几分钟的等待,如同一个世纪般漫长。
最终,通讯器里传来了回复,带着不容置疑的决断:
“‘破壁’计划原则性批准。成立最高级别指挥部,由你担任技术总顾问。授权你在严格保密和限定范围内,开始前期技术准备和压力推演。所有资源,优先保障。”
命令下达,“默然资本”和“惊蛰”体系瞬间如同上紧了发条的精密仪器,以前所未有的效率运转起来。
张默知道,这不是胜利,这只是获得了在终极灾难中,为国家和民族金融血脉保留火种的资格。
他看向窗外,夜色中的城市灯火璀璨,那是建立在现有金融规则之上的繁华。
而他正在准备的,是在这片繁华可能骤然熄灭时,点亮另一套完全不同规则下的…应急灯。
烛龙试图让全球金融体系共振崩溃。
而他的回应是:如果旧大陆必然沉没,那么,就建造一艘足够坚固的方舟。
(第二百一十九章 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