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0章已经修改,大家可以回去看一下,另外今天会放出两章番外,属于内容刻画扩展的,到与主线内容无关,看大家意思,可看可不看)
首届全球墨方大赛总决赛·第二轮——“盲拧”挑战即将开始。
前台,司仪的声音通过略带杂音的喇叭传来,宣布了第二轮比赛的规则——“盲拧复原”:
选手在观察墨方后,需佩戴特制眼罩,完全依靠记忆和空间想象完成复原。
这一轮不仅考验速度,更考验绝对的记忆力和在隔绝视觉干扰下的心理稳定性。
汉斯·克劳斯在观察阶段,他的手指几乎没有触碰墨方,只是用那双透过镜片显得异常专注的眼睛,像扫描仪一样快速掠过墨方的每一个面。
戴上眼罩的瞬间,他整个世界仿佛就只剩下脑海中构建的那个三维模型。
他的手指动作依旧迅捷,但比起第一轮,多了一种不容置疑的确定性,每一次旋转都精准到位,仿佛能“看”到每一次转动带来的色块变化。
他内心异常冷静,如同运行一道复杂的数学程序,唯一的波动可能来自于对某个公式最优解的一闪而过的权衡。
最终,他以一个干净利落的动作拍下计时器,成绩惊人。
迈克·威尔逊观察时,他的呼吸明显比汉斯急促。
他努力回忆着练习过无数次的盲拧公式,但观众席传来的细微响动还是像针一样刺穿着他的专注力。
戴上眼罩后,黑暗带来的恐慌瞬间放大,差点让他忘了第一步。
就在这时,他脑海中再次闪过母亲疲惫却充满期望的眼神,以及郑硕先生通过翁以登转达的那句“相信你的手,它记得比你的脑子更牢”。
他猛地吸了一口气,强迫自己镇定下来,手指开始凭借肌肉记忆移动。
虽然中途有明显的停顿和一次错误的调整,导致耗时较长,但他终究是完成了。
放下墨方时,他内部的衬衫已被冷汗浸湿,但一种劫后余生般的微弱信心也悄然滋生。
山本绫子的观察方式极具仪式感,她双手轻抚墨方,眼神宁静,仿佛在与它进行无声的沟通。
戴上眼罩后,她的动作不如汉斯狂暴,却带着一种行云流水般的韵律感,每一次旋转都恰到好处,没有丝毫犹豫。
她的内心如同平静的湖面,外界的喧嚣被完全隔绝。
她严格遵循着心中的“步骤”,精准得如同执行一套默记于心的茶道程序。
她的成绩再次仅次于汉斯,稳定得令人惊叹。
对她而言,这不仅是比赛,更是一场心性的修炼。
后台监控室内,气氛比前台更加紧绷。郑硕的视线在不同屏幕间快速切换,翁以登则不停地用手帕擦着并不断冒汗的额头。
“老板。”翁以登的声音带着不易察觉的颤抖,指向显示观众席某个角落的屏幕。
“王建国刚打信号,我们之前重点留意的那几个‘电工’,有一个五分钟前悄悄离席了,方向像是通往配电室或者音控室的通道。”
郑硕没立刻回话,他脑子里的“灵魂AI”正高速运转,交叉比对王建国传来的现场人员动向报告、第一轮比赛的数据流异常记录,以及翁以登刚刚汇报的情况。
他预判对手很可能在“盲拧”这个极度依赖专注力的环节下手,干扰方式或许不再是简单的物理破坏,而是更隐蔽的心理战或环境干扰。
『目标:最大化制造意外感,打乱选手节奏。
手段预测:突发噪音、灯光闪烁、甚至利用特定观众制造骚动。』
这冰冷的分析让他眼神愈发锐利。
“知道了。”郑硕终于开口,声音低沉而平稳,但熟悉他的翁以登能听出那下面压着的紧绷的弦。
“盲拧环节,选手隔绝了视觉,听觉和触觉会变得异常敏感。任何微小的意外都会被放大数倍。”
他内心飞速盘算着:后台的机械计时器是最后防线,但前台选手的状态才是决胜关键,一旦心理防线被击溃,再精确的计时也毫无意义。
翁以登的担忧更具体。
“要是他们突然弄出很大的噪音,或者让灯光乱闪一下……迈克那孩子恐怕……”
他亲眼看到迈克第一轮是如何在压力下挣扎的,很担心这个白头鹰国少年能否再承受一次打击。
郑硕的目光扫过监控画面里正在专注比赛的绫子和汉斯,最终停留在微微汗湿的迈克身上。
“水至清则无鱼,水浑了,才能看清到底是谁在摸鱼,想摸多大的鱼。”
他像是自言自语,又像是说给翁以登听,这句话既是对当前局势的判断,也透露出他欲擒故纵的策略——
某种程度上,他甚至希望对手出招,这样才能抓住确凿证据。
接着,他话锋一转,下达了明确的指令:“通知控音台和灯光组,启动‘b2预案’。所有操作员就位,监听备用线路。
一旦主线路出现任何非正常波动——哪怕是极其细微的电流异常,不用请示,立刻自动切换。
同时,让王建国的人缩小监控范围,从盯出入口转为重点保护选手隔离区,特别是选手入场前的准备区域。
任何试图接近选手或无故大声喧哗的可疑人员,先控制起来再说。”
“是!”翁以登立刻拿起无线电传达指令。
传达完毕后,他忍不住又看了一眼郑硕。
郑硕依旧盯着屏幕,但右手无意识地在椅子扶手上轻轻敲击着复杂的节奏,这暴露了他内心深处远不如表面看起来那么平静。
他在这场博弈中,不仅是在保护一场比赛的公平,更是在守护一种刚刚燃起的、关于梦想和公平竞争的理念之火。
窗外维多利亚港的天气依旧阴沉,而会展中心内的这场无声较量,已进入最关键的阶段。
决赛轮开始十分钟前,坐在后台监控室的郑硕突然放下监控耳机,抓起讲台话筒径直走向前台时,翁以登差点惊叫出声。
“老板!”他压低声音急追两步,“所有流程都定好了,评委席那边……这太冒险了!万一冷场或者配合失误,就成了大笑话!”
郑硕没有停步,只是侧头快速低语:“单人竞速,汉斯的优势是碾压性的,结局毫无悬念。
但我们办这场大赛,不是为了捧出一个孤独的天才。”
他目光扫过台下那些教育刊物的记者,“我要让那些真正关心教育的人看到,墨方能教会孩子如何与完全不同背景的人携手解决问题——
这比多卖出一万个墨方,比赢得一场比赛的虚名,重要得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