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他深知皇太极扩张之心,且见众人如此踊跃,便暂未开口。
皇太极目光扫过一众请战的子侄兄弟,最终落在了礼亲王代善身上。
代善资历最老,性格沉稳,且在自己登基过程中给予了关键支持,在宗室中威望甚高。
此次东征,既要确保胜利,也要平衡各方,更需要一个能镇得住场面的主帅。
“二哥,”皇太极开口,语气中带着尊重与托付,“东征朝鲜,关系我大清日后国运,非勇猛即可克全功。
朕思来想去,唯有二哥你,老成持重,威望素着,可当此任。
朕意已决,命你为征东大将军,统帅大军,阿巴泰、硕托等为辅,务必一举底定朝鲜,使其永为我大清藩属,不得再有反复!”
代善见皇太极点将,且赋予如此重任,心中亦是一凛,但更多的是被信任的激荡。
他出列,沉稳应道:“皇上信重,老臣敢不竭尽全力!定当犁庭扫穴,扬我国威于三韩之地,使朝鲜上下,皆知大清天命所归!”
“好!有二哥此言,朕无忧矣!”皇太极满意点头,“具体出兵方略,由兵部会同礼亲王详议,务求周密!”
退朝之后,豫亲王府。
多铎屏退左右,脸上带着几分不解和些许不满,对前来寻他的多尔衮道:“你方才在殿上为何阻拦我?此刻正是我辈建功立业的好时机!”
多尔衮看着自己这个勇猛有余、思虑不足的弟弟,叹了口气,压低声音道:“十五弟!你怎地还是如此急躁?
那大夏情况未明,能让明廷节节败退,岂是易与之辈?你当洪承畴等人真是酒囊饭袋吗?”
多铎不以为然:“哥,你太过小心了!明廷腐朽,军备废弛,不过是仗着城高池深苟延残喘。
我大清铁骑野战无敌,就算那大夏有些门道,在草原之上,难道还能胜过我八旗精锐与蒙古诸部联军?”
“战场之事,瞬息万变,岂可轻敌?”多尔衮神色严肃,“我原本是想劝你推脱此刻事,可你……唉,既然已在朝堂领了旨,再推辞便是公然抗旨,驳的不仅是皇上的面子,更是整个朝廷的决议。
如今木已成舟,你此去漠南,务必万分小心!林丹汗反复无常,夏军深浅不知。
记住,皇太极对你我兄弟,从未真正放心过,此次你若能顺利招抚林丹汗,震慑夏军,自然是大功一件。
可一旦损兵折将,让他抓住把柄,你我日后处境将更为艰难!你明白其中的利害吗?”
多铎虽性子烈,但并非完全不懂政治,听兄长剖析至此,也收敛了之前的狂傲,郑重地点了点头:“哥,我明白了,你放心,此次前去,我定会小心行事,以招抚为主,谨慎用兵,绝不会授人以柄,定会全师而还!”
大草滩边境,大夏军驻地。
林胜武正在向张令和曹变蛟传达最新的命令。
“张令,曹变蛟,大王令谕已下,着我兵部即刻开始筹备对蒙古诸部落可能采取的军事行动,各部需提前做好准备。
然,大王与我兵部亦深知,我大夏目前骑兵力量实为短板。
因此,决议如下:从明军降卒及张总兵麾下骑兵预备队,紧急再组建一个骑兵协!如此一来,我大夏在北部边境可集结的骑兵,将达到一万五千之众!”
他顿了顿,继续道:“此新编之协,暂不设参将职,这一万五千骑兵,将一分为二,分别由张总兵,和曹参将你二位直接指挥!
所需之兵甲、马匹、粮秣,朝廷将会力保障,陆续送达此地。”
张令和曹变蛟对视一眼,均看到对方眼中的振奋,扩编骑兵,这无疑是大战将起的明确信号。
林胜武走到地图前,手指划过:“后续作战方略也已初步拟定:待我大夏完全平定陕西,兵部正式行文之后,曹参将所部,将配合第四镇步军,由甘肃方向突入草原;
而张总兵所部,则配合第一镇精锐,由宁夏方向出击,两路并进!
故而,在此期间,你们二位的首要任务,便是全力整训,使新编入的骑兵尽快融入,熟悉号令,提升骑战技艺与协同作战能力,务必使这一万五千铁骑,成为我大夏的锋利马刀!”
张令和曹变蛟齐齐抱拳,:“末将遵命!定不负大王与林尚书重托!”
汉中府衙。
张行正在听取新任汉中知府李玉横的汇报,他轻轻叩着桌面,沉吟道:“多事之秋啊……原本以为,面临困境的林丹汗,只有同我大夏交易这一条路可走。
没想到,清廷的动作也不慢,居然直接找上了额哲。”
他摇了摇头,对此结果并不满意。
随后他将思绪拉回眼前,问道:“李知府,进军陕西在即,粮草筹备如何了?”
李玉横显然早有准备,从容答道:“回大王,得益于近几个月源源不断的转运与就地筹措,目前囤积于汉中及各前沿要地的粮草,完全足以支撑今明两年陕西战事所需以及占领后的民生安抚之用。
况且,此前按照大王吩咐,抄没那些罪大恶极的贪官污吏、劣迹士绅、地方恶霸所得之钱粮,尚未完全计入此数,库存犹有余裕。”
张行满意地点点头:“好!做得不错。待拿下陕西,这陕西巡抚的重担,就要交给你了。
陕西连年大旱,民生凋敝,匪患未靖,百废待兴。你这个巡抚,担子可不轻啊!”
李玉横感受到信任与压力,深深一揖:“微臣蒙大王信重,必当弹精竭虑,抚慰百姓,恢复生产,稳定地方,绝不负大王期许!”
各方势力都在紧锣密鼓地布局,战争的阴云愈发浓重,山雨欲来风满楼。
八月十四日,鄠县(今陕西户县)城头,硝烟弥漫,断壁残垣随处可见。
曾经被左光先寄予厚望、耗费半年苦心经营的高垒深沟,在夏军雷霆般的炮火下,如同纸糊的玩具般不堪一击。
“左总兵!挡不住了!快撤吧!再不撤就全交代在这里了!”一名浑身浴血的参将拽着左光先的胳膊,声音嘶哑地吼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