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二章 疑云重重,信任危机
冰冷的露水浸透了单薄的衣衫,乱葬岗的阴风卷着腐朽的气息钻进鼻腔。林凡挣扎着从泥泞中站起,每动一下,被捆绑过的腕骨和遭冷水浸泡过的关节都传来刺骨的酸痛。劫后余生的庆幸只持续了短短一瞬,便被更深的警惕和疑虑取代。
对方没有杀他,这比直接杀了他更令人不安。这意味着他在对方眼中还有价值,或者,对方想通过他达到某种更复杂的目的。“为母报仇”的借口或许暂时保住了性命,但也可能将他拖入另一个未知的旋涡。
必须立刻回去!这里绝非久留之地。林凡辨认了一下方向,忍着浑身的疼痛和寒意,踉跄着朝临清县城的方向走去。夜色是最好的掩护,也隐藏着未知的危险。他不敢走大路,只能凭借记忆和微弱的星光,在田野和灌木丛中艰难穿行。
当黎明前最黑暗的时刻来临,林凡终于看到了临清县那模糊的城墙轮廓。他绕到熟悉的城南,找到那段相对低矮、早已探明的破损城墙,用尽最后力气翻了过去。落地时,他几乎虚脱,靠在冰冷的墙根下喘息了许久,才重新积聚起一点力气,朝着藏身的小院摸去。
小院依旧寂静,仿佛昨夜什么都没有发生。但林凡敏锐地察觉到,暗处警戒的气息比平时更加凝重。他按照约定好的暗号,轻轻叩响了院门。
门几乎是立刻被拉开一条缝,李统领那张冷峻的脸出现在门后,看到狼狈不堪的林凡,眼中闪过一丝惊讶,随即迅速将他拉了进去,反手闩上门。
“林公子,你……”李统领压低声音,语气带着询问。
“我没事。”林凡摆摆手,声音沙哑,“默娘呢?”
“我在。”默娘的声音从内室传来。她快步走出,身上还穿着便于行动的夜行衣,显然也是一夜未眠。看到林凡的模样,她的眉头立刻蹙紧,上前扶住他:“发生了什么事?我们接到眼线消息,说你昨夜离开画舫后并未直接回来,随后便失去了踪迹。”
林凡被扶进内室,灌下一碗热姜汤,感觉冻僵的身体才稍稍回暖。他深吸一口气,将昨夜被绑架、审问、以及最后被丢弃在乱葬岗的经过,原原本本地说了出来,包括他情急之下抛出的“为母报仇”的借口。
听完林凡的叙述,室内陷入一片沉寂。李统领脸色阴沉,默娘则垂眸沉思,手指无意识地在桌面上轻轻敲击着。
“对方的目标很明确,就是冲着你,或者说,冲着‘林凡’这个身份来的。”默娘终于开口,声音冷静得可怕,“他们知道你的底细,清楚你近期的行动。这说明我们的对手,比预想的更了解我们,或者说……我们的内部,可能并不像想象中那么干净。”
内部不干净?林凡心中一惊。默娘是在怀疑有内奸?还是指九王爷的阵营里也有对方的眼线?
“他们似乎更在意你接近安远侯府的动机,对漕运案反而没有表现出特别的兴趣。”默娘继续分析,“这有两种可能:一,他们与漕运案无关,只是安远侯府的敌对势力,担心你的出现会打破某种平衡;二,他们与漕运案有关,但‘青雀’和安远侯府这条线对他们至关重要,以至于他们必须优先确保这条线的安全。”
她抬起头,目光锐利地看向林凡:“你觉得,那些绑架你的人,像哪一路的?”
林凡仔细回想昨晚的细节:对方行事老练,手段狠辣但留有余地,审问时逻辑清晰,不像是江湖匪类,更像是……训练有素的私兵或某个权贵圈养的死士。“我觉得……他们不像太子党的人。”林凡犹豫着说出自己的感觉,“太子党若抓到我,应该会直接逼问九王爷或者账本的事。但他们似乎更聚焦于安远侯府本身。”
默娘眼中闪过一丝赞许:“和我的判断一致。那么,范围就缩小了。要么是安远侯府内部的某些人,比如那位视你为眼中钉的嫡母王氏及其家族;要么,就是与安远侯府有重大利害冲突、且对‘青雀’之事异常敏感的第三方势力。”
无论是哪种可能,都意味着林凡的处境更加危险。安远侯府不再是遥不可及的背景板,而是变成了风暴眼之一。
“那……文华雅集,我们还去吗?”林凡问出了最关键的问题。经过昨夜之事,计划是否要继续?
默娘没有丝毫犹豫:“去!必须去!对方越是阻止,越是说明我们找对了方向。安远侯府这条线,现在是揭开谜团的关键,也可能是我们破局的唯一希望。”
她站起身,走到窗边,望着窗外渐亮的天色,语气坚定:“不过,计划需要调整。对方已经注意到了你,原来的‘偶遇’和‘引荐’需要更加谨慎。我会让李统领加派人手,确保你的安全。同时,我们也要给对方制造一些‘惊喜’。”
她转过身,眼中闪烁着算计的光芒:“他们不是怀疑你‘为母报仇’吗?那我们就将计就计,把这出戏演得更真一些。或许,这能帮你更快地接触到安远侯府的核心秘密。”
林凡看着默娘那深不见底的眼神,心中明白,从这一刻起,他不再仅仅是一枚被动的棋子。昨夜的经历如同一场淬火,虽然凶险,却也让他更加清醒和坚定。他必须更主动地参与到这场博弈中,利用一切可以利用的机会,包括对方抛出的“为母报仇”这个看似陷阱的诱饵。
然而,安远侯府内部究竟是怎样的龙潭虎穴?那位冷漠的父亲,得知他这个“已死”的庶子不仅活着,还带着秘密归来时,又会作何反应?
新的危机,也是新的契机。林凡知道,通往真相的道路注定布满荆棘,而他,已无路可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