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司出身名门,想必也不是德薄才鲜之辈,更应会不明白这行规吧?”
面对谢原山灼灼的眼神,许胜却毫不避讳,两人对视良久,只见许胜仰头长叹,在众人的注视下束手轻踱两步,无奈道:“也罢!事涉道门辛密,本不该提及,但今情势需要,我便告于大家知晓。”
民国初年,弘扬孙中山先生强体报国的精神理念,国民政府下达全国性的禁烟令,上到城市下至农村,别说是卷烟,就连旱烟,也是难得看到一根,但也有些山区,由于民风尚未开化,百姓对禁令的遵守意识差,禁烟令无法得到有效的执行,再加上当时国家正处于内外交困的状态,地方政府对于偏远地区的监督力有不逮,于是也只好是听之任之,溪桥镇便是其中一个。
当时的溪桥镇土地贫瘠,百姓生活虽不富裕,但却不思疲劳,镇上主要农作物为水稻和玉米,镇民们日图三餐,夜图一宿。
不知几时,有从外回来的镇民,带回了一种名叫乌香的植物,溪桥地势偏高,刚好适合乌香的生长,这种植物不与其他农作物争地,只需在路边,田埂边种植即可,一把种撒下去,一季便是一丰收,乌香花花色多样,煞是惹眼,茎叶可入菜,味道更胜三分,果实还可以制作成烟蛋(实指并未提炼的土鸦片,当地人将其制作成斑鸠蛋大小,因此习惯称其为烟蛋子)刚开始只是一两个胆子大的镇民种着尝鲜,可是到了后来,越来越多的人开始种植,在当时那个“天高皇帝远”的地方,本来就是一杆大烟枪,给做金山也不换的镇民,后来更是学会了在吃烟时加入一两颗自己做的烟蛋,这种感觉,飘飘欲仙,不能自拔。
到了后来,几乎全镇人手一杆烟枪,上到地主富豪,下到升斗小民,瘾深者烟不离手,日进十余颗,瘾浅志坚着尚能自制,只偶尔吸食,然而到头来,身体皆变得骨瘦如柴,精神萎靡,整日浑浑噩噩不知所云,又过了约半载,镇民们开始不光是自己吸食,还将自家生产的烟蛋销往外县,原本民风淳朴的溪桥镇,已然变成了瘾君子的天堂。
就这样连续过了两三年,溪桥镇的生意越做越大,每天都会有成箱的烟蛋子走出镇子,随着骡队运往其它城镇。
直到有一天,有几个山西佬也想要贩一些烟蛋,前后打听之下,便来到了溪桥镇,然而没想到前脚刚进镇子,后脚就被陈家的下人给截在了半道。
要说这陈家是何方神圣,那方圆数十里可没有一个不知道的,陈家大宅地处镇子西北,老太爷自打前清起便是当地有名的大户,镇上的人可以说有一半都是陈家的佃户,自打参与了这烟蛋行当,家中数百亩良田全用来种了乌香草,一次丰收便可抵十年耕耘,就在陈家大把往家里捞银子的时候,陈家的老爷子却突然间去世,陈老爷子膝下无子,就一女儿,于是陈家姑爷就顺理成章的打理起了陈家的生意,要说这姑爷也是个能手,利用陈老爷子多年来积攒的人脉,打通了湖广四省的黑市销路,从此镇上无论谁家的烟蛋,全靠陈家来统一贩售,久而久之,陈姑爷便成了溪桥镇的掌舵人,人送外号“陈员外”,无论是谁来镇上,只要是来做生意的,都必须先拜陈员外码头,拿着了帖子,才允许在镇上交易,不然,别说是烟蛋,就算是买个烧饼也别想。
那几个被拦下的山西佬一盘道儿才知道,此处的烟蛋生意被一个叫陈员外的地头蛇所控制,大家也不是刚出江湖的雏儿,毕竟是在别人家地盘,初来乍到按规矩是要先拜码头,当下也不磨蹭,几人一合计,全身上下除了点用来做生意的底本,便只有其中一人身上那把随身多年的匕首了,传闻那匕首是从唐太宗的墓里掏出来的,实打实的古董,也罢!那人咬了咬牙,连匕带鞘,一齐与拜帖送给了陈员外。
要说那匕首,陈员外可着实稀罕的紧,可惜送礼归送礼,拜码头这档子事结果却出人意料,当天下午陈家下人就将帖子给原封不动的给退了回来,连带着的还有二百两银子,缘由是拜码头的日子不对,犯了姑爷的忌讳,原来这陈员外年纪不大,但却极为迷信,无论何事,都得看着日期说话,那天刚好是九月初二,按黄历上来说不宜立卷,于是便收了礼物,唤下人随了二百两银子滋当是还礼了,劝说他们离开。
领命前去的下人也是个不作人样的痞子,仗着陈家这座靠山,不但吞了那二百两银子,更是一见到几个山西佬,便趾高气昂的勒令几人傍晚之前必须滚蛋。
山西佬一听大为火光,大老远来这,送了礼物递了拜帖,最后连正主儿面都没见着就叫他们滚蛋,其中两个个脾气暴躁的当场就撸袖子准备开干,然而还没等动手,对面“刷刷刷”四五把毛瑟枪便直挺挺的对着他们。
那下人本以为这几个山西佬见了枪就会乖乖离开,可没想到这几人也不是吃素的,只见其中一个长的眉清目秀的,就像是“旧时代”上京赶考的秀才那模样的人,不知从哪掏出俩烧火棍,两头一拼接,一人长的棍子立马抡在了手里,还不待对方几人反应过来,“秀才”便一招“乌龙搅海”递了上去,直接把对面几人手里的毛瑟步枪给打散了架,弹夹枪管落了一地。
好家伙,单凭这臂力,少说也有五六百斤,要知道人家手里可不是什么猎枪烧火棍,而是正宗德国产的后拉式枪机步枪,做工精良更是不必说,单就造枪材料而言,日本人的武士刀堪称坚硬了吧,砍在上面是连个白印都不留,而这“秀才”却一棍子把枪管抡了个弯儿。
这下可把为首的那个陈家下人给吓的不轻,哆哆嗦嗦的边往后蹭边大叫了几声,顿时从街拐角钻出七八个人来,加上刚刚枪被打掉的几个,一共十来人,虎视眈眈的盯着他们,瞬间便把“秀才”几人包了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