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书上市的热度持续发酵,第一场签售会的日程很快确定下来,地点在市中心一家颇具格调的连锁书店。消息公布那天,我的社交媒体后台再次被读者的期待淹没,兴奋与紧张如同两只手,同时攥住了我的心脏。
签售会当天,我起得很早,对着衣柜犯了难。既要得体大方,又不能过于刻板,最好还能带点与《星夜漫游》氛围契合的细节。最终选了一条米白色的针织长裙,外搭一件浅燕麦色的羊绒开衫,柔和又不失温度。
江予安看着我难得的郑重模样,眼中带着笑意:“很漂亮,读者会喜欢的。”
“我不是要他们喜欢我,”我纠正他,手里无意识地捏着裙角,“我是怕……怕配不上他们心里的那个故事。”
他驱动轮椅过来,握住我微微发凉的手:“故事是你写的,你就是它最好的代言人。”
出发时,江予安也换上了一身熨帖的深灰色休闲西装,显然打算同行。
“你……你也去?”我有些讶异。签售会现场必定人多嘈杂,环境不可控因素也多。
“嗯,”他语气平静,像是在说一件再自然不过的事,“我去看看。”他没有多说,但眼神里的坚持让我明白,他不是去“看看”,他是去“坐镇”。
抵达书店时,后门的员工通道外已经有不少媒体和工作人员在忙碌。脏脏包一身利落的职业装,正拿着对讲机,语速飞快地确认着最后的流程,看到我们,她快步迎上来,先对我比了个加油的手势,然后看向江予安,略微迟疑了一下:“江律师,里面人比较多,通道我们虽然清理过,但可能还是……”
“没关系,”江予安打断她,神色如常,“我跟着月月,不会影响你们工作。”
我们从特殊通道进入后台休息室。隔着门板,已经能听到外面读者区传来的隐约喧哗声,像涨潮的海浪,一波波涌来,敲打着我的耳膜。我深吸了几口气,试图平复过快的心跳,手心里沁出薄汗。
江予安没有说话,只是安静地待在休息室的角落,目光偶尔落在我身上,像定海神针,无声地稳定着周遭的空气。
时间一到,脏脏包过来示意。我再次深吸一口气,推开休息室的门,走向通往主会场的那个入口。
掀开帘幕走出去的瞬间,我被眼前的景象震了一下。
书店精心布置过的活动区,乌泱泱地坐满了人,还有更多读者站在后排和两侧通道,手里都拿着我那本蓝色封面的《星夜漫游》。看到我出现,人群中爆发出热烈的掌声和欢呼,无数道带着善意和好奇的目光聚焦在我身上,闪光灯亮成一片。
我的脚步顿了一下,下意识地就想寻找那个熟悉的身影。
目光掠过人群,很容易就找到了他。
他没有待在后台,也没有选择最前排的嘉宾席。他的轮椅停靠在侧方一个相对安静、视野却极佳的位置,不前不后,恰好在我的余光所能轻易捕捉到的范围里。
他身姿挺拔地坐在那里,深灰色的西装在人群中并不扎眼,却自成一格沉静的气场。见我望过去,他迎上我的目光,极其轻微地、几乎难以察觉地,点了一下头。
那眼神平静,稳定,带着一种“我在这里,一切有我”的无声力量。
就是这简单的一个眼神,瞬间让我狂跳的心脏平复了不少。我收回目光,走到铺着深蓝色桌布、摆放着麦克风和签名笔的长桌后,坐下,露出了一个练习过很多次、力求自然亲切的笑容。
主持人简短开场后,进入了读者提问环节。起初的几个问题还算温和,关于创作灵感、人物设定。我按捺住紧张,尽量清晰地回答。
直到一位年轻的女孩站起来,声音带着哽咽:“林月老师,谢谢您写了顾衍之和明绘锦的故事。我……我前段时间也经历了一些很难的事,差点撑不下去,是这本书里的那句话——‘星光再微弱,也是黑暗中唯一的方向’——陪着我熬过来的。谢谢您……”
她的话还没说完,自己先哭了起来。台下不少读者也感同身受,发出唏嘘和鼓励的掌声。
我看着那个哭泣的女孩,看着她手中那本被紧紧抱在胸前的书,喉咙像是被什么东西堵住了。写作时,那些字句是从我心中流淌而出,我从未如此真切地感受到,它们竟然真的可以成为另一个人黑夜里的微光。一种巨大的、混合着感动和责任感的情绪攫住了我,一时间竟忘了接下来该做什么。
就在这短暂的卡顿瞬间,我的目光又不自觉地飘向了侧方。
江予安依旧在那里,静静地望着我。他的眼神没有催促,没有提醒,只有全然的信任和理解,仿佛在说:“按你自己的节奏来,没关系。”
我定了定神,重新拿起麦克风,声音比刚才更柔和,也更坚定了一些:“应该是我谢谢你。谢谢你愿意走进他们的故事,也谢谢你的勇敢。顾衍之能重新站起来,我相信,你也一定可以。”
提问环节结束,进入最重要的签名环节。读者们在工作人员的引导下排成长队,依次上前。
第一个读者是个活泼的女生,把书递过来时激动得语无伦次:“月月大大!我超爱你的!可以给我画个小星星吗?”
“当然可以。”我笑着点头,在签名旁边,认真地画了一个小小的、带着尾巴的星星。
第二个是位戴着眼镜的男生,看起来很腼腆:“书……很好看,期待下一本。”
“谢谢支持。”我郑重地写下他的名字和祝福语。
队伍缓慢而有序地向前移动。我低头签名,抬头微笑,偶尔应要求写一两句简短的话,或者画个简笔小图。重复的动作,相似的对话,时间一长,手腕开始发酸,脸颊也因为持续保持笑容而有些僵硬。密集的人潮和不断投射过来的目光,像无形的压力,一点点累积。
中途,我再次感到一丝不易察觉的焦躁,像是电池即将耗尽的预警。我停下笔,轻轻活动了一下有些发僵的手指,几乎是本能地,又朝那个方向看了一眼。
他还在。
姿势似乎都没有变过,像一座沉默的山。只是这一次,当我看向他时,他极轻地眨了一下眼睛,唇角似乎向上牵动了一个像素点那么微小的弧度。
那几乎不存在的表情,却像一阵清风,吹散了我心头的些许燥意。我重新拿起笔,对下一位等待的读者露出了更真诚的笑容。
签售进行了将近两个小时。当脏脏包过来低声提示这是最后几位读者时,我竟隐隐有些不舍。为最后一个读者签完名,合上笔盖,我站起身,向着依旧不愿散去的人群,深深地鞠了一躬。
“谢谢大家今天能来。《星夜漫游》因为你们,才有了真正的生命。”
掌声再次雷动。
人群开始慢慢散去。我站在原地,看着变得空旷起来的场地,精神一旦松懈,疲惫感便如同潮水般涌了上来,小腿肚甚至有些发软。
这时,江予安驱动轮椅,穿过稀疏的人群,来到了我面前。
他没有问我“累不累”,也没有说“你很棒”之类的话。他只是伸出手,掌心向上,安静地摊开在我面前。
我低头,看着他那双骨节分明、曾经在复健中磨出薄茧、也能在法庭上挥斥方遒的手,此刻只是平稳地、无声地等待着。
我几乎没有犹豫,将自己的手放了上去。他的手掌温暖而干燥,微微收拢,包裹住我有些冰凉甚至还带着签名笔磨痕的手指。一股坚实的力量顺着相贴的皮肤传递过来,稳稳地托住了我几乎要虚脱的身体和情绪。
“回家?”他抬头看我,声音低沉温和。
“嗯,回家。”我点头,任由他牵着我的手,就像来时一样,跟着他平稳的轮椅,穿过渐渐安静下来的书店。
镁光灯和欢呼声已然远去,读者的面孔也变得模糊,但手心里传来的温度,和那个始终停留在侧方、沉默却无比坚定的身影,构成了我对这一天最深刻、最安心的记忆。
他不是站在台前与我共享荣耀的人,他是站在台下,在我每一次心弦微颤时,用目光给予力量,在我疲惫归航时,伸出手让我依靠的最稳固的基石。
这,便是独属于我的,签名会上最美的风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