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滨海城市归来,北京的天空是熟悉的灰蓝色。没有立刻投入工作,苏恬享受了几天难得的清净。她推掉了几个不必要的商业邀约和媒体采访,周明虽然觉得有些可惜,但尊重她的选择。
“《求生》的热度正在风口上,你确定不多曝光一下?”周明在电话里确认。
“周哥,让子弹飞一会儿。”苏恬站在自家阳台上,给那几盆绿萝浇水,语气平和,“《浮屠》那个本子,需要沉下心来。现在吵吵嚷嚷地出去,反而会把刚找到的那点‘静气’弄没了。”
周明在那头沉默片刻,笑了:“行,你心里有数就好。那我帮你挡着,你就安心准备。不过,‘月娘’这个角色……你感觉怎么样?”
苏恬看着手中翠绿的叶片,沉吟道:“像海面下的暗流,看着平静,底下却藏着漩涡。比我想象的……更难捉摸。”
挂断电话,苏恬回到书房。厚重的剧本摊在桌上,旁边散落着她写满批注的便签和人物关系图。“月娘”这个名字,像一枚投入深潭的石子,在她心里漾开一圈圈复杂的涟漪。
她没有急着去背台词,而是开始做一些看似“不务正业”的准备。她找来了大量关于剧中时代背景的纪录片和历史书籍,不是为了考据,而是为了捕捉那个时代的气息——人们如何行走坐卧,如何行礼交谈,眼神里该有什么样的光。
她甚至去请教了一位研究古代礼仪的老师,学习那个时代侍女应有的步态和仪姿。如何敛衽,如何垂首,如何在不引人注意的角度,传递出细微的情绪。她对着镜子一遍遍练习,直到那低眉顺眼的姿态仿佛融入骨血。
在这个过程中,她发现自己下意识地用上了在《求生》里观察队友和环境的方法。观察历史资料中人物的微表情,揣摩他们平静外表下可能隐藏的思绪,就像她在码头上观察工头的神色来判断沟通的难易度。
这天下午,她约了夏小暖喝下午茶。地点选在一家隐蔽的茶馆。
夏小暖一到,就叽叽喳喳地说起《求生》播出后的反响。
“恬恬你看到热搜了吗?#苏恬团队定海神针#!大家都在夸你!”
“还有你和林舒那个信任挑战,好多人都看哭了!”
“程诺和阿金那个鸡飞狗跳的组合,快被网友做成表情包了!”
苏恬笑着听她分享,给她斟茶。暖烘烘的烟火气,将她从那个阴郁压抑的架空王朝暂时拉回人间。
“对了,”夏小暖凑近,压低声音,“你马上要进《浮屠》组了吧?我听说跟顾景琛搭档哎!紧张吗?
苏恬捻着茶杯,笑了笑:“紧张的是怎么演好‘月娘’,至于顾老师……”她顿了顿,想起以往的交集时对方那审视而深沉的目光,“他是很好的演员,和他对戏是学习的机会。”
她语气平静,听不出太多波澜。夏小暖仔细观察她的表情,没发现什么粉红泡泡,略感失望地撇撇嘴:“还以为能有点八卦呢。”
苏恬失笑,轻轻推了她一下:“收起你的八卦魂。说说你,接下来有什么安排?”
姐妹俩笑闹一阵,夏小暖突然正色道:“恬恬,我感觉你这次回来,有点不一样了。”
“哪里不一样?”
“说不上来,”夏小暖歪着头,“就是……好像什么事到了你这里,都能被理顺。你现在……嗯,更有力量了。”
苏恬微微一怔,随即莞尔。或许,那种力量感,正是在一次次破解困局、凝聚团队的过程中,悄然生长出来的。
送走夏小暖,苏恬没有直接回家。她戴着口罩和帽子,去了附近最大的图书馆历史文献区。她想找一些关于古代宫廷或大家族中,底层仆役生存状态的野史或笔记,试图从字里行间窥见“月娘”们真实的生存智慧。
在浩如烟海的书籍中翻阅,时间静静流淌。就在她专注之时,一个有些熟悉的身影在不远处的书架间一闪而过。
那人身材高大挺拔,穿着简单的深色毛衣和长裤,戴着黑色口罩,气质冷峻,与周围埋头书海的学生或学者格格不入。
顾景琛?
苏恬动作一顿,下意识地低下头,借着书架的掩护,用余光看去。
他似乎在寻找什么书,目光专注地扫过一排排书脊,偶尔抽出一本快速翻阅,那专注的侧影,与她在荧幕上和几次活动中见到的那个星光熠熠的影帝截然不同。此刻的他,更像一个严谨的学者,或者说……一个和她一样,在为某个角色做功课的同行。
他怎么会在这里?也是为《浮屠》做准备吗?苏恬记得,顾景琛饰演的“王爷”,戏份沉重,背景复杂,确实需要大量的案头工作。
她没有上前打招呼。在这种地方,保持距离是对彼此专注的尊重。她只是默默地看着他找到需要的书籍,然后走到阅读区一个僻静的角落坐下,很快便沉浸其中。
窗外的天光渐渐暗淡,阅读区的灯亮起,在他周身勾勒出一圈安静的光晕。苏恬收回目光,重新落在自己面前的古籍上。
一种微妙的感觉在心中滋生。她意识到,《浮屠》对于顾景琛而言,显然也不仅仅是一部戏。他对待角色的这份虔诚与认真,无形中让她对即将到来的合作,除了专业上的期待,更多了一丝难以言喻的郑重。
她轻轻呼出一口气,将注意力重新集中到“月娘”身上。
离开图书馆时,华灯初上。苏恬回头望了一眼那个依旧亮着灯的角落,然后转身融入夜色。
回到公寓,她打开电脑,开始整理今天的心得。文档里,“月娘”的形象似乎比之前清晰了一些。她不再仅仅是一个符号化的“暗棋”,而是一个在特定环境下,用尽所有智慧努力活下去,并试图守护些什么的、活生生的人。
周明发来信息,确认了三天后《浮屠》剧本围读的具体时间和地点。
苏恬回复后,放下手机。她走到窗边,看着楼下川流不息的车灯,如同一条流动的星河。
短暂的休整即将结束。她仿佛已经能闻到《浮屠》片场那混合着木材、涂料和紧张期待的特殊气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