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是罗布泊科考队唯一幸存的成员,其他人都被沙漠里的“沙民”带走了。
官方报告说我们遇到了沙尘暴,但我知道真相。
那些东西会模仿人类的声音,在风里敲门,引诱你走出帐篷。
昨晚,我又听见风声里有队员小张在哭喊:“队长,开门啊,我好冷……”
可小张的头颅,明明就放在我床头的标本箱里。
现在,敲门声就在我的卧室门外,和我听到的风中呜咽一模一样。
我叫陈军,是国家科学院西北生态研究所的研究员。这是我能想出的、最安全的自我介绍。真实的名字和单位或许能像一道护身符,把那个东西隔绝在理性的世界之外。至少,在不得不讲述那段经历时,我需要这层身份来包裹自己,防止自己在回忆的开端就彻底崩溃。
那是去年夏天,七月,罗布泊钾盐矿基地以西七十公里的无人区。我们一行五人,进行一项常规的荒漠植被科考。队伍里有老教授赵秉德,年轻力壮的博士李锐,负责后勤和向导的当地退伍兵王铁柱,还有刚毕业不久的姑娘,张婷婷,我们都叫她小张。我担任队长。
头几天一切正常。烈日,黄沙,连绵的雅丹地貌,白天酷热,夜晚干冷。除了壮阔到令人心悸的荒凉,并无特别。变故发生在第四天夜里。
那晚,原本晴朗的夜空毫无征兆地被厚重的云层覆盖,却没有雨,只有一种沉闷的、令人窒息的死寂。风开始吹,不是那种卷着沙粒抽打在帐篷上的风,而是一种低沉的、绵长的呜咽,贴着地面盘旋,像是无数冤魂在窃窃私语。
最先不对劲的是王铁柱。这个在沙漠里摸爬滚打十几年的汉子,脸色出奇地凝重。他反复检查着帐篷的固定钉,耳朵竖着,捕捉着风里的每一个音节。“陈队,”他压低声音,喉结滚动了一下,“这风声……不对。”
“怎么不对?”我问,心里也有些发毛。
“你仔细听,”他示意我安静,“里面有东西。”
我屏息凝神,起初只有纯粹的噪音,但渐渐地,在那片混沌的呜咽深处,我似乎真的听到了别的声音。像是指甲刮过岩石的细碎响动,又像是……某种压抑的、断断续续的啜泣。
“是风声扭曲的错觉吧?”李锐凑过来,试图用科学解释,“雅丹地貌风蚀严重,气流穿过那些孔洞,会产生各种怪声。”
王铁柱没反驳,只是摇了摇头,眼神里是一种我从未见过的恐惧:“罗布泊的老话,夜里听见风敲门,千万别应,也别看。那不是风。”
那时我只当是迷信。直到后半夜。
我被一泡尿憋醒,帐篷里其他人似乎都睡熟了,只有风声依旧,那呜咽声似乎更清晰了些。我摸向帐篷门帘的拉链,冰凉的金属触感让我一哆嗦。就在指尖碰到拉链头的瞬间,外面的风声骤然一变。
呜咽声凝聚了,收缩了,变成了一个清晰无比的声音,就贴在薄薄的门帘外面。
那是我母亲的声音。
苍老,疲惫,带着哭腔,一声声呼唤着我的小名:“军儿……军儿……开门啊……妈冷……外面好黑……”
一股寒气从我的尾椎骨猛地窜上天灵盖,全身的血液似乎都凝固了。我母亲远在千里之外的江南水乡,身体硬朗,怎么可能出现在这罗布泊的深夜?冷汗瞬间浸透了我的内衣。我想尖叫,想摇醒其他人,但喉咙像是被无形的手扼住,发不出任何声音。理智在疯狂呐喊这是假的,但那声音太真实了,每一个颤抖,每一次呼吸的间歇,都和我记忆中的母亲一模一样。
我死死捂住耳朵,蜷缩在睡袋里,浑身抖得像筛糠。不知过了多久,那呼唤声渐渐消散,重新化入了背景的风声中。我几乎虚脱,直到天边泛起鱼肚白,才敢昏昏沉沉地睡去。
第二天,我脸色惨白地把昨夜经历说出来,刻意省略了声音的具体内容。王铁柱的脸瞬间失去了血色,嘴唇哆嗦着:“是‘沙民’……它们找上门了……”老教授赵秉德皱着眉,斥责我们胡思乱想,李锐则再次搬出了一套声学原理。只有小张,这个活泼的姑娘,脸上第一次露出了恐惧,悄悄往我身边靠了靠。
队伍的气氛彻底变了。白天的考察心不在焉,每个人都盼着夜晚慢点来,又都对即将到来的夜晚充满了未知的恐惧。
第二个夜晚,风声更大了。那呜咽变成了嘈杂的絮语,仿佛有成百上千的人在外面低声交谈,内容模糊不清,却充满了恶意。我们五个人挤在一个大帐篷里,谁也不敢睡死。
凌晨时分,最可怕的事情发生了。
风声里,响起了敲门声。
“咚……咚……咚……”
缓慢,沉重,带着某种湿漉漉的质感,清晰地敲打在帐篷的帆布上。不是风吹动杂物撞击的声音,那就是人手——或者某种类似人手的东西——在敲门。
与此同时,赵教授猛地坐直了身体,眼睛瞪得滚圆,死死地盯着门帘方向。他的嘴唇翕动着,喃喃自语:“老师……是您吗?您……您怎么来了?那项目……那项目不是我的错……”
他的眼神涣散,像是被催眠了一样,摇摇晃晃地就要站起来去开门。
“按住他!”王铁柱低吼一声,和我一起扑上去,死死把赵教授按在地上。老教授力气大得惊人,一边挣扎一边嘶吼:“放开我!老师叫我!他就在外面!他拿着当年的报告!”
李锐也反应过来,帮忙压制。小张则吓得缩在角落,无声地流泪。
赵教授的挣扎持续了几分钟,最终力竭昏了过去。门外的敲门声和那所谓的“老师”的呼唤声(我们其他人听不到具体内容),也渐渐消失了。
帐篷里死一般寂静,只剩下我们粗重的喘息声。没人说话,一种巨大的、冰冷的恐惧扼住了每个人的喉咙。王铁柱瘫坐在地上,眼神空洞地重复着:“没用的……被它们盯上……标记了……就逃不掉了……”
第三天,我们决定提前结束考察,立刻返回。赵教授醒来后,对昨晚的事毫无记忆,只是精神萎靡,眼神躲闪。归途的气氛压抑到极点,死亡的阴影笼罩在每个人心头。
然而,罗布泊仿佛变成了一个巨大的迷宫,我们携带的GpS设备全部失灵,指针疯狂旋转。更可怕的是,我们在一片相对平坦的沙地上,发现了一连串脚印。那不是人的脚印,也不是任何已知的沙漠动物。它们扭曲、怪异,带着非自然的勾爪痕迹,绕着我们的营地,一圈又一圈。
王铁柱看到那些脚印,彻底崩溃了。他跪在地上,双手抱头,发出野兽般的嚎哭。
当晚,我们甚至不敢扎营,所有人挤在越野车里过夜。车窗紧闭,但那种被窥视的感觉无处不在,粘稠得让人窒息。
风声如期而至。这一次,它没有模仿任何人,而是直接开始“说话”。无数个声音混杂在一起,有男有女,有老有少,用各种恶毒的语言诅咒我们,描述着我们的死状,诉说着沙漠深处的秘密和痛苦。它们知道我们的名字,知道我们过去的经历,甚至知道我们内心最深的恐惧和秘密。
李锐,这个坚定的无神论者,第一个疯了。他捂着头,疯狂地撞击车窗,嘶吼着:“闭嘴!闭嘴!你们都是假的!幻觉!”然后,他猛地推开车门,冲进了外面漆黑的、充满窃窃私语的风沙里。
我们甚至来不及阻止,他的身影就被黑暗吞没了,只有一声短促到极致的惨叫被风声扯碎。
车里剩下的人,魂飞魄散。
第二天,我们在车外几十米处找到了李锐。他蜷缩在地上,眼睛瞪得几乎裂开,脸上凝固着极致的恐惧。身上没有任何伤口,但整个人像是被抽干了所有水分和灵魂。
我们草草掩埋了李锐。赵教授彻底痴傻了,嘴里不停地念叨着乱七八糟的公式和道歉。小张紧紧抓着我的胳膊,指甲几乎掐进我的肉里,她是除了我之外,唯一还保持着一丝清醒的人。
王铁柱开着车,像一具行尸走肉,盲目地在无际的荒漠里奔驰。燃油即将耗尽。
最后一个夜晚。没有风。
死寂。比任何噪音都可怕的死寂。
我们停在一条干涸的古河道旁,连发动机都熄了火。黑暗中,只有四个人的呼吸声,和心脏擂鼓般的跳动。
然后,我听到了。
帐篷外——不,这一次,声音直接出现在我的脑海里,或者,就响在耳边——是小张的声音。
甜美,带着哭腔,充满了无助和恐惧。
“陈队……陈军哥哥……救救我……我好冷……它们在扯我的衣服……它们……啊!”
那声音逼真得让我浑身一颤,几乎要脱口而出回应她。我猛地转头,借助微弱的星光,看到小张就坐在我旁边的驾驶座上,她同样听到了!她脸色惨白,惊恐地看着我,嘴唇哆嗦着,用口型对我说:“别……别答应……”
我死死咬住嘴唇,尝到了血腥味。
但那声音没有停止,反而更加凄厉,开始描述起各种不堪入目的、正在发生的凌辱和折磨。细节栩栩如生,仿佛就发生在我眼前。我感到一股邪火从小腹升起,混杂着愤怒、恐惧和一种难以言喻的冲动。
“它们……它们把手伸进……啊!陈军哥哥!开门啊!我知道你在里面!求求你!开门!”
“砰!砰!砰!”
沉重的敲门声,不再是敲打帆布,而是直接敲击在车窗玻璃上!整个车身都在震动。
我旁边的赵教授忽然嘿嘿地笑了起来,手伸向了门把手。
“不!”我和小张同时扑过去阻止。
就在这时,敲门声和哭喊声戛然而止。
世界重归死寂。
我和小张喘着粗气,惊魂未定。赵教授歪着头,又陷入了痴呆状态。
王铁柱却突然动了。他缓缓转过头,看着我和小张,脸上露出一个极其怪异、完全不属于他的笑容,声音变得尖细扭曲:
“它们进不来……得有人……从里面开……”
话音未落,他猛地抽出了随身携带的猎刀!
“铁柱!”我惊骇欲绝。
寒光一闪!
目标是——小张!
一切发生得太快。我甚至没看清过程,只听到一声短促的闷响,和液体喷溅的声音。
小张难以置信地睁大了眼睛,喉咙里发出“咯咯”的声响,温热的液体喷溅在我的脸上。她软软地倒了下去。
王铁柱保持着挥刀的姿势,脸上的怪笑消失了,取而代之的是一种茫然,他低头看了看自己沾满鲜血的手,又看了看我,喉咙里发出“嗬嗬”的声音,然后猛地调转刀尖,捅进了自己的心脏。
我呆呆地坐在那里,脸上沾着小张温热的血,看着眼前瞬间发生的两具尸体,大脑一片空白。
赵教授依旧在傻笑,对身边的地狱毫无反应。
天,终于亮了。
搜救队是根据我们最后发出的、断断续续的求救信号大致方位,找到了几乎油尽灯枯的我和已经疯癫的赵教授。王铁柱和小张的尸体,还有之前失踪的李锐的简易坟墓,都被找到了。
官方的调查报告结论是,我们遭遇了罕见的极端沙尘暴和强磁场干扰,导致精神失常,产生集体幻觉,最终引发悲剧性的自相残杀和意外死亡。赵教授被送进了精神病院,不久后也离世了。
我作为唯一的幸存者和“清醒者”,接受了漫长的心理评估和治疗。他们告诉我,我经历的都是极端压力下的幻觉和记忆错乱。
我多么希望那是真的。
但我藏起来了一样东西。一个在清理遗物时,我鬼使神差留下的小张的个人物品——一个她用来装矿物样本的小小的、密封的透明标本盒。里面,不是矿石。
是小张的头颅。
不是真实的、血淋淋的头颅。那太惊世骇俗,我也无法做到。那是一个极其逼真的、微缩的雕塑,或者……某种我无法理解的造物。它被完美地封装在那个透明的盒子里,只有拳头大小。
小张的表情凝固在死亡前的那一刻,双眼圆睁,瞳孔里是纯粹的恐惧和一丝未散尽的祈求,嘴角还残留着一点点干涸的血迹。每一个细节,每一根发丝,都栩栩如生,仿佛下一秒就会动起来。
我把它带回了家,藏在床头的抽屉深处。我知道这很变态,很危险。但我需要它。我需要这个物证来提醒自己,罗布泊里发生的一切不是我的疯病,那些在风里敲门的东西,是真实存在的。
出院后,我搬了家,换了城市,试图开始新的生活。但罗布泊的阴影从未远离。我害怕刮风的夜晚,害怕任何突然的敲门声。
直到昨天晚上。
夜很深了,窗外下着淅淅沥沥的小雨,一切都很平静。我躺在床上,睡意朦胧。
然后,我听到了。
起初很微弱,混杂在雨声里,像是错觉。
但渐渐地,它清晰起来。
是风声。不,不完全是风。是那种熟悉的、贴着地面盘旋的呜咽。
在那呜咽深处,一个声音分离出来,由远及近,越来越清晰,越来越凄厉。
是小张的声音。和她在罗布泊最后一个夜晚,在车外风里发出的声音,一模一样。
带着刻骨的寒冷和无助的哭腔,一声声,呼唤着:
“队长……陈军哥哥……开门啊……我好冷……外面好黑……真的好黑啊……”
“你为什么不救我……为什么……”
“开门……让我进去……求求你……”
我的身体瞬间僵硬,血液冻结。冷汗像无数条冰冷的虫子,从每一个毛孔里钻出来。
我猛地扭头,看向床头的抽屉。
那个标本盒,静静地躺在那里。透过透明的盒壁,我能看到小张那张凝固着恐惧的微缩脸庞。
就在这时——
“咚……咚……咚……”
敲门声响起。
沉重,缓慢,带着某种湿漉漉的质感。不是敲在帐篷上,也不是敲在车窗上。
就在我的卧室门外。
一下,又一下。坚持不懈。伴随着风中那持续不断的、小张的哭泣和哀求。
我蜷缩在床上,用被子死死蒙住头,浑身抖得像秋风中的落叶。喉咙被恐惧扼住,发不出任何声音。理智告诉我这是幻觉,是创伤后应激障碍,是窗外风雨声的扭曲!
可是……可是那敲门声太真实了!那呜咽声太熟悉了!
它们来了。
它们找到我了。
它们不再满足于在罗布泊的风沙里模仿。
它们……登门入室了。
“咚……咚……咚……”
敲门声还在继续,固执地,带着一种猫捉老鼠般的戏谑。
风里的哭声越来越近,几乎就贴在了我卧室的门板上。
“陈军哥哥……开门啊……”
我死死地盯着那扇门,木质的花纹在黑暗中扭曲成无数恶毒的鬼脸。
床头的标本盒里,那小张的微缩头颅,那双凝固着恐惧的眼睛,在透过窗帘缝隙的微弱月光下,似乎……轻轻地转动了一下,视线空洞地,投向了我。
“咚!”
最后一声敲门,沉重得让门框都发出了呻吟。
然后,一切声音都消失了。
风声,雨声,哭泣声,敲门声。
死一样的寂静,包裹了整个房间,沉重得让人窒息。
我维持着蜷缩的姿势,不知过了多久,一分钟?一小时?冷汗浸透了睡衣,粘腻地贴在皮肤上。
它们……走了吗?
我颤抖着,极其缓慢地,极其缓慢地,从被子里探出一点点视线,望向那扇门。
门,纹丝不动。门把手,安然无恙。
一丝虚脱般的侥幸,混合着巨大的后怕,涌上心头。也许……也许真的只是幻觉?只是我太害怕了……
我深深地、颤抖地吸了一口气,试图平复那颗快要跳出胸腔的心脏。
就在这口气吸到一半的时候——
“嗤……”
一声极轻极轻的、带着湿气的摩擦声,从门缝底下传来。
像是……某种沾满沙粒和黏液的东西,正小心翼翼地、一点一点地……挤进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