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伯利亚冰原的寒风,如同亿万把冰冷的刻刀,永无止境地刮擦着天地间的一切。三辆经过符文强化的“北风”级全地形极地探险车,如同钢铁铸造的远古猛犸,在这片苍白的死亡之境中艰难跋涉。履带碾过深雪,发出单调而压抑的嘎吱声,是这片寂静世界里唯一的节奏。
顾凌坐在头车的指挥席上,面沉如水。战术目镜上不断刷新着外部环境数据:温度-91c,风速每秒22米,能见度不足50米,辐射水平正常但能量背景读数异常紊乱。他的手指在控制面板上快速划过,调整着车队行进路线,避开一处刚刚被探测出的、被薄冰覆盖的致命裂隙。
“指挥官,能量探测仪干扰加剧,信号源方位飘忽不定,难以精确定位。”负责探测的专家声音带着一丝焦灼,从通讯频道传来。极端的低温和混乱的能量场严重影响了精密仪器的稳定性。
“楚望,你们团队的推算模型还能提供多少修正?”顾凌的声音冷静依旧,听不出丝毫情绪波动。
“模型基于星鼎共鸣残留和环境数据推算,误差会随着距离拉大而增加。目前最佳推测区域半径仍有五公里。”楚望的投影在副驾驶位闪烁,语气凝重,“需要实地能量标记点进行二次校准。”
五公里半径,在这片极端环境下,无异于大海捞针,且每多停留一秒,危险就增加一分。
顾凌沉默片刻,目光扫过车队成员的状态监测数据。所有人的生理指标都处于紧张状态,能量消耗速度比预期快了15%。
“停车。”他突然下令。
三辆探险车在一处相对背风的冰丘后停下,引擎低沉轰鸣,维持着车内基本维生需求。
“所有单位注意,”顾凌的声音通过车队频道响起,清晰而沉稳,“原地休整十分钟。工程组,立刻检查并加固所有车辆的履带防滑钉和热能核心保温层。探测组,利用休整时间,尝试进行多点短时高功率能量扫描,获取环境能量场梯度变化数据,而非单一信号源追踪。护卫队,轮换警戒,重点监测冰层下方和风速变化。”
命令简洁明确。他没有盲目催促前进,而是选择在风险可控的前提下暂停,利用短暂休整同时完成维护、探测和警戒轮换,最大化利用时间和资源。这种冷静和效率,让有些焦躁的队伍迅速安定下来。
十分钟后,探测组果然带来了新发现:“指挥官!通过能量场梯度分析,发现东北方向约三公里处,存在一个持续的能量洼地,与环境紊乱背景显着不同,很像…某种能量屏障的边缘效应!”
“很好。”顾凌眼中闪过一丝锐光,“目标东北方向,保持警戒队形,低速前进。”
车队再次启动。越靠近目标区域,环境越发诡异。冰面上开始出现巨大的、扭曲的冰雕般的植物残骸,它们保持着疯狂生长的姿态被瞬间冻结。空气中那股硫磺与臭氧混合的气味更加明显。
突然,头车猛地一震,向一侧倾斜!
“报告!左侧履带陷入隐藏冰隙!冰层脆弱,正在快速断裂!”驾驶员紧急汇报。
“所有车辆紧急制动!远离头车!”顾凌立刻下令,同时迅速操作,“巨岩,带你的人,用牵引索固定头车!工程组,准备冰面加固和救援!其他人保持警戒!”
没有丝毫慌乱。顾凌的指令如同预先演练过无数次般流畅。巨岩带领护卫队员,如同灵活的雪豹,迅速跳出车外,冒着被寒风吹走的危险,将特制的冰爪钉打入坚实冰层,抛出高强度牵引索固定住下滑的头车。工程组则用快速凝固冰胶和便携式力场发生器,紧急加固头车周围的冰面。
整个过程紧张有序,不到十五分钟,头车被成功拉回安全区域。
“损失评估?”顾凌问道。 “左侧履带轻微变形,悬挂系统报警,但可以低速行驶。消耗冰胶储备12%,力场发生器能量下降20%。”工程组长汇报。 “继续前进。速度降至一级。”顾凌没有犹豫。他知道,在这里停留越久,未知风险越大。
终于,车队抵达了能量洼地的边缘。眼前是一个巨大的、如同碗状凹陷的冰原盆地,盆地中央的黑暗冰洞如同巨兽的嘴巴,散发着令人心悸的寒意和能量波动。
探测仪器的蜂鸣声变得尖锐起来——信号源就在下方!
但如何下去?冰洞边缘光滑无比,深不见底,内部情况不明。
“指挥官,索降风险极高。洞内能量紊乱,可能干扰设备,温度梯度极大,还可能存在未知生物。”巨岩沉声道。
顾凌走到冰洞边缘,拾起一块碎冰,扔了下去。侧耳倾听,许久,都没有听到回音。他目光扫过洞壁,忽然蹲下身,仔细观察冰壁上一处不太明显的、螺旋状的纹理。
“这不是自然形成的冰洞…”他喃喃道,手指拂过那纹理,“像是被某种…高速旋转的能量钻头熔蚀形成的。”
他站起身,目光锐利:“工程组,立刻在洞口四个对称点位,安装‘锚点式’缓降平台,形成稳定索降基座。探测组,释放微型无人机,优先进行洞壁结构和能量热点扫描。护卫队,准备强光照明和声波威慑设备。”
他没有选择直接索降,而是先建立稳固平台;没有盲目派人下去,而是先用无人机侦察。每一步都稳扎稳打,最大限度地降低风险。
微型无人机传回的画面令人心惊:洞壁光滑异常,深达数百米,底部是坚硬的岩石平台和一个巨大的地下熔岩湖空间,湖心岛上的星鼎隐约可见。但同时,也捕捉到了一些在熔岩湖周围岩壁洞穴中移动的、散发高热信号的红外影像!
“果然有守卫。”顾凌眼神一凝,“准备战斗索降。巨岩,你带第一小队先行,建立防御点。我和专家小组第二批下去。所有索降人员,外骨骼功率调至最大,优先保障机动性和防御力!”
清晰的指令,周密的计划,以及对风险的前瞻性预判,让这次充满未知的深入行动,变得有条不紊。顾凌的领导力,在这极寒的绝境中,如同灼热的火种,稳定着军心,指引着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