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眼之间,又过了几天,时间很快来到了腊月二十六。
今天林志强把鱼送到了肉联站后,给林志勇叮嘱一番后,坐班车去了九公桥镇。
来这里主要是采买石灰和红砖,因为家里要盖房子。
如果盖土砖房,那就用土砖。
但是林志强压根没打算盖土砖房,主要盖土砖房费时间,而且还没红砖房那么牢固。
九公桥是大镇,加上这边有石灰矿山,所以镇上有几个专门石灰的供销点。
因为来这边采买石灰的人多,所以旁边的产红砖的梅田镇,有几家集体制的砖窑在这边专门设了供销点。
回过来说这个土砖房,土砖房的成本要比红砖房低一大半。
不过有季节性,只能得等到开了春,天气暖和有太阳了才能做土砖。
林志强只想赶紧搬出林家老宅,哪怕是多花一些钱也没关系。
跟自己那两个伯父家,能越早扯清关系越好。
这一次林志强选择坐班车,主要是快。赶在年前红砖和石灰都能送到陈家湾,这样过完年就能够开始动工。至于小青瓦,清江镇上有销售点,票这些林志强已经都弄到了,所以随时带钱去买就行。
材料备好了,建房子的速度会比较快,只要不下雨,一个月就能住进去。
为什么会这么快?因为生产队有一百多号壮年劳动力,如果能够动员到自己家来帮工,只怕一个月的时间还有多。
这个年代,农村里的人干活不像千禧年后那般死气沉沉,而是充满激情的。
而且,还有一点,虽说大队部陈达民答应给自己免费垫工,生产队陈小周也接应了,但是林志强也没打算让这帮乡亲们白帮忙。
生产队拿了工分,自己再好吃好喝招待大家,谁不愿意给自己踏实干?
坐车安全很多,十点半左右,中巴车到了九公桥镇汽车站。
下了车后,林志强往上回来谈过的春林石灰供销点方向去了。
“你好,贺姐姐,我是上回来谈过石灰的…......”
春林供销点里面有办公的书桌,负责开票收钱的是一个二十多岁的大姐。
上回林志强来的时候,也是这个大姐接待的自己。
“小林兄弟,我还以为你今年不会来了呢!怎么样?我们供销点的石灰价格是很优惠了,我想你应该对比了的!”
这个开票的大姐还挺热情,又是泡茶又是递烟。
上次过来的时候,林志强确实问了几家石灰供销点。
但是春林供销点这里的价格,确实要便宜一些。
加上服务态度好,所以林志强最终还是选择这家。
“贺姐,我要的多,但是没那么多票!这里有一千斤石灰票,但是我家盖房子这一点是不够的!所以,我想......”
林志强从裤袋子里把一张一千斤的石灰票掏了出来,放在桌子上。
建红砖房,一千斤石灰肯定是不够的。
但是陈达民那边确实也没有多的给自己,所以不够的还得自己想办法。
“小林兄弟,你晓得的,有票,好买,但是这要是没票,那就有些麻烦!.........”
这个贺姐做不了主,毕竟她只是个负责开票收钱的人。
“能想想办法么?我想跟郭主任聊聊!”
上回来的时候,林志强见过一次负责人,叫郭永安,四十多岁,是春林石灰销售点的主任。
“今天郭主任不在,不过你没票的话,就算郭主任能卖,这个价格也要贵不少!你看看要多少,姐给你想办法弄票,这个价格自然也不会让你吃亏!你看怎么样?”
姓贺的这个大姐看样子倒是个经常做倒手黄牛的人,把林志强慢慢往这方面引。
“行!能少花点钱,也行!”
这种套路,林志强怎么看不懂?
“我要三吨精石灰,再弄五千斤的票就可以了!”
生石灰和精石灰一样都是需要票买,但是没钱的人只能选生石灰,生石灰只要七十块钱一吨,精石灰八十五块钱一吨,不过都是不包运费的价格。
但是要是没票,这个价格会贵百分之二十甚至百分之三十。
“呵呵,小林兄弟,行!那票的话,我给你想办法,就按百分之十的点算吧,你也晓得,我得花钱找贩子兑!”
一听林志强要三吨精石灰,贺姐脸上的笑容就更灿烂了。
对于林志强来说,他可不在乎多出来的这点钱,多卖两条鱼,钱就出来了。
这段时间靠着卖鱼和野味,母亲罗秀莲那里已经攒了将近四千块钱。
好在是林家都是守口如瓶的人,都清楚财不露白的道理,所以这次出来,除了票之外,林志强带了一千块钱。
石灰供销点除了石灰外还有水泥和红砖的渠道,其实这些都是一样,谁家盖房子也不只是需要一种材料。
都是一个行业,介绍来介绍去,谁都有生意可做。
这些供销点,都是集体产业,虽说不乏谋取私利的现象,但是这些都是最早经商的例子。
林志强谈好了石灰,给了票的钱,又给了一半的定金,加了二十块钱运费后,贺姐答应当天晚上就装车。
和春林石灰供销点有业务对接的红砖销售点就在旁边不远,这边的价格林志强也是提前了解过的。
一口红砖八厘,一百口红砖也才八毛钱,林志强一口气定了三万口红砖。
不是林志强财大气粗,而是他有自己的打算。建房子住是一个方面,另一方面他还打算修建一个养殖场。
到了三点多,林志强把事情处理好后身上的钱也剩的不多了。
因为石灰供销点那边,贺姐答应今晚安排大型拖拉机送货,所以他也没有急着去坐班车。
中午,贺姐请客在国营饭店吃过中饭。不到一点,拖拉机就来了,好家伙,一下来了五辆。
果然还是有钱好办事,林志强这会儿倒是有些佩服这个石灰供销点的贺姐了。
五辆拖拉机,说到位就到位了。
不到天黑的时候,三万口红砖,两吨水泥,另外还有三吨精石灰,被装上了车子。
浩浩荡荡往清江镇的方向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