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值班在岗情况核实。我怀疑他们存在脱岗、甚至在岗不尽责,比如值班打牌等情况。
除了接警记录,其他地方,关大队,建国同志,这方面你们督察是行家。”
督察的关劲松沉吟道:
“我们可以利用夜间或周末,他们警惕性较低的时候,由李局长您以分局领导查岗的名义,直接进行突击检查,
又或者我们的人暗中跟随录像取证。这样更直接,但也风险更高。”
李南点点头:
“两种方式都可以考虑,作为备选。我们先拿到接处警证据,如果证据确凿,突击检查就顺理成章。”
“第三,”
李南继续道,
“案件台账和财务核查。我怀疑他们可能存在‘假案’凑数,或者罚款不开票、私设小金库等问题。荣哥,杜队,这方面你们经验丰富。”
荣志强开口道:
“查账和案件台账,需要更充分的理由和手续,容易暴露。建议作为第二步。如果接处警问题坐实,
我们可以借此为由头,扩大调查范围,顺理成章地封存他们的所有台账和账目进行审计。”
杜江表示同意:
“荣哥说得对。目前还是应该集中火力,攻其一点,最容易突破的就是接处警这个环节。这是他们的命门,每天都会发生,难以完全掩盖。”
李南认真听着大家的意见,不断在笔记本上记录和完善方案。他并没有因为自己是领导而独断专行,而是充分尊重和听取每个人的专业意见。
“大家分析得很有道理。”
李南总结道,
“那么现阶段,我们就集中力量,主攻接处警记录和秘密取证其值班状况。具体操作如下:”
他开始部署,思路清晰,考虑周全:
“1. 由我协调分局办公室,向各所下发一个关于‘全市接处警系统软硬件巡检升级’的虚假通知,要求各所配合市局信通处技术人员工作。
徐晶晶同志负责扮演技术人员,在约定时间前往九孔桥所机房,完成数据拷贝。杜队,你经验丰富,
负责在外围策应徐晶晶,确保她的安全和任务完成。”
徐晶晶和杜江同时点头:
“明白!”
“2. 关科长,建国同志,你们负责研究制定一套外部取证的方案,包括时间选择、人员分工、取证重点、意外情况预案等,
做好准备,随时待命。”
“好的!”
关劲松和伍建国应道。
“3. 荣哥,你经验最丰富,负责对所有获取的材料进行初步审阅和分析,找出其中的逻辑漏洞和破绽,
为我们下一步行动提供方向。”
“没问题,交给我。”
荣志沉稳地答应。
“4. 所有行动,单线联系,绝对保密。遇到特殊情况先跟我联系,除了我们六个人和唐局,不得向任何第七人透露。”
众人神色凛然,都知道此事非同小可。
“大家还有什么补充意见吗?”
李南最后问道。伍建国想了想,说:
“李局长,我补充一点。除了技术手段,人的因素也很重要。九孔桥所内部,不可能铁板一块,
肯定有对秦伟民不满或者被边缘化的民警辅警。是否可以考虑,在适当的时候,秘密接触一两个可靠的内部人,
从内部获取信息?当然,这需要极其谨慎,必须绝对可靠。”
李南赞许地看了伍建国一眼:
“建国同志这个建议很好!这件事我来想办法。分局这边,我已经初步接触了一位副局长,态度比较正面。
派出所内部的人选,需要时机,不能贸然行动。”
他又看向众人:
“各位还有什么问题?”
见大家都表示没有疑问,李南举起茶杯,目光扫过每一张坚毅的面孔:
“各位,这次任务艰巨,风险不小。我代表定城分局,也代表唐局,感谢各位的鼎力支持!
我们就以茶代酒,预祝行动顺利,早日揭开盖子,还定城分局一个清朗的环境!”
“是!”
五人低声应道,纷纷举起茶杯。清茶虽淡,却仿佛带着千钧之力。一场针对九孔桥派出所的秘密调查,
就在这茶香袅袅的包厢里,悄然拉开了序幕。李南作为核心指挥者,展现出了与他年龄不符的沉稳、缜密和善于纳谏的领导能力,
初步赢得了这支精锐小队的信服。就在李南领导的秘密调查小组紧锣密鼓地开始实施计划的同时,
一场覆盖整个临海省政法系统的人事调整风暴,正式通过官方渠道对外公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