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祝》项目启动会的会议室里,岳川正拿着一根激光笔,在投影幕上指点江山。
幕布上是他画的q版人设——祝英台梳着男儿辫,手里却藏着朵小野花;梁山伯戴着方巾,看书时总偷偷瞟英台,活像两只互相试探的小鹿。
“这就是咱要拍的《梁祝》,”岳川敲了敲幕布,语气里带着点小得意,“不是打仗,不玩特效,就讲俩读书人谈恋爱,最后化成蝴蝶飞走的故事。”
底下坐着的投资方代表们面面相觑。为首的王总皱着眉,手里转着钢笔:“岳老师,不是我泼冷水啊……俩男的(前期英台女扮男装)在书院里腻腻歪歪,最后还变虫子,这观众能买账吗?咱们之前的红色题材多火,不如趁热打铁再拍个《刘胡兰》?”
旁边立刻有人附和:“就是啊,爱情片嘛,要么拍霸道总裁爱上我,要么搞点三角恋撕逼,这‘化蝶’也太玄乎了,不像咱龙国的风格。”
岳川差点被气笑。他忘了,这个世界的文娱断层太严重,别说《梁祝》了,连“古典爱情悲剧”的概念都快成了稀有物种。人们习惯了直白的爽剧,对这种藏着含蓄与遗憾的故事,天然带着陌生感。
“王总,您觉得《绒花》为什么火?”岳川没直接反驳,反而抛出个问题,“因为它讲了‘牺牲’,这是人性里共通的东西。《梁祝》也一样,它讲的是‘遗憾’,是‘求而不得’,这玩意儿,古今中外谁没经历过?”
他拿起桌上的茶杯,往两个杯子里倒水:“你看,这水就像规矩,一个是男,一个是女,按规矩不能混。但祝英台偏要把水倒在一起,这就是反抗。最后水洒了,化成蒸汽飞走,变成蝴蝶,这叫浪漫,懂不?”
夏晚晴坐在旁边,忍着笑帮腔:“我觉得挺好。龙国的爱情故事总不能只有‘你爱我我爱你’,加点风骨,加点遗憾,才更像回事。再说了,岳川写情歌的本事你们还没见识过?光那首《同桌的你》,就比多少爱情片的台词动人。”
夏晚晴的话像颗定心丸,有几个投资方开始动摇,小声议论:“夏天后都站台了,应该差不了……”“化蝶听起来是挺新鲜的,说不定能成爆款。”
但王总还是摇头:“风险太大。我听说辉煌影视那边也在筹备爱情片,是当红流量主演的《校园甜宠日记》,投资五个亿,咱这《梁祝》跟人家撞档期,怕是讨不到好。”
岳川心里冷笑。又是辉煌影视的残余势力在捣鬼。他们不敢再碰红色题材,就想在爱情片领域把自己摁死,用流量和资本堆出的“甜宠”,来狙击这种扎根传统文化的故事。
“王总要是怕,现在撤资还来得及。”岳川靠在椅背上,语气懒洋洋的,“但我得说句实话,甜宠像可乐,喝着爽,喝完就忘;《梁祝》像茶,得慢慢品,品完了嘴里还留着味儿。您觉得观众会一直只喝可乐吗?”
这话戳中了不少人的心思。有个做文艺片发行的老板突然举手:“我投!岳老师,不管别人怎么样,这《梁祝》我包了南方的发行,赔了算我的!”
会议室里顿时热闹起来,一半人表态支持,一半人还在犹豫。王总脸色难看,却也没敢把话说死,只说“再考虑考虑”。
散会后,夏晚晴戳了戳岳川的胳膊:“行啊你,三言两语就搞定一半投资方。不过,你真打算让我演祝英台?我可从没扮过男装。”
“就得你演,”岳川笑得狡黠,“你平时怼人的时候,那股子英气,跟祝英台一模一样。再说了,你穿男装肯定好看,到时候粉丝得疯。”
他突然从包里掏出一叠乐谱:“这是我写的《梁祝》主题曲,你先练练。”
夏晚晴接过来,只见标题写着《化蝶》,歌词简单却缠绵:
“碧草青青花盛开,
彩蝶双双久徘徊,
千古传颂深深爱,
山伯永恋祝英台。
同窗共读整三载,
促膝并肩两无猜,
十八相送情切切,
谁知一别在楼台。
楼台一别恨如海,
泪染双翅身化彩蝶,
翩翩花丛来,
历尽磨难真情在,
天长地久不分开……”
“旋律真好听。”夏晚晴轻轻哼着,眼里闪过一丝惊艳,“但这‘化蝶’的桥段,会不会有人觉得太假?毕竟是现实题材的爱情故事。”
“假?”岳川摇摇头,“爱情到了极致,本来就带点疯魔。你想想,祝英台跳进坟里的时候,得有多绝望又多勇敢?化成蝴蝶,是老百姓不忍心让他们就这么没了,给故事加了层念想,这叫‘艺术的温柔’。”
正说着,周曼拿着手机跑过来,脸色有点难看:“刚收到消息,王总出去就给媒体放风,说《梁祝》是‘岳川江郎才尽的胡编乱造’,还说‘背离龙国传统价值观’。”
“传统价值观?”岳川气笑了,“他知道啥叫传统?怕是连‘父母之命媒妁之言’的压迫都不懂,就敢说这话。”
他点开手机,翻出自己刚注册的社交账号,发了条动态:“《梁祝》不是胡编,是老祖宗藏在故事里的浪漫。明天开始,每天给大家讲一段‘梁祝小传’,看看这对蝴蝶,能不能飞到你们心里。”
配图是他画的梁山伯与祝英台在书院读书的插画,英台偷偷把花塞进山伯的书里,山伯浑然不觉,看得夏晚晴都笑了:“你这画功,不去开漫画展可惜了。”
当天晚上,“梁祝小传”就火了。岳川写的第一回“英台乔装赴书院”,把祝英台剪辫子时的纠结、装男装时的别扭写得活灵活现,网友们在评论区刷屏:
“这祝英台也太可爱了吧!”
“我居然有点期待俩‘男生’怎么谈恋爱了……”
“王总怕不是酸葡萄心理?这故事比甜宠剧带感多了!”
王总的抹黑不仅没起作用,反而帮《梁祝》刷了波热度。有历史学者主动联系岳川:“岳老师,您这故事里的书院制度,跟史料记载的南宋书院高度吻合啊!您是不是研究过?”
岳川心里咯噔一下,暗道幸好没瞎编。他笑着回复:“略懂一点,回头还得请您指导。”
第二天,岳川带着夏晚晴去了趟国家图书馆,查阅关于古代书院和服饰的资料。夏晚晴穿着简单的白t恤,蹲在书架前翻书,阳光透过窗户洒在她头发上,像镀了层金边。
“你看这张,”她举着一张古代女子男装图,“祝英台当年大概就是这样吧?束着发,穿着襕衫,还挺英气。”
岳川凑过去看,突然心跳漏了一拍——画上的女子眉眼弯弯,竟和夏晚晴有几分神似。他赶紧移开目光,假装研究别的:“那个……主题曲的旋律,我打算加段小提琴,拉起来像蝴蝶飞的感觉。”
“小提琴?”夏晚晴挑眉,“中西结合?有点意思。不过,你不怕有人说‘不伦不类’?”
“怕啥?”岳川中二地挥了挥手,“好东西就该拿来用。蝴蝶飞起来,还分东方西方吗?”
图书馆的安静角落里,两人凑在一起讨论着旋律和剧情,像极了《梁祝》里同窗共读的场景。岳川知道,《梁祝》的路不会比《二丫》好走,旧势力的质疑、市场的陌生感,都是要跨过的坎。
但他看着手里的资料,突然觉得底气十足。那些藏在故纸堆里的故事,那些被断层掩盖的浪漫,就像等着破茧的蝴蝶,只要给它们一点光,就能飞得又高又远。
明天,就要开始选梁山伯的演员了。岳川摸了摸下巴,心里已经有了几个人选——得找个眼神干净、带着点书呆子气的,这样和夏晚晴的“英气”才搭。
至于王总和辉煌影视的那些小动作?岳川笑了笑。等《梁祝》的旋律响起来,等蝴蝶飞满银幕,他们就知道,什么叫真正的“势不可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