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选拔赛的尘埃落定,肖镇没有多做停留,便搭乘航班返回了山城重庆。
飞机降落在江北机场,当他推着简单的行李走出闸口时,一眼就看到了精神矍铄的外公文大路,正站在一辆崭新的、气场十足的坦克500越野车(文明的国民汽车生产)旁等着他。
“外公!”肖镇笑着迎了上去。
文大路接过他的背包,用力拍了拍外孙越发结实的肩膀,脸上是藏不住的骄傲和疼爱:“好小子!奥运选手!我在电视上都看到了!给我们老文家,给你妈,长了大脸了!”
“都是些虚名。”肖镇笑了笑,拉开车门坐上副驾,“外公,我想回鱼洞大黄桷树老家住段时间。”
文大路愣了一下,随即了然地点点头:“要得!你想清静一下,写你的那些文章,外公懂!走,我们先去接你外婆,然后一起回家!”
车子开到朝天门码头附近,文大路在一家生意红火的纸包鱼店前停下,冲着里面忙碌的身影喊道:“老婆子!莫忙了!镇娃儿回来了,要回鱼洞老家住!”
满头银发却手脚利落的外婆张艳梅闻声抬头,看到车里的肖镇,脸上立刻笑开了花,赶紧解下围裙跟帮工交代了几句,就小跑着上了车。
车里张艳梅握着自己从小
一家三口,开着霸气的坦克500,驶向了位于长江边的鱼洞镇的故乡。
车行一个多小时,拐进熟悉的乡间小路,那棵标志性的大黄桷树首先映入眼帘,枝繁叶茂,一如往昔地守护着树下的家园。
那栋三层楼的大别墅依然静静地矗立在那里,但细看之下,又有了不少变化。
文云淑深知儿子的喜好和安全需求,年初特意派人将老屋重新改造了一番。
所有窗户都换成了定制的、厚重的防弹玻璃落地窗,确保了视野开阔与安全私密。
外墙则使用了肖镇二舅文云义油漆厂的最新产品——一种由大禹研究院化学所研发的、具备自清洁和隔热保温功能的新型专利涂料。
走进屋内,之前的仿古中式风格已被彻底替换,取而代之的是肖镇偏爱的极致简约与未来主义风格。
线条干净利落,色调以白、灰、原木色为主,家具陈设充满了设计感,整体氛围素雅、宁静而协调。
所有的家用电器也全部更新换代,智能化程度极高。
“你妈晓得你喜欢这些,专门找人弄的。”外婆张艳梅拉着肖镇的手,絮絮叨叨地说着,“她说你现在身份不一样了,老家也要住得舒服、安全。”
下午,肖镇开着车,陪着外公外婆去了李家沱城里的市场,采购了足够吃上一阵子的肉蛋蔬菜和各种生活用品。
外公还特意去换了新的液化气罐,虽然家里电器齐全,但老一辈还是习惯用柴火灶和气罐炖汤炒菜,觉得那样更香。
晚饭是肖镇系上围裙下厨。他做了外公爱吃的回锅肉,外婆喜欢的麻婆豆腐(特意做了微辣版),还清蒸了一条江团,炒了个时蔬。饭菜上桌,香气四溢。
文大路和张艳梅吃得赞不绝口,直夸外孙手艺比大酒店厨师还好。
饭后,夏夜的微风带着黄桷树的清香,一家三口搬了竹椅坐在院坝里摆龙门阵(聊天)。文大路摇着蒲扇,说起了近来的事。
“你大舅那个文华大酒店,这两三年又送进去4波想收‘清洁费’的二流子团伙,5波想在5楼开夜总会卖白面的贩毒团伙!简直是无法无天!”
文大路的语气带着愤慨和后怕,“最吓人的是去年,你大舅回朝天门家里,在半路上差点被人打了黑枪(狙杀)!
幸亏他司机机灵,车子防弹性能也好……现在的重庆,真是乱成一锅粥!”
肖镇静静地听着,眼神微冷
。他知道这是经济转型期某些地方难以避免的阵痛,但涉及到家人的安全,他心中已暗自记下。
第二天开始,肖镇就过上了“饭来张口”的惬意日子。
外婆变着花样给他做好吃的,辣子鸡丁、水煮鱼、外婆菜炒腊肉……充满了家乡的味道。
而肖镇,也正式开始了他的小说创作——《一生一世一双人》。
他选择了明孝宗朱佑樘与张皇后这对历史上罕见的实行一夫一妻制的帝后作为主角。
他没有着重描写宏大的战争或者复杂的宫廷阴谋,而是将笔触深入这对最有权势夫妻的日常生活细节:一起用膳时的闲话,批阅奏折时的陪伴,教育太子时的默契,以及在面对庞大帝国政务压力下,彼此给予的微小而坚定的支持。
当然,朝堂上围绕新政的争斗、宗室与大臣们持之以恒、花样百出地请求皇帝纳妃以广皇嗣的压力,始终如同背景音般贯穿整部小说,反而更加凸显了这对夫妻在巨大压力下情比金坚的可贵。
肖镇一旦投入创作,便展现出不亚于他搞科研时的专注和高效。
他完全沉浸在明朝弘治年间的那段历史与他自己构建的情感世界里,常常在书房一坐就是一天,手指在键盘上飞舞,文思如泉涌,几乎忘记了时间的流逝。
中途,9月11号,是他17岁的生日。
外婆张艳梅特意去市里最好的蛋糕店定了一个大大的生日蛋糕,外公文大路则亲自下厨,用土灶慢火炖了一只耙糯喷香的蹄髈。
没有盛大的派对,只有至亲的陪伴,肖镇吃得满嘴是油,心里充满了温暖和踏实。
到了十月中旬,他的小说已经写出了惊人的85万字,故事渐入佳境。
一天傍晚,文大路看着从书房出来的外孙,忍不住问道:“幺儿,你这书……写得是好看,但是……你不去香港读书了吗?这都开学一个多月了。”
肖镇猛地一愣,拍了拍额头,有些不好意思地笑了:“啊!我完全忘记开学这回事了!写小说写入迷了。”
文大路也笑了,递给他一个洗好的脆李:“你之前那本《琅琊榜》,写得就很不错,我跟你外婆都看完了。啥时候能拍成电视剧给我们看哈?”
“这个简单,”肖镇接过李子咬了一口,清脆甘甜,“我回去就安排人启动拍摄计划,保证尽快让外公外婆在电视上看到。”
“这还差不多。”文大路满意地点点头,随即又想起什么,压低声音,带着点关切和严肃问:“听粤笙那小子说,你交了个日本女朋友?这可不行的哦!”
肖镇闻言,哭笑不得:“外公,您别听粤笙瞎说!那是好朋友。
他小孩子开黄腔的,当不得真。我从小到大,什么时候对您撒过谎?”
文大路仔细看了看外孙清澈坦荡的眼神,点了点头:“嗯,我晓得你不是那种娃儿。
那……明天外公送你回香港去读书?你这博士学位,好久能拿到?”
“顺利的话,明年6月份就能答辩毕业。”肖镇估算了一下时间,“到时候,我让妈妈的飞机来接您和外婆,一起去香港参加我的毕业典礼,好不好?”
“博士拿到了,这书也就念到顶了吧?”文大路有些感慨地问。
“嗯,算是最高学位了。”肖镇点点头,看着外公外婆,语气带着恳切,“后面,我可能就要花更多精力管理自己的公司和研究院了。
外公,外婆,到时候,你们跟我一起去上海住好不好?那边条件更方便些,我也能经常陪着你们。”
文大路和张艳梅对视一眼,眼中都有欣慰和不舍,但更多的是对外孙未来的支持。
文大路重重地点头:“嗯!好!到时候外公外婆就去上海陪你!”
夜色渐深,大黄桷树在晚风中沙沙作响,仿佛也在为这温馨的约定而轻轻应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