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币升值的宏观压力与“三角债”的微观困扰,如同两股交织的寒流,持续考验着长三角制造企业的韧性。贸易通联盟在宝总、李李、范新华等人的合力应对下,凭借“精益生产”的内功修炼、金融工具的避险尝试以及人情练达的债务化解,如同一位功底深厚的老师傅,在风浪中勉力稳住了下盘。然而,危机总在意想不到的角落出现,而转机,也往往藏匿于最寻常的市井烟火之中。
这日傍晚,进贤路玲子的小店内,气氛一如往常般温煦。临近打烊,只有三两熟客还在就着小菜喝点老酒。玲子正在灶台前收拾,准备给自己做碗葱油拌面当宵夜。这时,店门被猛地推开,一个中年男人风风火火地闯了进来,脸上写满了焦灼与疲惫,正是贸易通联盟成员、一家专做外贸针织衫的“盈秀服饰”老板孙老板。他是店里的老主顾,平日里还算从容,今日却像是热锅上的蚂蚁。
“玲子老板娘,快,给我下碗大排面,饿煞了!”孙老板一屁股坐在靠墙的老位置,摘下眼镜,用力揉着眉心,唉声叹气。
玲子麻利地下面,顺口问道:“孙老板,今朝哪能嘎晚?面色勿大好,碰着啥烦心事了?”
这一问,像是打开了孙老板的话匣子。他重重一拍大腿,声音带着沙哑和愤懑:“哎哟!玲子,真是触霉头!我厂里那个专门做外贸业务的张经理,你晓得的,蛮能干的那个,昨天突然提交辞职报告,讲也不讲,直接跑到竞争对手那里去了!留下一堆烂摊子!现在手上有三张中东客人的紧急订单,下个月就要交货,信用证都开过来了!款式复杂,数量又大,现在连个懂行的人去跟单的人都寻不到!新招人哪里来得及?培养生手更是不可能!这批货要是交不出来,不光要赔违约金,信誉也塌掉了,以后中东这条线就算断了!我真是……我真是急得要跳黄浦江了!”
孙老板越说越激动,眼圈都有些发红。小店里的其他食客也投来同情的目光。外贸行业,核心业务骨干突然离职,带走客户资源和操作流程,对中小企业的打击往往是致命的。
玲子安静地听着,没有过多安慰,只是把一碗热气腾腾、盖着厚实大排的面条端到他面前,又加了个荷包蛋。“先吃点东西,肚皮饱了再动脑筋。天无绝人之路,总归有办法的。”
孙老板胡乱扒了几口面,依旧是食不知味,愁云惨淡。玲子一边擦着桌子,一边貌似无意地搭话:“孙老板,你需要的这个人,一定要年纪轻、会讲洋文、用电脑吗?主要还是要把订单跟牢,把质量管好,按时把货发出去,对伐?”
孙老板叹气道:“唉,玲子,道理是这么讲。但现在年轻人,有点本事的都想去大公司,眼光高。老实肯做的,又没经验。最要紧是马上要能顶上去,熟悉流程,最好还能跟船公司、报关行打打交道。这种人,一时三刻哪里去寻?”
玲子若有所思地点点头,没再说什么,只是默默给他添了点茶。
孙老板匆匆吃完面,付了钱,又唉声叹气地走了,背影消失在进贤路昏黄的灯光里。
谁也想不到,这件看似与玲子小店毫不相干的烦心事,却被她悄悄记在了心里。
第二天下午,小店还没到晚市,玲子却罕见地出了门。她提着个保温桶,穿街过巷,来到了离进贤路不远的一处老式里弄。敲开一户人家门,开门的是一位头发花白、但身板硬朗、眼神清亮的老者,约莫六十来岁年纪。
“董师傅,中饭吃过啦?我烧了点腌笃鲜,拿点给你尝尝。”玲子笑着把保温桶递过去。
“哎呦,玲子,你又客气啥!快进来坐!”董师傅是玲子的老邻居,以前是上海一家大型国营纺织进出口公司的老外贸员,做了一辈子纺织品出口业务,从接单、跟单、验货、租船订舱到报关退税,门儿清。后来国企改制,他提前退休,在家含饴弄孙,偶尔帮街坊邻居看看外贸单据,日子过得清闲。
玲子坐下闲聊,家常里短之后,好似不经意地提起:“董师傅,你晓得的,现在外面不少小厂子做外贸,生意难做。我听说有家厂,外贸经理突然跑掉了,留下一堆中东的订单不晓得怎么办,老板急煞了。你说,现在像你这样的老师傅,还愿意出来帮帮忙吗?”
董师傅喝了口茶,笑了笑:“玲子,我老了,不比年轻人。不过,要是真有人需要,帮帮忙指点一下,还是可以的。做生不如做熟,外贸这套流程,都在我脑子里。”
玲子心中有了数,又闲话几句便起身告辞。
第三天一早,就在孙老板在厂里对着堆积如山的样品和单证一筹莫展、几乎要绝望的时候,玲子领着一个精神矍铄的老者,出现在了他的办公室门口。
“孙老板,这位是董师傅,我以前的老邻居,做了一辈子纺织品出口,经验丰富得很。我跟他讲了讲你厂里的情况,他讲可以过来看看,能不能帮上点忙。”玲子介绍道。
孙老板将信将疑,但出于礼貌,还是请董师傅坐下,把情况大致说了一遍。董师傅听完,也不多话,拿起那几份中东客户的订单和信用证副本,戴上老花镜,仔细看了起来。又看了看工艺单和样品,问了几个关于面料克重、染色牢度、包装细节的问题,个个切中要害。
看完后,董师傅放下单据,语气沉稳地说:“孙老板,这几个单子,交期是紧,但工艺不算顶复杂。关键是跟紧面辅料进度,盯牢生产质量,特别是中东客人对尺寸和印花要求高,验货要仔细。船期要早点定,斋月前要到港。信用证条款我看过了,没什么软条款,单据做好就行。问题不大。”
他几句话,就把关键点和风险都点透了。孙老板一听,就知道遇到了真正的行家,顿时如同抓住了救命稻草,激动地握住董师傅的手:“董师傅!您真是救命菩萨!请您一定帮帮我!待遇好商量!”
董师傅摆摆手:“待遇不谈,先帮侬把订单做掉再说。”
就这样,董师傅临危受命,连正式的聘用合同都没签,第二天就开始上班。他没有坐在办公室里发号施令,而是直接下到车间,跟老师傅沟通工艺难点,督促采购员紧盯面辅料进度,亲自打电话给熟悉的船运公司敲定舱位,手把手教厂里新来的小姑娘如何制作一套清晰规范的外贸单据。他不用电脑,所有的流程、联系人电话都记在一个厚厚的、边角磨损的笔记本上,但效率奇高。那种老外贸员的沉稳、专业和人脉,让全厂上下顿时有了主心骨。
结果出乎所有人的意料。不仅那三张紧急订单全部按时、按质、按量顺利出运,董师傅还凭借他过去与中东客商打交道的经验,在验货时指出了几个容易被忽略的细节问题,避免了可能的索赔。更让孙老板惊喜的是,董师傅在业务往来中,偶然联系上了一位多年前有过合作、如今在迪拜生意做得很大的老客户,凭借其专业和信誉,竟然为“盈秀服饰”带来了一张试探性的小额外加订单,虽然量不大,却打开了一扇新的窗户。
孙老板喜出望外,不仅奉上丰厚的酬金,还亲自跑到玲子小店,千恩万谢:“玲子老板娘!你真是我的贵人!董师傅太结棍了!帮了我大忙!你这小店,真是藏龙卧虎啊!”
消息很快传到了宝总那里。宝总正在为联盟内一些企业面临的人才青黄不接问题而思索,闻听此事,眼前豁然开朗。他立刻召集团队开会。
“各位,盈秀服饰的例子,给了我们一个重要的启示!”宝总目光敏锐,“我们之前把太多注意力放在吸引和培养年轻人上,却忽略了一个巨大的‘人才富矿’——就是那些已经从正式岗位上退休、或者因体制变化而离开原单位,但身体硬朗、经验丰富、人脉深厚的老法师、老师傅、老管理人员!”
他越说越兴奋:“这些人,可能不熟悉最前沿的互联网工具,但他们身上沉淀了几十年的行业知识、技术诀窍、管理经验和人情关系,是花钱都买不来的宝贵财富!他们就像散落在民间的‘活化石’、‘宝藏’!现在很多中小企业面临的技术难题、管理瓶颈、业务开拓困难,说不定在这些老师傅那里,就是一句话、一个点拨的事情!”
“我决定,”宝总斩钉截铁地宣布,“贸易通联盟立刻启动‘银发人才库’项目!由小闲牵头,市场部配合,尽快开发一个线上平台和线下联络机制,广泛征集、筛选、认证一批符合条件的退休专家、老师傅。按行业、专业领域分类,建立档案。为联盟内有需求的成员企业,提供短期的、项目制的技术咨询、管理顾问、业务指导等服务。模式可以灵活多样,按天、按项目、按效果付费均可。我们要把这些‘沉淀资产’激活,变废为宝,实现‘银发智慧’与产业需求的精准对接!”
这项提议得到了一致赞同。很快,贸易通平台的显着位置,出现了“银发人才库”的招募入口。项目一经推出,反响出乎意料的热烈。不仅有很多像董师傅这样的退休人员踊跃报名,一些成员企业也纷纷提出需求。一位退休的八级钳工,帮助一家小厂解决了长期困扰的设备精度问题;一位原国企的财务总监,为一家家族企业梳理了混乱的账目,建立了内控制度;一位资深的质量管理专家,帮助一家食品企业通过了严格的出口认证……
玲子无意中的一个牵线,竟催生了一个盘活社会智力资源、助力中小企业发展的创新模式。宝总在一次内部总结会上感慨道:“真是高手在民间。我们常常眼睛向外,去寻找所谓的高精尖人才,却忘了身边这些历经沧桑、底蕴深厚的‘银发智慧’。玲子这个小店,不单是吃饭的地方,更是一个信息枢纽、一个人才集散地、一个充满烟火气的智慧宝库。”
这日晚上,宝总处理完公务,信步又来到了进贤路玲子的小店。店里客人不多,菱红和芳妹正在收拾桌椅,玲子在厨房里忙碌。见到宝总,菱红和芳妹交换了一个眼神,笑着招呼:“阿宝哥,来啦?今朝想吃点啥?玲子阿姐在里头烧糖醋小排,老香的!”
宝总笑着在老位置坐下:“好呀,就来份糖醋小排,加碗米饭,再弄个青菜。”
“好嘞!”芳妹应声去了后厨。
菱红一边给宝总倒茶,一边悄声笑道:“阿宝哥,你是不晓得,前两天孙老板送来一面大红锦旗,把玲子阿姐夸得像朵花一样。玲子阿姐表面上讲‘有啥好谢的’,心里厢不晓得多少开心来!伊就是这种人,帮了人家忙,自家比人家还开心。”
宝总点点头:“玲子心肠好,大家都晓得。”
菱红凑近了些,声音压得更低,带着几分感慨:“阿宝哥,玲子阿姐这个人,看起来泼辣,心思最细,也最长情。你看伊,对店里老客人的口味记得清清爽爽,对街坊邻居能帮就帮。对有些人……”她顿了顿,意有所指地看了宝总一眼,“更是几十年如一日,放在心里厢,从来不会讲出来。有些事体,有些人,伊一辈子都不会忘记的。”
芳妹端着菜过来,听到半句,也接口道:“是呀,阿宝哥。玲子阿姐经常讲,做人做事,凭良心。伊觉得对的事体,对的人,就会一直放在心上。别看伊平时勿声勿响,心里厢,明镜似的。”
宝总听着两个小姑娘一唱一和、看似闲聊实则意有所指的话,心里明白她们在说什么。他想起多年前在夜东京的点点滴滴,想起玲子这些年默默的支持,想起她店里永远给他留着的靠窗位子,想起她看他时那深藏眼底、不易察觉的温柔与牵挂。他如何能不懂?只是,世事变迁,心境已非少年时。有些情愫,如同陈年老酒,珍藏愈久,味道愈醇,却也愈难轻易开启。
他没有接话,只是拿起筷子,夹了一块糖醋小排,细细品尝,然后微微一笑,轻声说了一句看似不相干的话:“小排烧得真透,味道交关好。” 笑容里,有感激,有理解,也有一种复杂的、无法言明的怅惘和回避。
菱红和芳妹对视一眼,知道话已点到,便不再多言,笑着去忙别的了。
宝总独自吃着饭,店里昏黄的灯光笼罩着他。他想起了很多事,很多人。他想起了玲子的好,也想起了汪明珠的明艳,李李的神秘,以及那些在岁月长河中渐行渐远的身影。他忽然想起不知在哪里看过的话:我们这一生最遗憾的事情之一,就是把我们最糟糕的一面留给了最亲近的人。他又想:等你获得真正属于你的幸福之后,你就会明白以前的伤痛其实是一种财富。可是,幸福在哪里?我不知道将去何方,但我已经在路上。
忠诚的意义在于我们不应该忘记爱过的每一个人。玲子的情意,他未曾忘,只是……有时候世界虽然是假的,但并不缺少真心对待我们的人。这份真心,他珍惜,却不知如何安放。我们一路奋战,不是为了能改变世界,而是为了不让世界改变我们。或许,保持内心的真诚与善良,就是对所有真心最好的回报。我们来到世界上,都是孤独的旅行,即使身边有人相伴,最终也会各奔东西。缘起缘灭,聚散离合,本是常态。
我爬的越高,眼前的风景便越发迷人。然而,站得越高,也越发感到孤独与责任重大。许多的爱不用说,用心感受;许多的情不用听,用时间证明。或许,有些情意,无需言明,默默存于心中,彼此知晓,便是最好的结局。
他吃完最后一口饭,放下筷子。玲子从厨房出来,递给他一杯热茶,脸上是平常的笑容:“味道还可以吗?”
“蛮好,谢谢。”宝总接过茶,语气温和。
两人相视一笑,许多未尽之言,都融在这寻常的烟火气里。窗外,月色朦胧,进贤路安静祥和。小店之内,温情流淌。有些故事,还在继续;有些心情,且待时光。玲子的荐才之举,化解了企业的急忧,也悄然拨动了某人心中那根柔软的弦。而这世间,正是由这无数微小的善意与隐秘的情愫,交织而成,绵延不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