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娜递来的儿童舞台剧合作方案还带着油墨香,夏晚晴指尖划过“艺术指导”的字样,吉他弦上的枫树叶轻轻晃动。
方案里规划了欧洲十座城市的巡演路线,要求舞台剧保留广播剧的核心剧情,同时增加现场互动环节,让小观众能参与到剧情中。
岳川翻开方案,脑海里浮现出前世“沉浸式儿童舞台剧”的爆款逻辑——以小观众参与感为核心,用真实场景还原+即时互动打破舞台与观众的界限,让孩子从“看剧”变成“入剧”。
“没问题!”他兴奋地抬起头来,眼中闪烁着光芒,仿佛已经看到了这部舞台剧成功上演后的辉煌场景,“那么我们这部舞台剧就叫做《小枫的叶痕奇遇记》吧!它将延续广播剧中那充满魅力的‘四季主线’情节,并在此基础之上增添一个别开生面的‘小观众助手’环节。
这个环节将会让每一场演出都变得与众不同——我们会邀请三名可爱的孩子们登上舞台,他们将各自化身为‘槐叶收集者’‘拓印小助手’以及‘木梳打磨师’这三个角色,全力协助故事中的主角顺利完成各项艰巨任务哦!
而对于音乐方面呢,则由才华横溢的夏晚晴全权负责啦!她需要精心编排所有的曲目,特别是要将那些原本只存在于广播剧中的美妙插曲巧妙地改造成适合舞台表演的版本。
此外呀,在互动环节当中还得加上一段精彩绝伦的‘跟唱教学’才行呢!至于拍摄舞台剧宣传短片嘛,那就交给经验老到的林野去操办咯!
他一定会利用好排练时的各种有趣花絮以及咱们这座美丽迷人的小镇实地景色,制作出一部引人入胜的宣传片来吸引更多人的关注哟!最后还有舞台布景部分,就交由心灵手巧的凌薇来大显身手吧!
她要用自己独特的创意和精湛技艺,通过使用可灵活移动的手绘展板完美呈现出枫香工坊、槐叶枕小屋等场景,再配上逼真的迷你槐叶、精致的拓印板这些道具,保证能给观众带来身临其境般的视觉享受啊!
当然啦,现场音效的调试工作也不能马虎,所以这项重要使命就交托给技术高超的陆哲啦!当小观众们登台的时候,他必须确保能够准确无误地触发与之相对应的各类大自然声音以及恰到好处的音乐片段呢!”
这话看似是对接舞台剧需求的临场构思,实则复刻前世纪童舞台剧的成熟框架——他清楚记得前世某儿童舞台剧如何通过“观众参与+真实道具”让孩子沉浸其中,这些细节将直接套用在项目中。
夏晚晴立刻拿出乐谱本:“我把《童笔绘乡》改编成合唱版。”
她笔尖飞快,“互动环节设计‘乡韵小课堂’,教小观众唱简单的中文歌词‘枫香树,槐叶飘’,再用英文翻译,让孩子边学边玩;
还会在剧情高潮部分,加入全场大合唱,让小观众拿着提前准备的树叶道具,跟着节奏摇晃。”
她还计划在每场演出结束后,设置“音乐签名会”,用吉他弹唱小观众点的插曲片段,“这样既能让舞台剧更有互动性,又能拉近和小观众的距离”——这既坚守了她音乐人的核心职能,又让音乐成为舞台剧的“互动引擎”,不是“背景配乐”,而是驱动孩子参与的关键。
岳川坐在排练厅的角落,修改舞台剧剧本。他在“槐叶收集者”环节,设计了简单的台词互动:“小助手,请问这片槐叶是绿色的吗?”
让上台的孩子能轻松回应;在“拓印小助手”环节,加入真实的拓印动作指导,确保孩子能安全完成任务。
“星娱要是做儿童舞台剧,肯定会找明星主演,设计复杂的剧情和特效,”他对着剧本说,“咱们就要这种简单、真实的互动,让孩子能轻松参与,感受快乐。”
林野扛着相机,在排练厅和小镇之间奔波。他拍小演员(村里的孩子和欧洲华裔童星)排练的瞬间:小枫的扮演者忘词时的腼腆笑容,张大爷的扮演者(当地话剧演员)耐心指导孩子走位;
拍凌薇搭建舞台布景的过程,手绘展板从草图到成品的变化;拍夏晚晴教小观众唱插曲的片段,孩子们跟着哼唱的认真模样。
“宣传短片要突出‘童真’,”他对着镜头说,“不用精修画面,孩子脸上的汗水、道具上的小瑕疵,都是最真实的亮点。”
凌薇在排练厅搭建舞台布景,她用轻质木板做手绘展板,枫香树的枝桠上挂着真实的干枯枫树叶,槐叶枕小屋的窗户上贴着孩子们的手绘作品。
“舞台道具要‘可触摸’,”她对着工作人员说,“小观众上台时,能亲手拿起迷你槐叶、拓印板,感受真实的质感;星娱的舞台道具肯定是塑料仿制品,华丽却冰冷,哪有这种带着温度的手工道具。”
她还在舞台边缘,设置了“树叶信箱”,小观众可以写下自己的愿望,演出结束后,由小演员念出。
陆哲调试现场声效,他把之前收录的小镇声效和舞台剧音乐混合,小观众扮演“槐叶收集者”时,响起槐叶沙沙声;扮演“拓印小助手”时,触发拓印的敲打声。
“我还在声效里加了‘童声彩蛋’,”他对着耳机说,“小观众完成任务时,会听到夏晚晴用双语说‘你做得太棒了’,增加孩子的成就感。”
周曼对接巡演的剧院和票务,她推出“亲子套票+舞台剧周边”套餐,周边包括迷你树叶道具、小枫徽章、拓印体验包,让家长和孩子能带着“叶痕记忆”回家。
“咱们要让巡演不仅是一场演出,更是一次亲子文化体验,”她对着团队说,“比如演出结束后,设置‘道具体验区’,让孩子亲手试试舞台上的拓印板、迷你木梳。”
排练过程中,小演员们的互动充满了童趣。村里的小女孩(小枫扮演者)教欧洲华裔童星说中文“槐叶”,对方学得磕磕绊绊,引得全场大笑;夏晚晴带着小演员们练唱插曲,孩子们跑调的童声混在一起,却格外动人。
有次排练“枫香工坊”的场景,小演员不小心打翻了迷你木梳,张大爷的扮演者没有生气,反而笑着说:“没关系,咱们一起捡起来,就像在村里一样。”
可就在巡演即将启动时,周曼接到消息:星娱也推出了“同款儿童舞台剧”,邀请流量童星主演,舞台布景用豪华的LEd大屏,互动环节是“明星签名合影”,票价是主角团队的三倍。
“他们的舞台剧里,小观众只能远远看着明星,根本没有真实互动,”周曼翻着星娱的宣传稿,“有家长吐槽,孩子看完演出,只记得明星的脸,根本不知道剧情讲了什么。”
对比之下,岳川团队的舞台剧未演先火。欧洲各地的剧院门票预售量持续攀升,家长们纷纷留言:“这种能让孩子参与的舞台剧,才是真正的儿童剧”“想带着孩子体验拓印、收集槐叶,感受乡土的快乐”。
夏晚晴的舞台剧主题曲提前在欧洲儿童频道播出,很快成为热门儿歌,小观众们在社交媒体上分享自己学唱的视频。
舞台剧首演当天,欧洲某儿童剧院座无虚席。小观众们拿着树叶道具,兴奋地等待演出开始。
当小枫的扮演者走上舞台,唱起《童笔绘乡》时,全场小观众跟着拍手唱;互动环节,被邀请上台的孩子认真地完成任务,台下的小观众们纷纷为他们加油。
夏晚晴坐在舞台旁的乐队席里,抱着吉他,根据小观众的反应即兴调整旋律,琴声混着孩子们的笑声,格外治愈。
岳川坐在观众席的后排,看着眼前的一切,突然想起最初在古枫村写的第一首儿童诗。他拿出笔记本,开始构思舞台剧的续集,想把巡演中收集到的小观众故事写进去,让小枫的奇遇继续在欧洲的舞台上上演。
这时,安娜的助理匆匆走来,递上一份文件:“岳先生,欧洲儿童艺术节的组委会发来邀请,想让《小枫的叶痕奇遇记》作为艺术节的开幕演出,还希望你们团队能在艺术节上举办‘叶痕乡土文化工作坊’,教孩子们做拓印、唱乡韵儿歌。”
岳川接过文件,抬头看向舞台,小枫的扮演者正和小观众们一起合唱,阳光透过剧院的窗户,落在舞台上的枫树叶道具上,泛着温暖的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