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梦书屋 通过搜索各大小说站为您自动抓取各类小说的最快更新供您阅读!

李傕、郭汜的两路试探性进攻,不仅没能撼动洛阳分毫,反而被函谷关的铜墙铁壁和吕布的迎头痛击震得自己骨断筋折。

消息传回渑池大营,董卓的暴怒几乎将中军大帐的顶棚掀翻,但在这暴怒之下,一丝不易察觉的惊惧也开始如毒蛇般噬咬他的内心。

洛阳,这块他本以为可以轻易吞下的肥肉,竟然如此难啃!

开弓没有回头箭。损兵折将之后若就此龟缩,不仅凉州盟友会彻底离心,军中那些新附的流寇只怕也会立刻作鸟兽散,甚至反噬其身。

他必须打,必须打一场更大的胜仗,用鲜血和胜利来重新稳固他摇摇欲坠的权威。

“不能再等了!全军压上!咱家要亲提大军,踏平函谷关,生擒丁原老儿!”

董卓如同一头被彻底激怒的疯熊,在帐内咆哮,唾沫星子几乎喷到李儒脸上,

“还有吕布!咱家倒要看看,是他的方天画戟硬,还是咱家的西凉铁骑多!”

李儒心中叫苦不迭,此刻主力决战,实非上策。

军心因前次失利受挫,粮草因孙坚袭扰后方而供应不稳,凉州方向态度暧昧……但他知道,此刻任何劝谏都可能招来杀身之祸。

他只能顺着董卓的话,小心翼翼地道:“岳父息怒,全军压上自是应当。然,函谷关险要,强攻损失必大。

或可……效仿郭汜,再遣一偏师,绕道崤山,佯攻洛阳,牵制吕布,使其不能全力支援函谷关。

岳父则亲率主力,猛攻函谷,使丁原首尾难顾……”

“就依你!”董卓不耐烦地挥手,“让张济去!再给他五千人,走南路,给咱家狠狠打!咱家亲率八万大军,明日拂晓,进攻函谷关!此战,有进无退!”

就在董卓下定决心,准备倾巢而出,做困兽之搏的同时,洛阳嘉德殿内,一场关于如何应对的决策也在进行。

刘辩看着地图上标注的敌我态势,眉头微蹙。王韧带来的最新情报显示,董卓大军异动频繁,显然不甘失败,要发动更大规模的进攻。

“陛下,董卓新败,却急于再战,乃是狗急跳墙之举。”陈宫分析道,“其军心已不如初时稳固,粮草亦显疲态。然,其兵力仍数倍于我,若集中全力猛攻一点,譬如函谷关,丁建阳压力必然巨大。”

曹操亦在一旁,他如今深受信任,常参与机要,此刻拱手道:“陛下,函谷关虽险,然久守必失。且据报,董卓很可能再次分兵迂回,袭扰洛阳,牵制温侯。若温侯被牵制,函谷关独力难支,危矣。”

刘辩点了点头,他来自现代,深知单纯防守的被动。最好的防御是进攻,至少,是积极的防御,要掌握战场主动权。他手指点着地图上函谷关与洛阳之间的广阔西郊地域,沉声道:“我们不能等着董卓来打。函谷关要守,但不能只守。奉先的翊军,也不能只等着敌人来攻洛阳。”

他抬起头,眼中闪烁着决断的光芒:“朕意,命丁建阳依旧固守函谷关,凭借关险,消耗、迟滞董卓主力。同时,命奉先率翊军主力前出,不是被动应战,而是主动寻找战机,与丁建阳形成犄角之势!若董卓分兵迂回,则奉先可迎头痛击;若董卓全力攻关,奉先则可寻机袭扰其侧翼,甚至断其粮道!要让董卓首尾难顾!”

这是一个大胆的计划,将吕布这支战略预备队主动投入战场,与函谷关守军进行协同作战。风险在于,吕布若前出,洛阳防御会相对空虚;但收益在于,可以化被动为主动,极大缓解函谷关的压力,甚至可能抓住董卓的破绽,给予重创。

陈宫略一沉吟,便明白了皇帝的意图,赞道:“陛下此策,实为高瞻远瞩!如此,可尽展我军机动之长,制敌于关前旷野!”

曹操也眼中一亮,补充道:“还可命洛阳令属下巡防兵及乡勇,多设疑兵,广布旌旗于城西,虚张声势,使张济疑惧,不敢轻易深入,亦可为温侯侧翼掩护。”

“好!就这么办!”刘辩断然道,“立刻传旨丁原、吕布!将朕的意图告知他们,望他们精诚协作,共破国贼!”

圣旨很快分别送到了函谷关和翊军大营。

丁原接到旨意,看着上面要求他固守消耗,并与吕布协同作战的命令,花白的眉毛动了动,脸上看不出什么表情,只是对传旨宦官沉声道:“老臣遵旨,必不负陛下重托。”

他心中清楚,这既是信任,也是考验。

守住函谷关,他依然是国之柱石;若守不住……他看了一眼关外连绵的西凉军营,握紧了拳头。

而在翊军大营,吕布接到让他主动前出寻机歼敌的圣旨,则是大喜过望!

“哈哈哈!陛下知我!陛下知我啊!”吕布兴奋地挥舞着圣旨,对麾下众将道,

“整日在这大营操练,某家早就腻了!终于可以真刀真枪跟董卓老贼干一场了!

陛下让我们和丁建阳那老儿……嗯,和丁将军协同作战,好!

我们就打出个样子给陛下看看!也让丁建阳知道,某家吕奉先,不是只会守营的!”

张辽较为持重,提醒道:“温侯,陛下让我们前出寻机,并非浪战。需与函谷关丁将军保持联络,谨慎行事。”

“文远放心!”吕布大手一挥,“某家晓得轻重!点齐兵马,留五千人守营,其余全部随某家出征!目标,函谷关西侧旷野,寻找董卓晦气!”

翌日拂晓,如同预料的那样,董卓亲率八万大军,如同黑色的潮水,涌向函谷关,展开了前所未有的猛烈进攻。

箭矢如同飞蝗般遮天蔽日,巨大的抛石机将百斤重的石块砸向关墙,发出震耳欲聋的轰鸣。

西凉兵在督战队的驱赶下,扛着云梯,如同蚂蚁般密密麻麻地冲向关墙,喊杀声、惨叫声、兵刃碰撞声汇聚成一曲血腥的交响乐。

丁原站在关楼,面色凝重,指挥若定。他充分利用关险,命令守军依托工事,节节抵抗。

滚木礌石、沸油金汁,毫不吝惜地倾泻而下。关墙上下,瞬间变成了血肉磨坊,每时每刻都有生命在消逝。

战况极其惨烈,函谷关如同暴风雨中的礁石,承受着一波又一波疯狂的冲击。

几乎在同一时间,张济率领的五千偏师,也沿着崎岖的南路,试图绕过主战场,偷袭洛阳侧后。

他们刚刚走出山区,进入相对平坦的地带,就撞上了严阵以待的吕布翊军!

吕布根本没有固守待援,他直接率领近两万翊军精锐,主动迎了上来,在距离函谷关约二十里的一片开阔原野上,摆开了决战的架势!

“温侯,张济军已出山口,正在列阵!”斥候飞马来报。

吕布骑在骏马上,极目远眺,看到远处张济军正在匆忙整队,他嘴角勾起一抹残酷的冷笑:“好!传令!骑兵两翼展开,步兵中军压上!弓弩手前置!趁其立足未稳,给某家冲垮他们!”

“呜——呜——呜——”低沉的号角声在原野上回荡。

翊军阵中,令旗挥动,训练有素的军队迅速变阵。

张辽率领骑兵如同两柄弯刀,向张济军侧翼包抄而去。

高顺率领的陷阵营则迈着沉重的步伐,如同移动的城墙,向敌军中央稳步推进。

弓弩手在盾牌的保护下,向前移动,准备进行覆盖射击。

张济没想到吕布竟然敢主动前出这么远来迎战,更没想到对方动作如此之快!

他的部队刚从山区出来,队形尚未完全展开,就遭遇如此凌厉的攻势,顿时有些慌乱。

“不要乱!结阵!长枪兵向前!弓弩手还击!”张济声嘶力竭地大吼,试图稳住阵脚。

不过,吕布根本不给对方喘息之机!

“杀!”他本人更是如同一道红色的闪电,一马当先,直接脱离了中军,带着数百最精锐的亲卫骑兵,如同一支离弦的利箭,径直插向了张济的中军帅旗所在!

“挡我者死!”吕布怒吼,方天画戟化作一片死亡风暴,所过之处,人仰马翻,血肉横飞!

没有任何西凉兵将能挡住他哪怕一合!他就像一尊无敌的战神,硬生生在密集的敌阵中撕开了一条血路,直取张济!

张济远远看到吕布如同杀神般冲来,吓得魂飞魄散,他可是亲眼见过郭汜被一戟劈成重伤的惨状!

他哪里还敢接战?慌忙命令亲兵上前阻拦,自己则拔马向后退去。

主将怯战后退,对士气的打击是致命的。

本就阵型不稳的西凉军,见到帅旗后退,又见吕布如此悍勇,顿时军心大乱。

就在这时,张辽率领的翊军骑兵已经完成了对张济军侧翼的包抄,如同铁锤般狠狠砸了下来!

而高顺的陷阵营也如同碾压的巨轮,撞入了混乱的敌阵中央。

屠杀!一面倒的屠杀!

西凉军彻底崩溃了,士兵们丢盔弃甲,四散奔逃,只恨爹娘少生了两条腿。

张济在亲兵拼死保护下,狼狈不堪地向山区逃窜,连帅旗都顾不上了。

吕布率军一路追杀,斩首无数,一直追到山口,方才勒住马缰。

此战,张济五千偏师,被斩首超过三千,俘虏近千,几乎全军覆没,仅有张济带着寥寥数百残兵逃入山中。

迅速解决了张济偏师后,吕布毫不停留,立刻按照预定计划,率领得胜之师,转向西北,直扑正在猛攻函谷关的董卓主力侧后!

而此时,函谷关前的战斗已经进入了白热化。

董卓不顾伤亡,驱赶着士兵一波接一波地猛攻,关墙上多处出现了险情,守军伤亡也在急剧增加。

丁原亲自持刀在第一线搏杀,须发皆张,浑身浴血,已然杀红了眼。

就在这关键时刻,董卓军的侧后方,突然响起了震天的喊杀声和急促的马蹄声!

一面巨大的“吕”字帅旗和“温侯”旌旗,出现在地平线上,并且以极快的速度向着董卓的后军席卷而来!

“报——!将军!不好了!吕布!吕布率军从侧后杀来了!”传令兵连滚爬爬地冲到正在督战的董卓面前,声音带着哭腔。

“什么?!”董卓又惊又怒,猛地扭头望去,果然看到那杆让他恨之入骨又隐隐畏惧的“吕”字大旗,

“张济是干什么吃的?!五千人连半天都挡不住?!”

李儒在一旁脸色惨白,急道:“岳父!我军久攻关隘不下,士卒疲惫,骤遭侧击,恐军心大乱!速速退兵,重整阵型为上啊!”

董卓看着前方依旧巍峨的函谷关,又看看侧后方那支如同锋利匕首般插来的吕布军,一股巨大的挫败感和怒火涌上心头。

他猛地拔出佩剑,狂吼道:“不准退!给咱家顶住!分兵!分兵挡住吕布!”

然而,他的命令已经晚了。久战疲敝的西凉军,在听到侧后出现敌军,尤其是看到那杆代表着无敌的“吕”字大旗时,恐慌如同瘟疫般迅速蔓延开来。

前线攻城的部队士气瞬间崩溃,开始不由自主地向后溃退,与后面试图顶上去的部队撞在一起,整个阵型陷入了一片混乱。

函谷关上的丁原,敏锐地抓住了这个机会!

“援军已到!董卓败了!儿郎们,随老夫杀出关去,建功立业!”丁原虽然年老,但此刻却爆发出惊人的勇力,他挥刀砍翻一名试图登城的西凉军校尉,大吼着命令打开关门!

“杀啊!”憋了一肚子火的并州守军,如同开闸的洪水,从函谷关内汹涌而出,向着混乱的西凉军发起了反冲锋!

前有关内守军反扑,侧后有吕布铁骑冲击,董卓的八万大军,瞬间陷入了被前后夹击的绝境!

兵找不到将,将找不到兵,整个战场彻底失去了控制。

西凉兵哭爹喊娘,互相践踏,争相逃命,将旗、辎重丢弃满地。

吕布一马当先,在乱军中左冲右突,如入无人之境,方天画戟每一次挥动,都带起一蓬血雨,他专门寻找西凉军的将领和旗帜砍杀,更是加剧了敌军的混乱。

张辽、高顺、典韦等将也各自率领部下,肆意砍杀着溃逃的敌人。

“董卓老贼!纳命来!”吕布杀得兴起,一眼瞥见了远处那杆特别的董字帅旗和董卓那肥胖显眼的身影,他怒吼一声,不顾一切地催马冲杀过去!

董卓远远看到吕布如同杀神般冲来,吓得魂飞魄散,再也顾不得什么颜面和大军,在亲兵和李儒的拼死护卫下,掉头就跑,庞大的身躯在马上颠簸,显得异常狼狈。

主帅一逃,西凉军彻底崩盘,演变成了一场大溃败。

吕布和丁原率军一路追杀,斩首俘获无数,直追出三十余里,缴获军械辎重堆积如山,方才收兵。

此役,史称“西郊大捷”。董卓倾巢而出的八万主力,加上张济偏师五千,合计八万五千大军,伤亡逃散超过四万,元气大伤,被迫全面退缩回渑池大营,再也无力组织起对洛阳的大规模进攻。

而洛阳朝廷方面,虽然函谷关守军伤亡亦不小,但主力翊军损失不大,可谓一场酣畅淋漓的大胜!

消息传回洛阳,万民欢腾!刘辩在嘉德殿内,接到捷报,终于长长地舒了一口气,脸上露出了如释重负的笑容。

这一战,不仅打掉了董卓的嚣张气焰,更彻底稳固了洛阳的防线,也向天下昭示了,他刘辩,有这个能力和实力,守护这片江山!

随梦书屋推荐阅读:穿越种田之农家小妹这个大明好像不太一样拔刀!全军冲阵一缕幽香让你匡扶汉室,你去扶貂蝉蔡琰我有一城,住着历代帝王不让江山我要做首辅家父范疆,开局我大骂张翼德大唐:长乐请自重,我真不想当驸马科举,我书画双绝,诗仙在世手握召唤系统闯不一样的三国铁血虎贲战大明红楼:每年一百万叫我怎么花?魂穿古代造就一世人皇汉末刘尨:现代魂掀乱世风云宋魂大秦:三千大雪龙骑踏咸阳南明:炮火开局,我要反清复明穿越红楼的戏剧人生最佳词作斗罗大陆之我能抽取无限武魂本草纲目之药食同源圣主降世:开局狗符咒护体穿越大唐:李承乾的皇位我保定了明末:只允许一万人穿越大唐:长乐请自重,我是你姐夫我都皇叔了,叫刘备声大哥怎么了抗战老兵之不死传奇南唐荣光:我李煜不止是词帝战贞观逍遥王养成记白嫖诗词我权倾朝野乱世枭皇:柴荣三国:我能趋吉避凶倒霉蛋回到古代当法官十日游戏,但全员皇帝穿越古代,穷屌丝的人生逆袭穿越:刚成大将军,就要远征我成了宋朝最有权势的地主开局明末战场,首秀三连杀贺平安一觉醒来变赘婿大乾九皇子贞观大闲人娶妻靠抽签:老婆是在逃女帝这个武圣只想当官被老丈人嫌弃,我说莫欺少年穷逍遥六皇子,父皇恭请我登基家有卷轴通古今,我养成了未来首辅
随梦书屋搜藏榜:第八冠位汉末:家父袁绍,足矣一手遮天主角们你们玩吧,我要专心搞事业我在明末修仙警官,我是直男冒牌皇叔闭关锁国让大明领先世界数百年换宋宋末争霸:从水浒二龙山开始皇姐和亲,我在敌国杀疯了三国战神天启新篇粉丝建言重塑大明于是我成为了神孤才不要做太子大明:开局我跟朱元璋谈人丁税重生之太子归来我刷的短视频通古代,古人看麻了战争服务公司开局被退婚,路边捡个便宜小娘子颜值太高!人在古代成魅魔了!重生古代:从军户到一统山河!水浒:开局花一块钱彩礼娶潘金莲锦衣当国心死休妻后,我成大奉最强亲王苏宋无上仙秦:从绑定大秦国运开始成至高三国之我是皇太子三国:万倍返还,主公我绝不私藏东汉之我都成仙了,还当皇帝无限烽火:坦克大玩家唐砖军旅情路纯情小妞很霸道祁同伟重生武大郎,水浒杀疯了星主三国水浒卧底朱元璋:从梁山开始,覆灭北宋!明末:我是神豪我怕谁我在古代的种田大空间重生:太子要造反计谋天下一品辣妻大唐第一村大姑爷小书生齐襄超级医道兵王喋血王妃:一怒倾天下明末皇太子宋韵流年带着枪炮去大宋
随梦书屋最新小说:重生丰饶行者,开局明末救世洛神仙界篇我在大明当销冠神话三国:开局获得神级选择大唐中兴重生水浒:我刘备,再造大汉丐帮神丐汉祚永固:少帝刘辩逆袭录嗨!我是朱祁钰明末!苟在幕阜山脉造反烬余书:寒江洗冤录从少爷到皇帝魏砥针灸鼻祖涪翁传异世谋主:乱世定鼎一个普通农民的奋斗史我在乱世靠积德建帝国躺赢的咸鱼三国:我的娘子不是凡人挽天倾:我为大明续三百年一家老茶馆,民国三代人楚国一统华夏替兄洞房后,我反手掀了他的江山穿越古史之枫华红楼之百变奇瑛蜀汉:从刘备脚臭开始我在大周是天子三国之:绝不谈恋爱林冲君科举:寒门毒士乱世,我以医术救天下重生成为李承乾河东与河西的故事穿越亮剑:重装独立团横扫日寇浅浅刷下短视频,老祖宗们全麻了三国:西凉狼王综武:江湖枭雄的逐鹿之路大秦:系统给的奖励太夸张我,执玺人,横推五千载穿越国公爷,我在古代杀疯了红楼:我的护卫生涯从黛玉开始穿越明末:我成了海岛奇兵铁马冰河肝胆照白话明太祖实录大周皇商三国:玄行天下大唐修仙:李二求我当太子我在水浒:开局召唤韦一笑水浒新梦神州明夷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