燧发枪击发装置的成功,就像是在青山堡这部高速运转的战争机器上,安装了一颗前所未(有的、更为强劲的心脏。那簇在实验台上迸发出的璀璨火花,不仅点亮了格物院内所有人的眼睛,更预示着一种全新的、足以颠覆时代的力量即将在此地孕育而生。
随后的一个月里,在流水线作业和标准化生产的双重加持下,一种被命名为“启明一式”的燧发步铳,开始以一种令所有旧时代军械官瞠目结舌的速度,从兵器工坊的末端源源不断地被生产出来。这种新式火铳彻底摒弃了繁琐且不可靠的火绳,士兵们只需在出征前将燧石夹紧,便可随时待命,其反应速度与全天候作战能力,与火绳枪相比,简直是云泥之别。
然而,当一支支崭新的“启明一式”步铳被分发到王五的火铳营时,新的问题又一次摆在了顾昭的面前。火器固然犀利,但步兵的双腿,却始终是其机动性上难以逾越的桎梏。在这个骑兵为王的时代,一支行动迟缓的步兵,无论其火力多么强大,在面对那些来去如风的精锐骑兵时,往往会陷入被动挨打的窘境,只能依托坚城或复杂地形进行防御。而顾昭的目标,绝不仅仅是龟缩在青山堡内当一个守户之犬,他需要的是一支能够主动出击、进退自如的野战力量。
这个问题,在一次高级别的战略会议上,被正式提上了议程。
会议的地点设在守备府的沙盘室,巨大的沙盘上,精细地模拟着青山堡周边数百里的山川地貌。与会的,是顾昭麾下所有的核心将领。此刻,他们的目光都聚焦在沙盘一角,那里摆放着代表着青山堡现有骑兵力量的四百多个微缩模型。这四百多匹战马,一部分是通过与草原部落的贸易,用食盐、茶叶和铁器换来的,另一部分则是剿灭黑旗军时的丰厚缴获。对于一支边军来说,这是一股足以让人艳羡的力量。
一名资深的骑兵哨官,也是曾经的总旗,名叫陈六,他有些兴奋地站出来,拱手说道:“大人,如今我营兵强马壮,又有四百余匹战马。末将恳请,扩编我骑兵哨,成立骑兵营!只要给我们足够的时间和粮草,末将有信心,练出一支不输给建奴的精锐铁骑!”
他的话,代表了在场绝大多数将领的心声。在这个时代,拥有一支强大的重甲骑兵,是每一个将领的终极梦想。冲锋陷阵,一骑当千,那种金戈铁马的浪漫与豪情,早已深深烙印在他们的骨子里。
然而,顾昭却缓缓地摇了摇头。
他的目光从沙盘上那些代表着骑兵的模型上一一扫过,语气平静,却带着一种不容置疑的决断:“陈六,你的忠勇可嘉。但是,我要说的是,我们不会再按照老路子去组建一支传统意义上的骑兵了。”
此言一出,满座哗然。放弃骑兵?这在所有人听来,都无异于自断臂膀。
看着众人不解甚至有些质疑的眼神,顾昭没有立刻解释,而是走到了沙盘前,拿起了一支代表着建州女真骑兵的黑色小旗,又拿起一支代表着青山堡火铳兵的红色小旗。
“诸位请看,”他将两支小旗放在开阔的平原地形上,“建奴自努尔哈赤起兵以来,横行辽东,靠的是什么?是他们那自幼在马背上长大、人马合一的精骑!他们的骑兵,无论是骑射之术,还是冲锋陷阵的悍不畏死,都堪称当世顶尖。我们呢?”
他指着那支小小的红色旗帜,“我们的士兵,多是些世代耕种的汉家子弟,我们能凑出四百匹马,但我们能凑出四百个天生的骑士吗?让他们从零开始,去学习如何控马、如何冲锋、如何劈砍,需要耗费多少时间?多少粮草?就算我们耗费巨资,苦练三五年,练出了一支看起来不错的骑兵,然后呢?”
他的声音陡然拔高,手中的黑色小旗猛地撞向红色小旗:“然后就用我们这支速成的骑兵,去和建奴那些从小与马为伴的铁骑进行对砍吗?诸位,这不叫勇敢,这叫愚蠢!这是以己之短,攻敌之长!”
一番话,如同一盆冷水,浇熄了众人心中对于铁甲骑兵的狂热幻想。是啊,再怎么练,他们这些农耕民族出身的士兵,又如何能在骑术上与那些游牧渔猎的建奴相提并E。萨尔浒之战的惨败,血淋淋的教训还未走远。
看着陷入沉思的众将,顾昭的语气缓和下来,但眼神却变得更加锐利。“所以,我今天要告诉大家的是,我们手中的这四百多匹战马,从今往后,它们的使命将不再是冲锋陷阵!”
他停顿了一下,一字一句地,说出了那句彻底颠覆他们战争观念的话:“我们的马,只有一个作用——那就是,机动力!”
机动力?这个词对于在场的将领们来说,既熟悉又陌生。他们知道快马的优势,但将战马的作用完全归结于此,却是闻所未闻。
顾昭没有让他们疑惑太久,他提出了一个全新的、足以载入史册的建军构想。
“我决定,成立一个新的兵种!”他的手在沙盘上画出了一道迅疾的弧线,模拟着部队的快速机动,“这个兵种的士兵,将像骑兵一样,骑着马快速抵达战场,利用战马的速度,迂回、穿插,出现在敌人最意想不到的地方。但是!”
他话锋一转,加重了语气:“一旦接敌,他们将立刻下马,以我们最擅长的火铳步兵形态展开作战!他们将利用我们手中‘启明一式’的强大火力,构筑起一道钢铁与火焰的防线,粉碎一切敢于冲锋的敌人!战事结束,或是需要战略转移时,他们再重新上马,迅速脱离战场,不给敌人任何纠缠的机会!”
“他们是乘着战马的步兵,拥有骑兵的速度和步兵的火力。我将这个新兵种,命名为——龙骑兵!”
龙骑兵!
这个充满力量与想象力的名字,如同一道惊雷,在所有人的脑海中炸响。他们仿佛看到了这样一幅画面:一支军队如狂风般席卷战场,在敌人惊愕的目光中,骑士们纷纷下马,在极短的时间内组成一道坚固的火枪阵列,密集的弹雨瞬间将敌人的冲锋撕成碎片。他们既保证了部队无与伦比的快速反应和战略转移能力,又能最大限度地发挥出燧发枪那毁天灭地的威力。
这是一种完美的结合!是一种前所未有的战术革命!
短暂的震撼之后,整个沙盘室爆发出了一阵压抑不住的激动议论。之前所有的不解与质疑,都在这个天才般的构想面前,烟消云散。
顾昭看着众将那重新燃起火焰的眼神,满意地点了点头。他知道,思想的坚冰一旦被打破,剩下的便是如何将这蓝图变为现实。
“我命令!”顾昭的声音再次变得庄重而威严,“即刻从全营之中,挑选出一百名骑术最为娴熟、同时射击成绩也最为优秀的老兵,组建我青山堡第一支‘龙骑营’!”
他的目光,最终落在了新任火铳营队官王五的身上。王五出身行伍,既在马队干过,又对火铳战术有着深刻的理解,是这个新兵种统领的不二人选。
“王五!”
“末将在!”王五激动地满脸通红,大步出列。
“命你为首任龙骑营统领!你务必在最短的时间内,让这支部队形成战斗力!”
“末将遵命!誓死不辱使命!”王五的声音洪亮而坚定。
龙骑营的组建工作,随即以雷厉风行之势展开。训练场上,出现了一道前所未有的奇特景观。一百名精挑细选出来的士兵,正在进行着堪称严苛甚至有些古怪的训练。他们的训练科目,不再是传统的骑兵冲锋劈砍,而是反复练习着如何在颠簸的马背上保持稳定,如何以最快的速度飞身上马与利落下马,如何在下马的瞬间,从背上取下火铳并迅速依据旗号展开疏散的战斗队形。
为了方便他们在马背上携带和作战,顾昭还亲自指导格物院,对“启明一式”步铳进行了改良,缩短了枪管和枪托,制造出了一种更为轻便的短管燧发卡宾枪。这种卡宾枪虽然射程略有缩短,但却极大地提升了龙骑兵的灵活性。除此之外,他们每个人腰间还悬挂着一柄专门用于近身防卫和格斗的马刀。
夕阳的余晖将校场染成一片金色,王五嘶哑的口令声在尘土飞扬中回荡。那一百名龙骑兵,正在进行着最后也是最关键的一项演练——从高速奔驰的马背上紧急下马,并在十息之内,组成三段射击阵型。
战马嘶鸣,蹄声如雷,一百骑如同一道黑色的潮水,奔腾而来。随着王五一声令下,那道潮水仿佛瞬间凝固,士兵们以一种行云流水般的流畅动作翻身下马,稳住战马,取枪,列阵,瞄准……一气呵成。
当那一百支黑洞洞的枪口,在落日的余晖中,整齐划一地指向前方时,顾昭站在远处的望楼上,嘴角露出了一丝微笑。
他知道,传统骑兵的黄昏,或许还很遥远。但是,一个属于火器与机动力相结合的新时代的黎明,已经在这座边陲堡垒,提前到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