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晴那句“一起把日子过下去”落进暖风中,李嫂攥着菜团子的指节慢慢松开,眼里的怯意浸在午后的光里,漾出浅软的笑:“哎,谢谢苏晴妹子,谢谢大伙儿。”
小丫头抱着她的胳膊晃:“那阿姨能天天给我编小辫不?像村里阿婆编的那样,缀小野花的!”李嫂摸着她的发顶笑:“编,天天编,编最俏的辫儿。”
周婶把补好的锄头柄往地上顿了顿:“西边那间空柴房能住,我去抱两捆干稻草铺底,再垫层棉絮就暖了。”陈婶跟着起身:“我那儿有半匹旧粗布,缝个门帘挡风刚好。”
苏晴把荠菜干翻了面,抬头看日头偏了些:“先把这菜干晒透,等下我和周婶去菜畦看看萝卜苗——前天撒的籽,该冒芽了。”
小丫头立刻蹦起来:“我也去!我帮着拔草!”
菜畦在晒谷场西头,是林野早前清出的平整地,覆着松碎的土。刚走近,就见土缝里钻出星星点点的嫩白芽尖,顶着两瓣圆叶颤巍巍立着。“出得挺齐整。”周婶蹲下去碰了碰芽尖,“就是土有点干,得浇点水才长劲儿。”
苏晴往溪边望:“溪沟离这儿二十步,提水太费劲儿——等找根粗竹筒接水吧。”
身后忽然传来脚步声,林野扛着卷塑料水管走来,肩上搭着帆布包:“不用找竹筒,我囤货里有这个。”他展开水管,新塑料泛着浅光:“这是pE软水管,能直接接溪水引到菜畦,还有小水泵,不用人力压。”
周婶愣了愣:“这玩意儿也能囤着?”
“灾年里啥都有用。”林野蹲下去扒开芽边的枯草,从包里摸出个巴掌大的水泵,“装在溪里就能抽水,省力气。”
小丫头凑过去扒拉水泵:“这个能出水不?像以前的压水井那样?”
林野捏了捏她的脸:“比压水井省力,等下装好了你开开关。”
几人分头动手:林野把水泵固定在溪边石缝里,苏晴和周婶把水管铺到菜畦边,每隔两步压块石头固定;小丫头蹲在畦边,把芽尖旁的枯草捡得干干净净,嘴里念叨“小苗苗快长大”。
水泵开关按下时,细流顺着水管淌进土缝,湿土的腥气裹着嫩芽的青味漫开。周婶看着润透的菜畦,笑着叹:“有这东西,往后种菜省老力了。”
林野从包里摸出个油纸包:“这里头是红糖,给小丫头冲点糖水——囤货里还有不少。”
小丫头抱着纸包往晒谷场跑:“李嫂阿姨!我有糖水喝啦!”
等回到晒谷场,李嫂已经把柴房拾掇干净:旧布门帘挂在门框上,稻草铺底垫了棉絮,她正抱着娃把补丁被褥铺平整。见林野过来,她下意识站起,手还攥着被褥角:“林……林大哥。”
林野点点头:“往后缺啥就跟苏晴说,囤货里能找着的都有。”
傍晚灶边的烟火暖得发烫,李嫂跟着张嫂揉面——她手巧,面团揉得又软又匀,张嫂拍着她的手背夸:“你这手艺,往后咱的菜团子都交你捏。”灶膛里的松枝噼啪响,李嫂往锅里添了勺野菜碎,抬眼看见小丫头举着半块糖糕跑过来,忽然觉得这灾年的日子,像锅里的汤一样,慢慢熬出了暖香。
苏晴靠在门框边,看着林野往地窖搬荠菜干,听着灶边的笑闹声,指尖摸着他刚给的打火机(囤货里的备用款),忽然觉得这冰原上的安稳,比前世梦里的热粥还踏实。
风裹着夜凉掀动门帘,李嫂顺手掖好,往灶里添了根松枝:“今晚的菜汤够热,等下给林大哥也盛一碗。”
林野擦着手上的土笑:“明早我去后山转转,看看有没有新冒的蕨菜——囤的干菜够吃,但鲜菜更养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