墨涵在议事厅敲定取汉中的决策时,成都街头的晨雾还未散尽。可不过半日,牧府的传令兵便骑着快马,持着盖有 “益州牧印” 的赤漆令牌,穿梭在街巷之中 —— 令牌所到之处,无论是粮仓官吏、格物院工匠,还是军营校尉,皆即刻放下手中事务,奔赴各自岗位。那道 “北取汉中” 的指令,如同一颗投入深湖的巨石,起初激起的些许议论(有人忧两线作战之险,有人叹时机难得),在墨涵多年经营的权威与清晰战略面前,迅速凝结成一股不容置疑的行动力。
徐庶接到 “统筹北伐后勤” 的指令时,正在城南粮仓核对武陵移民的粮秣账目。他将账册往案上一合,指尖在粮囤分布图上快速划过,当即召来麾下主簿:“传我命令,成都、犍为、巴郡三地粮仓,即刻调运粟米十二万石、麦饼五万斤,五日内需集齐于城北校场;再通知格物院,将新制的改良连弩三百具、淬火钢甲两千副优先送往北伐军营,若工匠人手不足,可从民夫中征调熟练铁匠,工钱加倍。”
主簿刚要退下,徐庶又唤住他:“等等 —— 粮草运输需分三队,每队配骑兵五十人护送,路线避开山区暴雨频发地段,改用嘉陵江水路先至阆中,再转陆路运往葭萌关。另外,让医署准备伤药、麻布各千箱,随粮草一同出发。”
待主簿领命而去,徐庶亲自往格物院赶。彼时工匠们正围着一台新连弩调试,弩臂上刻着细密的刻度,箭槽可一次装填五支短箭,扣动扳机时发出 “咔嗒” 脆响,射程比旧款远了近三十步。院正见徐庶到来,忙上前禀报:“长史放心,这批连弩已试过三次,暴雨中也能正常发射;钢甲用了双层锻打,轻便不说,寻常刀箭根本穿不透。” 徐庶伸手抚过冰凉的钢甲,指腹触到甲片衔接处的平滑纹路,颔首道:“好,优先给前锋营装备,让士兵们明日便开始操练新弩,务必在出兵前熟悉性能。”
与此同时,法正正在府中接见几位身着布衣的汉子 —— 他们是即将潜入汉中的细作,有的扮成贩卖蜀锦的商人,有的装作逃荒的流民。法正将一卷汉中地图递过去,指尖点在南郑、阳平关等处:“你们入汉中后,先往集市、军营附近散播消息 —— 就说曹操已许诺张鲁,若献汉中便封他为‘镇南将军’,张鲁正暗中准备降曹;再提益州军此次北上,是为‘助汉中百姓抗曹’,凡愿归附者,可免三年赋税。”
他顿了顿,从袖中取出几锭银子分给细作:“若遇汉中守军盘查,便用这些银子打点,若实在混不过去,就往山区跑,那里有咱们安插的联络点。记住,切勿暴露身份,只需把消息传出去便好。” 细作们收了银子,躬身应诺,趁着暮色混出了成都城门。
而貂蝉则在军营中忙碌。她身着淡紫襦裙,外罩一件素色披风,亲自提着食盒往伤兵营走。帐内躺着十几个因操练受伤的士兵,有的腿上裹着麻布,有的手臂缠着夹板。貂蝉走到一个断了手指的年轻士兵跟前,拿起他的手轻轻查看,温声道:“伤口还疼吗?医官说你是练刀时太急,才被刀刃划伤,往后可得小心些。”
士兵见是貂蝉,慌忙想要起身行礼,却被她按住:“不必多礼,我给你们带了些糕饼,快趁热吃。” 说着便将食盒里的桂花糕分给众人,“主公说,此次北伐是为保益州安宁,你们的家人都在后方等着,若能平安回来,朝廷定会论功行赏,让你们衣锦还乡。”
帐内的士兵们捧着糕饼,眼眶都有些发红。一个老兵哽咽道:“夫人放心,俺们定跟着主公好好打仗,绝不让曹操的兵踏进益州一步!” 貂蝉闻言,眼中泛起柔光,又叮嘱医官好生照料伤员,才转身往中军帐去 —— 那里有各方送来的情报,她需逐一整理,尤其是江东方面的动向,绝不能让孙权在北伐期间趁机偷袭荆南。
建安十八年夏初,成都北郊的校场上已是人山人海。五万精锐将士列成整齐的方阵,玄甲在阳光下泛着冷光,长枪如林,旌旗如海,黑色的 “墨” 字大旗在风中猎猎作响。校场中央筑起一座高台,台上摆着祭祀天地的牛羊,墨涵身着乌金玄甲,甲片上雕刻着流云纹饰,腰间悬着一柄镶嵌宝石的长剑 —— 这剑他平日极少使用,今日却佩在身上,以示北伐的决心。
辰时一到,礼官高声唱喏:“誓师仪式开始!” 墨涵迈步走上高台,目光如电,缓缓扫过台下的将士。前排的士兵能看清他眼中的坚定,后排的士兵则挺直了脊梁,连呼吸都放轻了些。
“将士们!” 墨涵的声音透过高台四周的铜钟放大,传遍整个校场,“曹操挟持天子,独断专行,去年屠徐州,今年又西伐凉州,其心昭然若揭 —— 他要的,是整个天下!如今他虎视汉中,若汉中失守,金牛道便无险可守,曹操的大军转眼就会杀到成都,你们的父母妻儿,将再无安宁之日!”
他顿了顿,语气陡然激昂:“那张鲁,靠着五斗米道欺骗百姓,横征暴敛,这样的人,岂能守住汉中?我今日兴兵北上,非为一己之私,而是为了保境安民,为了替天下扫除国贼!”
话音落时,墨涵猛地拔出腰间长剑,剑尖直指北方,寒光刺破长空:“此战,只许胜,不许败!有功者,赏良田、封爵位;怯战者,军法处置,绝不姑息!现在,随我一起,兵发葭萌,克定汉中!”
“必胜!必胜!必胜!”
山呼海啸般的呐喊声震得地面微微颤抖,前排的士兵率先举起长枪,后排的士兵跟着高呼,连校场边缘的民夫都忍不住挥舞着手中的锄头,加入呐喊的队伍。墨涵看着眼前这沸腾的场面,剑眉微扬 —— 这便是他的士兵,这便是益州的希望。
誓师仪式结束后,大军即刻开拔。墨涵任命徐庶为留府长史,与法正共同留守成都,总揽后方粮草、民政;又令张嶷、吴兰为副将,庞统为军师,自己则亲率五万大军,号称十万,浩浩荡荡向北进发。队伍绵延数十里,粮草车在前,骑兵在后,步兵分列两侧,沿途百姓扶老携幼,在路边摆放清水、干粮,目送大军远去。
当墨涵的黑色披风消失在北方的尘土中时,成都的阳光正烈,可每个人的心中,都燃起了一团名为 “希望” 的火焰 —— 他们相信,这位年轻的益州牧,定能带着大军凯旋,将曹操的威胁,挡在汉中之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