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秋的天气虽然已经不算热了,但难得这几天都是好天气,太阳一晒还是挺难受的。
这天,村里突然来了个陌生的外地行商,他声称愿意高价收购宋家的粮食。
宋书宴和顾青荷有些疑惑,这价格比市场上高了不少,一石水稻他愿意出一贯钱。
要知道今年的粮食价格早就已经跌下来了,夏收的粮价才五百六十文一石。
这外地商人居然愿意出一贯钱,要说没鬼谁信啊?因此二人直接便决绝了。
一来是不清楚这位外地行商的底细,另外一个就是宋家的粮食一直都是有稳定的粮商来收粮的,他们家跟齐老板合作多年。
一直合作的都很愉快,齐老板从来都不会故意压低粮,而且每次都是现银现结。
跟他合作即便是赚不到多少银钱,但也卖的安心,顾青荷他们图的便是一个安心。
这外地的行商虽然价格给的高,但谁知道这里面有没有别的问题,宋书宴宁愿将粮食堆在家里面不卖,也不愿意自找麻烦。
对于宋家的决定,那位行商劝了又劝,后面更是直接出高价在金秋村收了不少村民的粮食,银钱全都是给的现银。
而是都是当面点清的,没有拖欠过一文钱,可即便如此宋书宴依旧没有卖粮食给他,反而是心中更加的警惕起来。
他可不信这世上真的有人免费送馅饼,依他看这反而不是馅饼而是陷阱才对。
不管对方有什么花招,总之他们不搭理对方也就是了,看他还能如何。
那粮食在村里待了大半个月,收完所有村民的粮食后,最终还是离开了。
而另一边,秋收结束后,宋家的谷仓堆满了粮食,内院外院加起来堆放了五十几间屋子。
全都是整屋整屋的粮食,一家人看着这丰收的景象,心里是满满的喜悦。
今年夏收,金秋村这边的八千亩田地,小麦跟水稻加一起是两万一千石粮食。
县城附近的柳叶村,五千亩地种水稻,总共收获了一万两千七百石粮食。
秋收,金秋村这边的晚稻是一万九千石,柳叶村那边的晚稻是一万四千石粮食。
另外还有玉米四千八百斤,以及红薯若干,堆满了十九红薯窖的红薯。
玉米是种在金秋村这边的旱地里面的,大概是一千亩,上半年这块地种的是冬小麦。
红薯则是插种在茶园里的,茶园里的茶树苗,经过几年时间的栽培补种,如今已经长上十分不错了,不过离茂盛还要几年时间。
由于茶树跟茶树中间预留的行距太大,顾青荷看着甚是可惜,于是便让长工们种了一些红薯在里面,这样也能有更多的收成。
原本宋书宴还想要直接种玉米的,但顾青荷却觉得玉米长的茂盛,容易遮挡住茶树的阳光,不利于茶树生长这才没种。
不过即便只是种红薯,也让今年的收成比往年多了不少,光是红薯都能卖百来贯钱。
主粮就更值钱了,六万石的细粮,宋家卖出去了五万石,去年的陈粮卖出去一万两千石,总计收入三万贯银钱。
秋收后,顾青荷手里的银钱,再一次突破了历史新高,变成了八万四千贯。
至于另外的一千五百贯拿去给长工们发工钱了,种地也是需要成本开支的。
顾青荷他们家种地,粮种是自己留,农家肥也是自己生产的,唯一需要支付银钱的项目,就是雇人种地的长工。
人家付出了那么多的心血,他们自然也是要给报酬的,一年下来开支不少。
秋收一过,孟月乐出嫁一事也提上了日程,再过十日便是她的出嫁之期。
顾青荷跟宋书宴二人,也开始着手为孟月乐的婚事忙碌起来,该清点的嫁妆最后再次清点,然后登记造册封箱。
还要将韩生悯给孟月乐置办的家具,提前送去男方,男方那边要提前铺床。
之后办喜事的大厨,宋书宴也去酒楼里请了回来,准备在家里置办几桌席面。
宋家的客人不多,再加上即将要出嫁的孟月乐又并非是宋家亲生子女,因此来的人也就更少了,宋家这边只办了三桌酒宴。
然后文家那边倒是办的多,整整二十桌,全村给让人去请了,也不管人家跟他熟悉不熟悉,总之就是凑人气图热闹。
至于女方这边的酒宴,自古以来办的都比男方小,只来一些亲近的人祝福反而更好。
孟月乐是孤女,她早就已经没什么亲人了,所以对于这一点倒也不在乎。
只要她成婚时,宋叔叔一家人在,韩叔叔来了就好,至于其余人来不来的她也不在意,都是一些不熟悉的村里人罢了。
倘若这些村里人是她老家那边村子的,带着些童年记忆,她或许还会感慨一番,可金秋村的村民,她是真的不熟悉。
她就是一个宅女,平日里无事连门都不想出,在家里喜欢做一做针线活,喜欢看一看婶婶买的画本子,然后再吃的美食。
这就是她平日里的生活状态了,悠闲自在,当然也非常的宅,因为跟村里的人都不熟悉,成婚自然不会期待对方来。
文施瑞那边邀请全村人来,是为了表示自己对孟月乐的重视,希望他们的婚事得到大家都祝福,至于别的他并不在意。
宋家这边准备的三桌席面来的都是宋家的亲戚,比如顾青荷的爹娘、兄弟,以及出嫁的顾青莲,顾家还有未来的亲家葛大夫父女。
再有就是学堂里的董父子,宋瑾兄弟交好的几位同窗,此外就再也没有旁人了。
县城的粮商齐老板虽然也来了,但人家去的是南方那边,是文老板的客人。
毕竟今日与孟月乐成亲的人是文老板的儿子,而文老板跟齐老板私交甚好,也知道对方的一些情况。对此,他不评价。
文老板那边是受了不少老丈人的恩惠,哪怕是现在有还在享受,但作为一个男人。
总之,他是绝对不允许自己的血脉流落在外的,连儿子娶妻都不敢正大光明的来,亲朋好友都不敢邀请,活的太窝囊。
齐老板知道文施瑞这个儿子,文老板还是十分在乎的,所以他成亲还是来了。
婚礼当日,宋家各个小院张灯结彩,孟月乐身着红妆,眉眼含笑,羞涩又欢喜。
文家迎亲队伍抬着一顶精致的花轿,热热闹闹的到了宋家。文施瑞一身大红锦袍,胸戴红花,骑在高头大马上,意气风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