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景仁见状,颇感遗憾地表示,原本还打算饭后能带何贵好好逛逛西安城的夜景,如今看来时间紧迫了。
同来的几位四川士子也连声道可惜。
何贵则敏锐地注意到晚上十点这个时间点,好奇地询问大夏难道没有宵禁吗?
刘景仁解释道,“我大夏确实废除了前明的宵禁制度,因此各地夜市繁荣,夜间生活颇为热闹,除禁止喧哗滋事外,并无特殊限制,正因如此,校场此次的夜间禁令才显得不同寻常。”
张择端想了下道,“或许是因为我们现在住宿的校场本是军事重地,官兵虽暂时移驻城外,但场内仍存有大量军械物资,为了安全起见,才临时施行出入管制?”
刘景仁听完,目光不由得再次投向校场深处那些划着红线的区域,看到木棚下覆盖着油布的隐约轮廓,顿时恍然,点头称是。
半个时辰后,众人在城中接连找了好几家酒楼饭馆,发现家家都是宾客盈门,座无虚席,显然都是前来应试的士子及其亲友。
好不容易,他们才寻得一家名为天都酒楼的尚有空位,连忙进去坐下。
酒楼之内,人声鼎沸,几乎每一张桌子都围坐着与何贵他们类似的士子,空气中弥漫着饭菜香气、茶香,以及一种无形的、紧张而又兴奋的期待感。
跑堂的伙计端着托盘在桌椅间灵活穿梭,高声唱喏,与士子们的议论声、酒杯碰撞声交织成一曲繁华的市井交响。
何贵看着眼前摩肩接踵的景象,不禁感叹其热闹程度。
看着何贵的感叹,张择端道,“何兄,这还只是吏员考试,若遇上正式的科举选拔,场面只会更加火爆!”
而何贵第一次置身于如此热闹且几乎全是读书人的场合,于是他小心翼翼地坐在凳子上,目光略带新奇地扫视着周围。
几人坐下后,请客的刘景仁点了几样价格适中的招牌菜和一壶当地产的浊酒。
他见何贵有些拘谨,便主动为他斟上一杯茶,笑道:“何兄,放松些,这西安城如今百业待兴,风气开放,不比河南。
你看这满堂士子,十有八九都是来应试的,大家目的相同,正好借此机会交流切磋。”
张择端也附和道:“刘兄说的是,何兄,既来之,则安之,听听他人议论,或许对此后的考试大有裨益。”
何贵点了点头,努力让自己适应这喧闹的环境。
他注意到,邻桌几位士子正在激烈争论一道关于均田令下,如何处理原有地主佃户关系的律法案例,双方引经据典,各执一词,争得面红耳赤。
另一桌则铺开了纸笔,似乎在演算一道复杂的粮仓储粮周转问题。
这种专注于经世致用的讨论风气,让他真切感受到了大夏与明朝的迥异之处。
就在此时,只听酒楼中央,一位掌柜打扮的中年富商提高了嗓音,向满堂宾客朗声说道:“诸位先生,欢迎光临天都酒楼!诸位才俊的到来,真令小店蓬荜生辉。
为表谢意,本店特地从四川成都学堂请来了一位王先生,稍后将为诸位分析过往吏员考试的题型与应答技巧,预祝各位明日都能金榜题名,小店也正好沾沾各位的喜气!”
掌柜的话音刚落,酒楼内便响起了一阵兴奋的议论声和期待的掌声。
何贵听闻,精神为之一振,心中对这顿晚饭更是充满了期待,不仅是为了果腹,更是为了这难得的学习机会。
他深吸一口气,将注意力集中起来,准备聆听这位远道而来的王先生会带来怎样的真知灼见,同时也对这座在新朝治理下焕发出勃勃生机的西安古城,有了更深的感触。
不多时,酒楼中央那位自称姓赵的掌柜再次提高了嗓门,压下了满堂的嘈杂:“诸位静一静,静一静!下面有请成都学堂的王文渊先生,为大家析讲往年科举考试之常见题型与应答要领!
王先生曾在四川教育厅协助整理过考卷,经验丰富,大家欢迎!”
掌声和期待的目光立刻汇聚到一位走上临时搭设的小台子的青衫中年文士身上。
这位王先生面容清癯,目光有神,他从容地向四周拱了拱手,也不多废话,直接切入主题。
“诸位学子,今日相逢便是有缘,老朽不才,就根据川中历年吏考之情形,略谈一二,希望能对诸位明日应试有所启发。
首先,须知大夏取士,首重务实二字,故而,经义文章、诗词歌赋,一概不考,所考者,无非律、农、算、文四科,外加些许时政策论。”
他顿了顿,继续说道:“律法一科,非是考你背诵法条,而是考察运用之能,常见题型,乃是给出一个民间纠纷案例,譬如田界争执、债务纠纷、婚姻析产等,让你判断是非,简述处理原则。
切记,作答时需条理清晰,援引律条不必原文照搬,但需点明依据何在,重在情理法兼顾。”
台下众人纷纷点头,有人已经开始快速记录。
何贵也凝神细听,这与他过去所学的春秋决狱那种玄奥的经义解释完全不同,更贴近民间实际。
“农政之考,范围颇广,或问某种作物之习性、种植时令;
或考水利设施之维护、小型陂塘修筑之估算;
或涉及劝课农桑、推广新式农具之策。有时,甚至会给出某地气候水土简况,让你建议适宜种植何种作物,并简述理由。
此科需平日留心农事,多看《农政简编》一类书籍,知晓大夏鼓励之农策,如兴修水利、推广番薯玉米等高产作物等。”
王先生接着讲到算术,“算术之要,在于精准与快捷,考题多为《九章》所载之实际应用,如计算不规则田亩面积、分配赋役、计算粮谷折算、工程土方、商户盈亏等。
题目本身计算并不繁难,但需细心,单位换算切勿出错,老朽建议,作答时最好先在草稿纸上列明算式,复核无误后再誊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