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蹲在襄阳城墙上,指尖划过砖石上的裂痕——这是上个月蒙古军攻城时留下的痕迹,深约半指,边缘还沾着些许焦黑,像是一道永远无法愈合的伤疤。风裹着沙尘吹过来,迷得人眼睛发疼,远处的农田里,几个流民正弯腰开垦荒地,锄头起落间,扬起的黄土在阳光下泛着微光。
“越哥,曹将军派人来催了,问防御手册什么时候能送过去。”陈默从城墙下跑上来,手里攥着一张皱巴巴的纸条,额头上满是汗珠,“他说边境几个城池的守将都等着看,想照着咱们襄阳的法子加固防御。”
我接过纸条,上面的字迹潦草却有力,是曹友闻将军的亲兵写的,末尾还画了个加急的记号。我把纸条揣进怀里,拍了拍陈默的肩膀:“别急,最后几页关于‘回回炮防御’的内容我还没改完,等今晚核对完,明天一早就送过去。对了,苏晴那边怎么样了?流民安置点的防疫措施都落实了吗?”
“落实了!”陈默眼睛一亮,话匣子瞬间打开,“苏晴姐带着峨眉弟子教流民煮开水,还在安置点周围挖了排水沟,昨天我去看的时候,连小孩都知道饭前要洗手。还有你说的那个‘隔离棚’,也搭好了,有两个发烧的流民已经搬进去了,郎中说恢复得不错。”
我点点头,心里松了口气。襄阳保卫战结束后,城里涌进了近千名流民,要是防疫不到位,很容易引发瘟疫,到时候比蒙古军攻城还麻烦。还好苏晴细心,把现代卫生知识落实得很到位,没出什么乱子。
“走,先回传功堂,把手册剩下的内容弄完。”我拍了拍膝盖上的尘土,和陈默一起下了城墙。传功堂里还亮着灯,桌上堆着厚厚的竹简和纸张,都是我这段时间整理的防御笔记——有丐帮弟子在巷战中总结的陷阱布置方法,有宋军士兵记录的城墙防守技巧,还有我根据现代军事知识补充的“应急修补”“水源保护”等内容。
我坐在木桌前,摊开最后几页纸,拿起毛笔,开始修改“回回炮防御”的内容。上次蒙古军用回回炮攻城时,襄阳城墙差点被轰塌,后来还是靠丐帮弟子用沙袋和木材临时加固,才守住了城门。这次我把“多层缓冲带”的设计写了进去——在城墙外挖三道壕沟,第一道放尖木,第二道填沙土,第三道埋火药桶,要是蒙古军再用回回炮,缓冲带能削弱炮弹的冲击力,减少城墙损伤。
“越哥,你这法子能行吗?”陈默凑过来看,指着“火药桶”的部分,“要是火药桶被炮弹引爆了,会不会伤到咱们自己人?”
“放心,我算过了。”我笑着解释,“火药桶埋在地下三尺深,上面盖着木板和沙土,只有炮弹直接命中才会引爆,而且爆炸范围只在壕沟里,伤不到城墙上的人。再说了,咱们还能在壕沟里插些旗帜,误导蒙古军瞄准,让他们打不准城墙。”
陈默似懂非懂地点点头,拿起桌上的一块木牌,上面刻着“襄阳防御手册(初稿)”几个字,是他昨天特意找王木匠做的。“越哥,等手册定稿了,咱们是不是要多抄几份,分给其他分舵?”
“当然要分。”我放下毛笔,揉了揉发酸的手腕,“不光是丐帮分舵,还要给全真教、昆仑派送几份。下次蒙古军再攻城,说不定就轮到他们守城门了,多一份防御经验,就能多一分胜算。”
正说着,门外传来脚步声,苏晴提着一个布包走了进来,脸上带着些许疲惫,却依旧精神饱满。“你们还在忙呢?我带了些流民做的麦饼,趁热吃。”她把布包放在桌上,拿出几块热乎乎的麦饼,分给我和陈默。
麦饼虽然粗糙,却带着淡淡的麦香,我咬了一口,感觉浑身的疲惫都消散了不少。“苏晴,辛苦你了。”我看着她,“安置点的事情太多,要是忙不过来,就从丐帮弟子里调些人过去帮忙。”
“不用,我能应付。”苏晴摆摆手,拿起桌上的防御手册,翻了几页,眼神渐渐变得严肃,“你这手册写得很详细,特别是‘情报传递’这部分,用暗号和密码传递消息,能避免被蒙古军截获,很实用。对了,我今天在安置点遇到几个从蒙古那边逃过来的流民,他们说蒙古军最近在漠北训练新的骑兵,好像还在造更大的回回炮。”
我心里一沉,放下手里的麦饼:“他们有没有说蒙古军什么时候会再南下?”
“没说具体时间,但听他们的语气,应该不会太久。”苏晴皱了皱眉,“而且他们还说,蒙古大汗窝阔台在找一个‘能控制丐帮’的宝贝,我猜就是传功钵。你之前发现的密信里说线索在漠北,咱们得尽快想办法,不能让蒙古人先找到。”
“我知道。”我掏出青铜丐钵,放在桌上,钵身符文在灯光下泛着微光,“耶律帮主已经同意我去漠北了,等把防御手册交给曹将军,再安排好丐帮和流民安置点的事情,咱们就出发。对了,我还从总舵挑了十个顶尖高手,都是身经百战的老弟子,到时候一起去漠北,安全能多一分保障。”
苏晴点点头,拿起青铜丐钵,轻轻抚摸着钵身的符文:“这钵子跟着你也有段时间了,每次遇到危险都能帮上忙,这次去漠北,说不定还能解锁新技能。对了,你之前说这钵子需要‘三魂石’才能完全激活,现在只找到了‘山魂石’,剩下的‘魂晶’在漠北,要是能找到,说不定就能知道穿越的真相了。”
我心里一动,穿越到南宋这么久,我一直想知道自己为什么会来到这里,青铜丐钵又为什么会选中我。要是能找到魂晶,激活传功钵的终极技能,说不定就能解开这些谜团。但现在最重要的还是阻止蒙古人夺取传功钵,要是让他们得手,后果不堪设想。
“先不想这些了,等去了漠北再说。”我把青铜丐钵收起来,拿起防御手册,“苏晴,你帮我看看这几页,有没有哪里写得不清楚,要是有,我今晚就改。”
苏晴接过手册,认真地看了起来,时不时地提出几个问题——比如“火油箭的制作方法能不能再详细点”“巷战中的信号传递怎么统一”,我都一一记下来,当场修改。陈默在一旁帮忙磨墨,偶尔也插一嘴,说些丐帮弟子在实战中总结的小技巧,比如“在陷阱上撒些草屑,不容易被发现”“用破碗当警报器,一摔就响”。
不知不觉,窗外的天已经亮了,我伸了个懒腰,看着修改好的防御手册,心里满是成就感。手册总共分为“城墙防御”“巷战技巧”“情报传递”“防疫措施”“应急修补”五个部分,整整三十页,都是我和丐帮、宋军弟子一点一点总结出来的经验,要是能在边境城池推广,一定能大大提升南宋的防御能力。
“走,去给曹将军送手册。”我把手册卷起来,用麻绳捆好,和苏晴、陈默一起出了传功堂。清晨的襄阳城很安静,只有早点铺子传来的叫卖声和流民开垦荒地的锄头声,偶尔能看到几个丐帮弟子在街头巡防,看到我们,都热情地打招呼。
到了曹友闻的军营,亲兵很快就把我们领进了营帐。曹将军正在看地图,看到我们来了,连忙放下手里的马鞭,笑着迎上来:“林长老,你可算来了!我这都等得快把军营的门槛踏破了。”
我把防御手册递给他:“曹将军久等了,这是修改好的防御手册,您先看看,要是有哪里需要调整,我再改。”
曹将军接过手册,迫不及待地翻开,一边看一边点头,嘴里不停地说:“好!好!‘多层缓冲带’这个设计好,能有效防御回回炮;还有这个‘隔离棚’,防疫措施也考虑到了,想得真周全!林长老,你这手册简直是及时雨啊,我这就让人抄几十份,分发给边境的各个城池,让他们尽快落实。”
“曹将军过奖了。”我笑着说,“这手册不是我一个人的功劳,是丐帮弟子和宋军士兵共同总结的经验,能帮上忙就好。对了,曹将军,我听说蒙古军在漠北训练新的骑兵,还在造更大的回回炮,您这边有没有收到相关的情报?”
曹将军脸上的笑容瞬间消失,皱起眉头:“我也收到了一些零星的情报,但都不详细。蒙古人这次动静不小,怕是真的在准备大举南侵。不过你放心,有你这防御手册,再加上咱们丐帮和宋军的配合,就算蒙古军来了,咱们也能守住襄阳。”
“话是这么说,但咱们也不能掉以轻心。”我说道,“我打算近期去一趟漠北,寻找传功钵的最后一条线索,顺便打探一下蒙古军的动向。要是能摸清他们的计划,咱们就能提前做好准备。”
曹将军愣了一下,随即点头:“也好,漠北那边确实需要有人去打探情报。不过漠北凶险,你一定要注意安全,要是遇到危险,随时派人跟我联络,我会想办法支援你。对了,我给你准备了一些干粮和伤药,还有通关文牒,你去漠北的时候用得上。”
我谢过曹将军,接过他递过来的包裹,里面装着压缩饼干(曹将军从西域商人手里买的)、金疮药,还有几份盖着宋军大印的通关文牒,有了这些东西,去漠北能方便不少。
从军营出来,我和苏晴、陈默一起回到丐帮总部,把去漠北的事情跟耶律帮主说了一遍。耶律帮主已经安排好了丐帮的事务,任命赵老栓暂时负责襄阳总部的日常管理,让情报堂的李锐协助苏晴处理流民安置点的事情,还特意从总舵仓库里调拨了五百两银子,作为我们去漠北的盘缠。
“林越,你们这次去漠北,一定要小心。”耶律帮主拍着我的肩膀,眼神里满是担忧,“蒙古王庭戒备森严,还有幽冥教的残余势力帮忙守卫,你们千万不要硬碰硬,要是实在找不到线索,就先回来,咱们再从长计议。”
“帮主放心,我知道轻重。”我郑重地点点头,“我会带着苏晴和陈默,还有十个高手,伪装成西域商人,悄悄潜入漠北,尽量不暴露身份。等找到魂晶,拿到传功钵的线索,我们就立刻回来。”
耶律帮主点点头,从怀里掏出一封密信,递给我:“这是我写给西夏一品堂堂主的信,你去漠北的时候会经过西夏,要是遇到麻烦,可以拿着这封信去找他,他会帮你们的。之前你在西夏帮过他们,他们欠咱们丐帮一个人情。”
我接过密信,小心地收起来,心里一阵感动。耶律帮主考虑得太周全了,有了这封密信,我们在西夏就能多一个帮手,去漠北的把握又大了不少。
接下来的几天,我和苏晴、陈默一起做着去漠北的准备。苏晴把峨眉派的事务交给了师妹,还带了几套轻便的剑法秘籍,说在漠北遇到蒙古高手时能用得上;陈默从情报堂调了漠北的地图,还学了几句蒙古语,方便到时候跟当地人交流;我则把防御手册的副本交给了赵老栓和李锐,叮嘱他们一定要把手册里的内容落实到位,特别是“回回炮防御”和“防疫措施”,不能出任何差错。
出发前一天,我去了流民安置点。流民们已经开垦出了几十亩荒地,种上了曹将军调拨的冬小麦种子,安置点周围的排水沟和隔离棚也都搭建完毕,几个小孩正在空地上跟着丐帮弟子学功夫,笑声传遍了整个安置点。
“林长老,您来了!”一个头发花白的老婆婆拄着拐杖走过来,手里拿着一个布包,里面装着几个热乎乎的鸡蛋,“这是我家孙子攒下来的鸡蛋,您拿着路上吃,谢谢您给我们找了这么好的地方,还教我们种庄稼。”
我接过布包,心里暖暖的,眼眶有些发热:“老婆婆,不用这么客气,这是我们应该做的。你们好好种庄稼,等明年丰收了,日子就好过了。我要去北方一趟,等我回来,再来看你们。”
“好!好!”老婆婆笑着点头,“林长老,您路上一定要注意安全,我们等着您回来!”
周围的流民也围了过来,有的给我塞干粮,有的给我送草药,还有的拉着我的手,不停地叮嘱我要保重身体。看着他们真诚的眼神,我心里暗暗发誓,一定要从漠北平安回来,继续守护襄阳,守护这些善良的百姓。
回到传功堂,我把流民送的东西收拾好,放进包裹里,然后拿出青铜丐钵,轻轻抚摸着钵身。钵身符文泛着柔和的光芒,像是在为我送行。我知道,去漠北的路上肯定会遇到很多危险,但只要有青铜丐钵在,有苏晴和陈默在,有丐帮弟子和百姓的支持,我一定能完成任务,把魂晶带回来,阻止蒙古人的阴谋。
第二天一早,天还没亮,我和苏晴、陈默,还有十个丐帮高手,就骑着马,背着行李,悄悄离开了襄阳城。耶律帮主和赵老栓在城门口送我们,直到我们的身影消失在远方,才转身回去。
出了襄阳城,眼前的景色渐渐变了。路边的树木越来越少,土地也变得贫瘠起来,偶尔能看到几户人家,也是土坯房,看起来很简陋。陈默骑着马走在最前面,手里拿着地图,时不时地停下来,观察地上的脚印和痕迹,确保我们走的路是对的。
“越哥,咱们接下来要先去西夏兴庆府,跟一品堂的人联络,然后再从西夏进入漠北。”陈默指着地图说,“从这里到兴庆府,大概需要十天的路程,路上可能会遇到蒙古游骑,咱们得小心点,尽量绕着他们走。”
“好,听你的。”我点点头,看了一眼身边的苏晴,她正警惕地看着四周,手里握着剑柄,随时准备应对突发情况。十个丐帮高手跟在我们身后,他们都是身经百战的老弟子,脸上没什么表情,但眼神里满是坚定,一看就知道是可靠的帮手。
我们骑着马,在土路上慢慢前行。风裹着沙尘吹过来,打在脸上生疼,嘴里也满是沙土的味道。但没有人抱怨,大家都知道,这次去漠北的任务有多重要,只要能找到魂晶,阻止蒙古人夺取传功钵,再苦再累也值得。
走了大概三天,我们来到了一个小镇。这个小镇很偏僻,只有几十户人家,大多是靠放牧为生的牧民。我们找了一家客栈住下来,打算在这里休息一晚,明天再继续赶路。客栈的老板是个五十多岁的老人,脸上满是皱纹,看起来很和蔼。他看到我们是西域商人打扮,热情地跟我们打招呼,还给我们端来了奶茶和羊肉。
“几位客官,你们从西域来,要去漠北做生意吗?”老板一边给我们倒奶茶,一边问道。
我点了点头,笑着说:“是啊,我们听说漠北的皮毛很便宜,想收购一些,运回西域卖个好价钱。老板,您经常去漠北吗?那里的情况怎么样?”
老板叹了口气,摇了摇头:“我年轻的时候去过几次漠北,那时候蒙古人还没这么凶,现在不一样了,窝阔台当了大汗,到处征兵,还经常抢牧民的牛羊,好多牧民都被逼得逃离了漠北。你们去漠北,一定要小心,遇到蒙古兵,千万不要跟他们起冲突,不然会吃亏的。”
我心里一沉,看来蒙古人的统治确实很残暴,漠北的牧民日子过得很苦。我又问老板:“那您知道蒙古人的王庭在哪里吗?我们想跟王庭的官员做笔大生意,要是能搭上关系,以后的生意就好做了。”
老板警惕地看了我们一眼,压低声音说:“你们怎么敢跟蒙古王庭做生意?那里戒备森严,到处都是蒙古兵,而且窝阔台最近在找一个什么‘钵’,听说跟丐帮有关,你们要是跟丐帮有牵扯,可千万不能让蒙古人知道,不然会掉脑袋的。”
听到“丐帮”两个字,我心里一紧,连忙说:“老板,您误会了,我们就是普通的商人,跟丐帮没什么关系。我们只是听说王庭的官员出手大方,想跟他们做笔生意,要是您不方便说,那我们就不问了。”
老板见我这么说,才放下警惕,摆了摆手:“不是我不方便说,是怕你们出事。蒙古人的王庭在斡耳朵八里,从这里过去,大概需要二十天的路程。但你们千万不要去找王庭的官员,他们心狠手辣,说不定会抢了你们的货物,还会杀了你们。”
我们谢过老板,吃完饭后,就回到了房间。陈默关上门,压低声音说:“越哥,看来蒙古人确实在找传功钵,连这个小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