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梦书屋 通过搜索各大小说站为您自动抓取各类小说的最快更新供您阅读!

洛阳城外的十里长亭,新抽的杨柳枝在春风里轻拂,嫩绿的芽尖沾着晨露,风一吹便簌簌落进尘土里,却掩不住空气中交织的离愁与激昂。长亭两侧的官道上,早已挤满了送行的百姓——白发苍苍的老者捧着祖传的青铜耒耜,木柄上的包浆泛着温润的光,那是华夏数代人耕种的根基,要亲手交到远行子弟手中;妇人围着粗布行囊,把腌菜坛子、针线荷包往里塞,指尖的温度透过布料传递,怕远方的人尝不到家乡的滋味;孩子们举着自制的木船、木车模型,追在队伍旁奔跑,清脆的笑声里藏着对“海外藩属”的好奇,也藏着对远行之人的牵挂。

晨光穿透薄雾,将即将远赴海外就藩的队伍拉出长长的影子,从长亭一直延伸到洛水岸边,似一条连接故土与异域的纽带。队伍前列,鲁国诸侯的幼子鲁明身着楚廷特制的藩属服饰,玄色衣料上绣着金黄的麦穗纹,针脚细密,象征着楚廷“农耕为本”的国策,他手中紧攥着一卷南州(南美洲)舆图,羊皮纸边缘已被反复摩挲得发毛,图上用朱砂标注的亚马逊河道、拉普拉塔平原,早已刻进他心里,连每一处可能适合开垦的谷地,他都在灯下反复记诵过。

鲁明身边并肩而立的,是齐国姜姓诸侯的长子姜恒——作为四岳之后,姜恒腰间悬着北州(北美洲)的青铜印信,印纽上的饕餮纹历经匠人千锤百炼,线条凌厉,在阳光下泛着冷冽的光,印面“齐藩北州”四字用阴文刻就,沉稳大气。他身后跟着的,是晋国姬姓诸侯的幼子姬朔,少年身着赤色劲装,背着一卷《孙子兵法》抄本,要去东州(大洋洲)建立藩属,腰间的青铜剑鞘上还挂着母亲亲手绣的平安符;宋国微子后裔宋衍则捧着《考工记》,要将华夏的工匠技艺带去西州(欧洲)的地中海沿岸,他的行囊里还装着父亲叮嘱的桑蚕种,说要让异域也能织出华夏的丝绸。

队伍中,身影错落,皆是春秋百十个诸侯国的新国君或宗室子弟。有三皇五帝的后裔:神农氏的子孙背着装满草药种子的竹篓,篓里的甘草、当归用油纸仔细裹着,要将百草之学带往中州(非洲)的尼罗河两岸;黄帝一脉的子弟捧着刻有“炎黄”二字的玉圭,玉圭上的纹路是上古传下的样式,神色庄重如捧社稷,要去南极洲的冰原上立下华夏的标记。有历代先贤的子嗣:孔门弟子携着《论语》抄本,布巾裹着的书卷边角已被翻得微卷,要在藩地立塾讲学,让“仁礼”之道传遍异域;墨子传人则推着满载器械图纸的木车,图纸上画着改良的投石机、曲辕犁,眼中闪着将技艺落地生根的期待。更有徐国、许国等小国的宗室子弟,或持舆图辨方位,或捧农书温技艺,虽眉宇间藏着对未知的忐忑——怕海路艰险,怕异域部族难相处,却更有开拓疆土、延续华夏血脉的豪情,毕竟这是楚武帝熊旅亲定的国策,是让诸侯国在海外重获新生的机遇。

长亭之下,樊姬身着袆衣,玄纁二色的衣摆垂落在青石板上,绣着的翟鸟纹样在晨光中栩栩如生,每一根羽毛都透着绣娘的巧思。她正与鲁明低语,指尖轻轻拂过少年因紧张而攥紧的衣角,那布料是楚地最好的葛布,透气耐磨,适合南州的湿热气候。随即,她从侍女手中接过一个锦袋——袋身绣着稻浪翻滚的图案,金黄的稻穗间还绣着几只飞雀,里面装满了颗粒饱满的双季稻种,沉甸甸的,似装着华夏的烟火气。

“此去南州,隔着重洋,海路需经数月,风浪难测,你既要照顾好自己,也要记挂着随你去的百姓。”樊姬的声音温柔却坚定,将锦袋塞进鲁明手中,指腹轻轻按了按袋中的稻种,“这是楚地最好的稻种,去年在云梦泽试种,一年可收两季,亩产比旧种多收三石。到了藩地,务必让随去的农官手把手教当地百姓耕种,先勘察水源,开沟渠,再整田垄,莫要让他们饿着肚子——百姓有了饭吃,才会认你这个国君,才会认华夏这个根。”

她抬手轻轻抚摸着鲁明的发髻,那发髻用木簪固定,是楚地男子的样式,眼中满是慈爱,似在送别自家子弟:“你要记得,稻种落地生根的地方,便是华夏的根延伸之处。无论走多远,只要南州的土地上能长出华夏的稻禾,能飘起华夏的炊烟,当地的百姓便会知道,洛阳的皇宫里,永远有牵挂他们的人,华夏永远是他们可依的后盾。”

鲁明捧着锦袋,指尖触到袋中圆润的稻粒,那温度似还带着楚地田垄的暖意,泪水在眼眶里打转,却强忍着没落下——他知道此刻不能哭,要让王后放心,要让家乡的人放心。他单膝跪地,将锦袋护在胸前,重重叩首,额头碰到青石板,发出沉闷的声响:“谢王后教诲!明定不辱使命,定让南州的每一片可耕之地,都长满华夏的稻禾,定让炎黄的血脉,在异域扎下深根,定让鲁国的旗帜,与大楚的旗帜一同在南州的天空飘扬!”

长亭另一侧,熊旅正将一枚羊脂白玉佩交给田恒。玉佩通体莹润,是昆仑山采来的玉料,触手生暖,上面用朱砂细细刻着“炎黄子孙”四个古字,笔画间透着匠人的虔诚,似将华夏千年的传承都凝在这方寸玉料之中。“北州苦寒,冬季雪深及腰,且多未开化的部族,言语不通,习俗各异,初到之时,定然艰难。”熊旅的声音沉稳有力,带着久经沙场的底气,目光扫过田恒身后的晋国姬姓子弟姬朔、徐国宗室徐璋,“你们去海外就藩,不是孤军奋战。朕已命水师在北州沿岸建了三座商栈,栈里储着粮草、棉衣,还有懂异域语言的通译,掌柜皆是军中亲信。若遇粮草短缺、部族冲突之困,可持此玉佩去商栈——见此玉佩,便如见朕,他们必会为你调派粮草、工匠,助你安定藩地。”

他顿了顿,往前走了两步,目光扫过所有围拢过来的远行子弟,从十六岁的姬朔到三十岁的宋衍,每一张脸上都映着晨光,带着少年人的锐气与成年人的沉稳:“朕知道,你们中许多人,是诸侯国的最后血脉,是父辈托付的希望。朕派你们去海外建立封国,不是让你们在异域孤立一方,更不是让你们丢弃华夏的根。你们是华夏伸出的枝叶,洛阳是华夏的根,枝叶需从根上汲取养分,根也需借着枝叶伸展更远——只有根叶相连,华夏的文明才能在四海八荒常青不败,你们各国的传承,才能借着华夏的荣光,延续千年。”

姜恒将玉佩紧紧攥在掌心,玉的凉意透过指尖传遍全身,心中的忐忑却渐渐消散,只剩坚定。他与周围的姬朔、宋衍、徐璋等人一同跪地,三叩首后起身,眼中的泪水已被风吹干,化作燃烧的斗志,声音洪亮如钟:“我等必不负陛下与王后所托,必带着华夏的稻种、典籍与信念,在海外藩地开疆拓土,定将华夏的火种,播撒到每一片能抵达的天地,定让各诸侯国的名号,在异域重焕生机!”

队伍中段,负责开拓西州的宋衍正低头整理行囊。他打开木盒,小心翼翼地将桑蚕种放在阳光下晾晒片刻,又迅速用油纸包好——这是父亲特意从宋国旧地带来的蚕种,说要让西州的人也能织出像“宋锦”那样华美的丝绸。他身边的墨子传人正给他讲解投石机的图纸:“西州多山地,若遇部族侵扰,可依山建寨,用这改良的投石机防御,射程比旧款远三十步,力道也更足。”宋衍点头应着,将图纸叠好,放进贴身的布袋里,指尖划过《考工记》的封面,心中满是期待:“到了西州,先建作坊,教当地人冶铁、织布,再建学堂,传华夏的技艺与礼仪,定让他们知道,华夏的文明,不止有征战,更有造福百姓的本事。”

不远处,开拓中州的神农氏后裔正弯腰检查药篓。他将甘草、当归分门别类,又拿出一本手绘的草药图册,上面标注着楚地草药的药性与用法,还有几页空白,是留给记录中州本地草药的。“中州多湿热之地,易生瘟疫,这些草药能防能治。”他对身边的许国宗室许安说,“到了尼罗河沿岸,咱们先找水源,建医馆,教当地人辨识草药,煮汤药,再教他们耕种——先救命,再谋生,这样才能让他们信服。”许安捧着一本《泛胜之书》,连连点头:“你说得对,咱们带去的不仅是技艺,更是华夏的仁心。”

队伍末尾,楚皇室子弟熊烈最是惹眼。才十六岁的少年,个头已近七尺,身着轻便的劲装,腰间悬着一柄短剑,剑是熊旅亲赐的,剑身刻着“守土”二字。他正蹲在地上检查随行的木箱——里面装着耐寒的麦种、厚厚的棉絮与取暖的火折子,还有几架简易的天文仪器,是用来观测星象、辨别方位的。他主动请缨去最偏远的南极洲,那里冰原千里,无人踏足,旁人都劝他三思,说那地方连飞鸟都少,他却始终笑着,眼中闪着少年人的无畏:“越是无人去的地方,越该有华夏的足迹。等我在南极洲种出耐寒的麦子,建起观测台,定要派人回洛阳报喜,让陛下与王后知道,炎黄的子孙,在哪里都能活下去,在哪里都能竖起华夏的旗帜!”

“起程——”

随着熊旅一声令下,远处洛水入海口传来三声悠长的号角,声音穿透晨雾,在天地间回荡。护送的水师战船早已整装待发,巨帆在晨光中展开,白帆上绣着红色的“楚”字,似展翅的鲲鹏,要将远行的队伍送往四海。商队的驼铃声与马车的轱辘声交织在一起,叮当作响,像是为远行的队伍奏响的序曲——驼队要走陆路,经西域去往西州、中州;车队则要到洛水岸边,将人和货物搬上船,再扬帆远航。

鲁明转身踏上马车前,忍不住回头望了一眼洛阳城的方向——远处的皇宫琉璃瓦在晨光中泛着金辉,长亭下,樊姬仍站在那里,手中握着一方锦帕向他挥手,晨光落在她手中的锦袋上,似与自己怀中的稻种袋遥相呼应。他用力挥了挥手,转身钻进马车,车厢里放着南州舆图与农书,还有母亲连夜绣的平安符,挂在车帘上,随着马车的晃动轻轻摇摆。

姜恒则将“炎黄子孙”玉佩贴身戴好,玉片贴着心口,似能感受到来自洛阳的温度。他踏上船头,扶着船舷望向茫茫大海,海风卷起他的衣摆,带着咸湿的气息。他仿佛已看到数月后北州的景象:成片的麦田在风中起伏,华夏样式的房屋错落有致,商栈的旗帜上绣着“楚”字,当地的部族百姓与华夏子弟一同耕种、打铁,孩童们围着孔门弟子读《诗经》,声音清脆;妇人则在桑树下采桑,蚕房里传来“沙沙”的声响,炊烟袅袅升起,与华夏的炊烟别无二致。

送行的人群中,不知是谁先唱起了古老的《大雅》:“周虽旧邦,其命维新……”歌声起初微弱,似在试探,渐渐的,更多人加入进来,老者的沙哑、妇人的温婉、孩童的清脆,汇聚成洪流,伴着船队的帆影,顺着海风飘向远方——飘向南海,飘向东海,飘向那些未知的海域与土地,一点点消失在海天相接之处。

熊旅与樊姬并肩站在长亭,望着远去的队伍,久久未动。春风拂过,吹起他们的衣袂,将杨柳枝吹得轻晃,也将华夏的期许吹向那些未知的土地。他们知道,这些带着稻种、典籍与“炎黄子孙”信念的子弟,不会辜负这份嘱托——在万里之外的南州、北州、西州、中州,乃至冰封的南极洲,华夏的稻种会落地生根,在异域的土地上结出饱满的谷粒;华夏的典籍会被人诵读,让“仁礼”“技艺”之道传遍四海;华夏的医术会救济生灵,让异域百姓摆脱病痛之苦。而“炎黄子孙”这四个字,会跨越山海,穿透岁月,在异域的土地上代代相传,为华夏开拓出一个前所未有的、四海归一的格局,也让春秋百十个诸侯国的传承,在海外重获新生。

晨光渐盛,将洛阳城的轮廓照得愈发清晰,也将远方的海路、陆路照得明亮。属于大楚的海外开拓之路,属于春秋诸侯国的新生之路,在这一刻,正式启程。

随梦书屋推荐阅读:穿越种田之农家小妹这个大明好像不太一样拔刀!全军冲阵一缕幽香让你匡扶汉室,你去扶貂蝉蔡琰我有一城,住着历代帝王不让江山我要做首辅家父范疆,开局我大骂张翼德大唐:长乐请自重,我真不想当驸马科举,我书画双绝,诗仙在世手握召唤系统闯不一样的三国铁血虎贲战大明红楼:每年一百万叫我怎么花?魂穿古代造就一世人皇汉末刘尨:现代魂掀乱世风云宋魂大秦:三千大雪龙骑踏咸阳南明:炮火开局,我要反清复明穿越红楼的戏剧人生最佳词作斗罗大陆之我能抽取无限武魂本草纲目之药食同源圣主降世:开局狗符咒护体穿越大唐:李承乾的皇位我保定了明末:只允许一万人穿越大唐:长乐请自重,我是你姐夫我都皇叔了,叫刘备声大哥怎么了抗战老兵之不死传奇南唐荣光:我李煜不止是词帝战贞观逍遥王养成记白嫖诗词我权倾朝野乱世枭皇:柴荣三国:我能趋吉避凶倒霉蛋回到古代当法官十日游戏,但全员皇帝穿越古代,穷屌丝的人生逆袭穿越:刚成大将军,就要远征我成了宋朝最有权势的地主开局明末战场,首秀三连杀贺平安一觉醒来变赘婿大乾九皇子贞观大闲人娶妻靠抽签:老婆是在逃女帝这个武圣只想当官被老丈人嫌弃,我说莫欺少年穷逍遥六皇子,父皇恭请我登基家有卷轴通古今,我养成了未来首辅
随梦书屋搜藏榜:第八冠位汉末:家父袁绍,足矣一手遮天主角们你们玩吧,我要专心搞事业我在明末修仙警官,我是直男冒牌皇叔闭关锁国让大明领先世界数百年换宋宋末争霸:从水浒二龙山开始皇姐和亲,我在敌国杀疯了三国战神天启新篇粉丝建言重塑大明于是我成为了神孤才不要做太子大明:开局我跟朱元璋谈人丁税重生之太子归来我刷的短视频通古代,古人看麻了战争服务公司开局被退婚,路边捡个便宜小娘子颜值太高!人在古代成魅魔了!重生古代:从军户到一统山河!水浒:开局花一块钱彩礼娶潘金莲锦衣当国心死休妻后,我成大奉最强亲王苏宋无上仙秦:从绑定大秦国运开始成至高三国之我是皇太子三国:万倍返还,主公我绝不私藏东汉之我都成仙了,还当皇帝无限烽火:坦克大玩家唐砖军旅情路纯情小妞很霸道祁同伟重生武大郎,水浒杀疯了星主三国水浒卧底朱元璋:从梁山开始,覆灭北宋!明末:我是神豪我怕谁我在古代的种田大空间重生:太子要造反计谋天下一品辣妻大唐第一村大姑爷小书生齐襄超级医道兵王喋血王妃:一怒倾天下明末皇太子宋韵流年带着枪炮去大宋
随梦书屋最新小说:丐帮神丐汉祚永固:少帝刘辩逆袭录嗨!我是朱祁钰明末!苟在幕阜山脉造反烬余书:寒江洗冤录从少爷到皇帝魏砥针灸鼻祖涪翁传异世谋主:乱世定鼎一个普通农民的奋斗史我在乱世靠积德建帝国躺赢的咸鱼三国:我的娘子不是凡人挽天倾:我为大明续三百年一家老茶馆,民国三代人楚国一统华夏替兄洞房后,我反手掀了他的江山穿越古史之枫华红楼之百变奇瑛蜀汉:从刘备脚臭开始我在大周是天子三国之:绝不谈恋爱林冲君科举:寒门毒士乱世,我以医术救天下重生成为李承乾河东与河西的故事穿越亮剑:重装独立团横扫日寇浅浅刷下短视频,老祖宗们全麻了三国:西凉狼王综武:江湖枭雄的逐鹿之路大秦:系统给的奖励太夸张我,执玺人,横推五千载穿越国公爷,我在古代杀疯了红楼:我的护卫生涯从黛玉开始穿越明末:我成了海岛奇兵铁马冰河肝胆照白话明太祖实录大周皇商三国:玄行天下大唐修仙:李二求我当太子我在水浒:开局召唤韦一笑水浒新梦神州明夷录社畜穿越:靠摆烂当侯,卷王老爹钢铁时代:从洪武开始黄天当道之黄巾风云寒旌映长安:从北府小卒到天下共二十四史原来这么有趣凉州雪:徐骁风云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