腊月三十,京城笼罩在一片辞旧迎新的喜庆氛围中。
青松胡同的宅子更是热闹非凡。
这是他们三家人第一次在远离故土的京城过年,虽无老家祠堂的庄严肃穆,却另有一番团聚的温馨与对未来的憧憬。
天还未亮,府内就已人声鼎沸。
张小花、钱秀娥带着两位姐姐以及王、姚两家的女眷,在宽敞的厨房里忙得脚不沾地。
和面、调馅、擀皮儿,准备包象征团圆的金元宝(饺子);杀鸡宰鱼,清洗蔬菜,空气中弥漫着各种食材混合的香气。
今年的年夜饭,注定与往年不同。
陈大勇和陈二喜兄弟俩,早就摩拳擦掌,准备将他们结合了火锅与烤鱼特色的新式食肆招牌菜,在这年夜饭上亮个相。
特制的大铜锅被擦得锃亮,熬煮了数个时辰的骨汤汤底浓白鲜香,另一口锅里则是用多种香料、辣椒炒制出的红油锅底,色泽诱人,香气霸道。
新鲜的河鱼被剖开腌制,只待上烤架。
就在众人忙碌时,六皇子府上的内侍送来了年礼,其中最引人注目的,竟是一头已经处理好的、极其肥美的鹿!
鹿肉在京城乃是难得的珍馐,尤其是这寒冬时节,更是滋补佳品。
“殿下说了,这鹿是前几日冬狩所得,特送来给诸位长辈和好友们添个菜,暖暖身子。”内侍恭敬地说道。
这份礼物可谓送到了心坎上。陈大勇等人又是感激又是惶恐,连声道谢。
有了这头鹿,年夜饭的档次瞬间又提升了不少。
鹿肉被片成薄如蝉翼的肉片,一部分准备下火锅,一部分则用来烧烤,想想都让人食指大动。
陈耀祖和王富贵、姚宗胜商议后,觉得隔壁的刘祭酒一家在京中也是孤零零过年,便亲自上门,诚挚邀请他们一同过来热闹热闹。
刘祭酒本还有些推辞,但架不住几个年轻人的热情,再加上这两天隔壁不断传来的香味,诱人心扉,最终欣然应允。
傍晚时分,华灯初上,正厅里,几张大方桌拼成了长席。
中央摆放着翻滚的鸳鸯火锅(骨汤与红油),旁边是滋滋作响的烤鱼和鹿肉串,周围摆满了各色凉菜、热炒、以及象征吉祥如意的菜肴。
三家人加上刘祭酒一家,济济一堂,欢声笑语几乎要掀翻屋顶。
“来,祭酒大人,尝尝这鹿肉,殿下刚送来的,鲜得很!”陈大勇热情地给刘祭酒夹菜。
“好好,自己来,自己来。”刘祭酒笑得合不拢嘴,看着这热气腾腾、其乐融融的场面,心中也倍感温暖。
他夹起一片鹿肉,在红油锅里涮了涮,蘸上特制的酱料放入口中,顿时眼睛一亮,“嗯!鲜嫩爽滑,麻辣过瘾!这吃法,美味得很!”
王老爷子也举杯道:“今日我等能在京城团聚,全赖孩子们争气,也蒙殿下与祭酒大人照拂!来,共饮此杯,愿来年风调雨顺,诸事安康!”
“干杯!”
众人纷纷举杯,就连孩子们也以茶代酒,气氛热烈到了极点。
屋外是凛冽的寒风,屋内却是暖意融融,香气四溢。
这混合着火锅麻辣、烤鱼焦香、以及家常菜温馨的独特味道,远远飘散出去,引得路过胡同口的行人都忍不住驻足深吸一口气,暗叹这是谁家,年过得如此有滋味。
同一片夜空下,皇宫大内,太和殿中正在举行盛大的除夕年宴。
琉璃灯盏将大殿照耀得如同白昼,歌舞升平,觥筹交错,一派皇家气象。
然而,在这看似和谐的表象下,暗流汹涌。
二皇子宇文拓和五皇子宇文琛,看着高踞御座之上、面色红润的父皇,以及被赐坐在御座左下首最近位置的六皇子宇文霄,心中的妒火几乎要喷薄而出。
自从凌州治水归来,这老六就如同开了挂一般,不仅在民间声望鹊起,更是深得圣心。
父皇将不少关乎民生、甚至涉及军需转运的实务都交给了他,而他也每次都完成得漂漂亮亮,手段老练得完全不似在乡野长大。
如今,父皇眼中哪里还有他们这些自幼长在宫中的皇子?满心满眼都是那个“流落在外”的“野种”!
“父皇,”二皇子宇文拓率先起身,脸上堆满孝子贤孙的笑容,捧上一个精美的紫檀木长盒。
“儿臣听闻父皇近来偶有咳嗽,特寻来一支三百年的老山参,并请护国寺高僧诵经加持,愿父皇龙体康健,万寿无疆!”
内侍打开盒盖,一支品相极佳、须发俱全的老山参呈现在众人面前,引来一片低低的惊叹。
皇帝微微颔首,脸上露出一丝笑意:“拓儿有心了。”
五皇子宇文琛也不甘示弱,献上一对通体雪白、毫无杂色的玉如意,寓意吉祥:
“父皇,此乃和田美玉雕琢而成,置于案头,可凝神静气,佑我大夏国泰民安。”
接着,其他皇子、公主以及宗室勋贵们也纷纷献上奇珍异宝,珊瑚玛瑙、名家字画、海外异宝……琳琅满目,极尽奢华,无不彰显着对皇帝的孝心与尊崇。
所有人的目光,都不约而同地投向了至今还未有所表示的六皇子宇文霄。
二皇子嘴角勾起一丝不易察觉的讥讽,朗声道:
“六弟,你久在宫外,想必见识广博,不知今年为父皇准备了何等新奇有趣的寿礼?也让哥哥们开开眼界。”
这话看似好奇,实则暗藏机锋,暗示宇文霄出身乡野,拿不出像样的宝物。
宇文霄神色平静,仿佛没有听出其中的挑衅,他从容起身,向皇帝躬身行礼:
“父皇,儿臣见识浅薄,比不得诸位兄长礼物的珍贵。
只是想着父皇近日操劳,偶感风寒,食欲不振,便想着献上一份能暖身开胃的吃食,愿父皇能用得舒心。”
“吃食?”五皇子宇文琛几乎要笑出声来,强忍着嘲讽道,“六弟,这年宴之上,御膳房珍馐美馔无数,你献上吃食,岂不是班门弄斧?”
宇文霄并不理会,只是拍了拍手。几名内侍抬着一个造型别致的黄铜锅子走了进来。
锅子中间以S型隔开,一边是翻滚着红油辣椒的浓汤,另一边则是奶白色的清汤。
紧接着,又有内侍端上数十个精致的小碟,里面盛放着薄如纸张的鲜红鹿肉片、各色时蔬、菌菇、以及几种秘制的蘸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