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也行!”
提到收购站,沈连宝就放心了,自己大儿子这几个月里没少去收购站卖东西,人头肯定都熟悉了,卖东西肯定没问题。
“先这么定了吧,到时候看看咱家都能抽到哪块地再说。”
叶淑玲最后拍板。
她说的最实际,金岗村的土地是分一二三等的,一等地是最好的地,无论是位置,还是土质,都是最好的,二等地次之,大都是洼地或者沙土地,三等地再次之,大都是土质一般,还有不少石子。
第二天就要开会准备分地,今晚金岗村不少人家都兴奋的没能早早睡着。
沈国平倒是很平静,这种分地的事情,他毫无感觉,转生前从小他家就有地,她也没少干地里的活。
开会的早晨,吃过早饭,沈连宝还不等出门,沈连祥已经来找他了。
“吃完了?走吧!”
分地是大事,沈连祥怕自己弄不明白,干脆就想着跟弟弟沈连宝一起走。
有啥不懂的,到时候就可以问沈连宝。
“娘,你不去啊?”
要说家里的头脑担当,那还得是叶淑玲,她毕竟是上过初中的人,虽然没毕业,那也比小学将就念完的沈连宝强多了。
“今天也不是分地,就是开会通知一下政策,等到分地抽签的时候,我再去!”
她的意思很明显了,这种开会说的事情都是小事,用不着叶淑玲出马。
沈连宝跟二哥一起去村委开会,沈国平想着自己在家也没啥事,干脆还是上山吧。
今天村里开会,严明福没时间去跟踪沈国平,沈国平来到大石砬子,关学兴已经在门口溜达了。
“大爷,我们村子就要分地了,你不回靠山屯一趟么?你的户口还在那边,回去也能分地的。”
关学兴听完,笑着摇摇头:“不了,这些年,我一直都没有给村里干活,也没脸回去分地,再说,我一个人,那边的地里种出来的粮食足够我吃了。”
“以后粮食的问题大爷你不用担心,现在生活水平会越来越好,以后不用担心会闹饥荒了!”
沈国平说的信心十足,可是关学兴却不敢打包票。
“这种事情哪有你说的那么死,种地都是看天吃饭的,谁知道来年是风调雨顺还是干旱洪涝?”
他窝棚所在的地方,距离一处山泉不远,干旱年头他可以挑水浇地,而洪涝的年头更是影响不到他,他那荒地在一个小斜坡上,下大雨的时候,水会顺着斜坡都流走。
“我那块地是花了两年时间才开出来的,可不能就这么扔下,再说,我要是不种地,也没啥事干。”
“那行!”沈国平也知道,人就怕闲着,好人待久了,都会出毛病。
“不过我过段时间准备去市里一趟,到时候我想弄点高产的种子,然后大爷你换个品种。”
“行行!”
关学兴也不懂这些事情,但是他不问,反正现在他是有徒弟的人了,有啥事徒弟都能给他办。
“好了,先练功,有啥事吃饭的时候再说。”
沈国平照他的吩咐开始扎马步。
这段时间,沈国平一直都在跟着关学兴学习扎马步,按照他的话来说,当年他也只这么学习的,所以也就只会这么教。
沈国平原本以为,凭借自己远超常人的身体素质,能够很轻松的完成扎马步的练习,却没想到,他按照关学兴的方法扎马步后,连一个小时都坚持不下来。
而关学兴给他的标准是,能够扎马步两个小时不乏力,才能够进行下一步的练习。
练习了一个多月的沈国平还没有达到这个标准。
与此同时,金岗村村委会,村民每家都出了一个代表在这里站着开会。
听完张村长宣布完年后要举行分地抽签后,村委会的屋子在短暂的沉默后,轰的一下,气氛顿时炸开,所有人都在像张村长反复询问,问这件事情是不是真的。
“安静,安静,都闭嘴!”
张村长大喊一嗓子,所有人都闭嘴了,屋子里落针可闻。
“既然我把你们都找来,通知你们了,这件事情就是确定的,这是国家政策,不过你们也别以为自己种地就是好事了,农业税还是需要交的,万一赶上了灾年,你们可别抱怨!”
“那不能,就算是灾年,也总不能绝收不是!”
有人显得挺通情达理的,毕竟给公家干活和给自己家干活,那感觉完全不一样。
人性大都是自私的,哪怕是沈国平也并不例外。
“可咱们自己家没有牛马这些大牲口,春天翻地,秋天拉地咋办?”
大家都是常年种地的行家里手,自然知道牲口的重要性。
“这个问题公社那边也给了政策,牛马和车都会在分完地之后,抽签,谁家抽到了,就可以花钱买下来。”
“那要是没钱买不起呢?”又有人问道。
“买不起借钱啊,要是借不到钱,谁想买,都可以跟抽到的人商量。”
“哦!”
沈连宝听到这里已经开始动了心思,他家的钱买一匹马或者一头牛都没问题,家里有了大牲口,无论是春耕还是秋收,都能够省不少力,弄得好了,还可以把牲口租出去赚钱。
“那家里没有牲口怎么办?”
“这还不简单,可以租啊,或者干脆雇家里有牲口的翻地拉地。”
沈连宝开口了,他就是这么打算的。
“对,就是这样式的,公社那边也是这个意思,咱们屯子有不少牲口,一个牲口干几家的活都没问题,到时候就看你们自己找谁了。”
农村也是有人情世故的,谁还没有看不上眼的人了,就像是沈连宝就看不上眼严明福。
不过牲口数量不少,这家不行,找别家就是了。
“好了,年后初八,咱们就在这里举行分地和抽签仪式,到时候都别缺席啊。”
村民们带着笑意纷纷离开村委,沈连宝身边跟着沈连发和沈连祥。
“老三,要是我抽中了牛或马,得给你借钱。”
沈连祥先开口,算是给沈连宝一个心理准备,免得到时候临时说,钱不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