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开:南宋“金融急救达人”!靠“盖印变真+改刑用人”,救了人还赚了钱
赵开推行“钱引”(类似纸币)后,疏通了流通渠道,百姓用着特别方便。有一天,官府查获了30万贯伪造的钱引,还抓了50个造假的人。按当时的法律,这些人都该判死刑,张浚(当时的官员)也打算这么办。
赵开却拦住说:“您这事办错了!这些假钱引,只要盖上宣抚使的官印,就能变成真的流通。至于这些造假的人,给他们脸上刺字(古代刑罚),让他们去负责铸造钱币——这样您一天之内,既得了30万贯真钱,又救了50个人的命,多划算!”张浚听了连连称赞,照着他的办法做了。
冯梦龙点评:不止救人,还多了50个劳动力,这才是顶级的经济操作!
赵开这招远不止救了50条命那么简单——他还把“罪犯”变成了“有用的工匠”,相当于多了50个免费劳动力帮官府铸钱。至于那30万贯钱,其实还是小收获;真正的大价值,是既没浪费资源,又没制造杀戮,还让钱引的流通更顺畅了。
【管理智慧】
一、核心逻辑:遇到“造假案+死刑犯”,别只想着“严惩”,要“变废为宝”
一般人遇到假币案,只会想着“销毁假币、处死罪犯”,可赵开却反其道而行:
1.假币变真:抓住“钱引的核心是官印公信力”,盖个官印就把废纸变成了合法货币,没浪费30万贯的“票面价值”;
2.罪犯变工匠:知道造假者懂钱币铸造技术,改死刑为“黥刑+劳作”,让他们用技术赎罪,既惩罚了犯罪,又利用了他们的专长。
这就像现在发现工厂生产了不合格产品,与其全销毁、开除工人,不如返工修复产品,让工人负责质检——既减少损失,又保住了熟练劳动力。
二、核心启示:遇“危机+资源浪费”,别硬来,要“找转化机会”
赵开的思路放到现在也超实用,比如这些场景:
- 企业质量问题:工厂生产出一批不合格的家电,别直接报废。可以组织工人返修,修好后作为“特价样机”出售,同时让犯错的工人负责后续质检——既挽回损失,又让工人吸取教训;
- 社区违建处理:小区有业主私自搭建违建,别只强拆。如果违建结构安全,可改成社区便民设施(比如快递柜、休闲角),让业主负责日常维护——既不用浪费拆除成本,又给社区添了实用设施;
- 校园作弊处理:学生考试作弊,别只记过处分。可以让他们负责整理考试资料、监督考场纪律,用服务弥补过错——既起到惩戒作用,又让他们参与到“维护公平”中,教育意义更强。
简单说就是:“危机里往往藏着‘可利用的资源’,别一上来就‘一刀切’地销毁、惩罚。找对转化方式,坏事也能变成好事,还能减少浪费。”
【原文】赵开
赵开既疏通钱引,民以为便。一日有司获伪引三十万,盗五十人,议法当死。张浚欲从之,开曰:“相君误矣!使引伪,加宣抚使印其上,即为真矣。黥其徒,使治币,是相君一日获三十万之钱而起五十人之死也。”浚称善。
不但起五十人之死,又获五十人之用,真大经济手段!三十万钱,又其小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