界桥一场惨败,公孙瓒赖以成名的“白马义从”几乎损失殆尽,本人也如惊弓之鸟,带着残兵败将,一路仓皇北逃,一直逃回了他经营多年的老巢——幽州蓟城。
消息传到已进驻高唐县的刘备军中,众人心情复杂。一方面,公孙瓒的败落意味着袁绍势力大涨,他们这些“客将”的日子恐怕更不好过;另一方面,毕竟曾受公孙瓒收留之恩,闻其惨败,不免有些兔死狐悲之感。
“唉,公孙伯珪也是一代豪杰,竟败得如此之惨。”刘备望着北方,叹息一声。他与公孙瓒有旧,虽然后来分道扬镳,但心中仍存一丝香火之情。
张飞却哼了一声:“大哥何必替他叹气?他那‘白马义从’是厉害,可人也太狂了!界桥要不是他轻敌冒进,能被麹义那小子埋伏?活该!”
关羽丹凤眼微眯,抚须道:“胜败乃兵家常事。然公孙瓒经此一败,锐气尽失,幽州基业,怕是要动摇了。”
赵云沉默不语,心中却想起了当年在公孙瓒麾下,与“白马义从”并肩作战的日子,那些剽悍的幽燕骑士的面孔仿佛还在眼前,如今却已埋骨界桥,不禁黯然。
然而,界桥之战并非终结,而是袁绍扫平河北的开始。袁绍挟大胜之威,不给公孙瓒丝毫喘息之机,挥师北上,乘胜追击,意图一举荡平幽州,完成河北的统一。
接下来的战事,几乎是一边倒。新败的公孙瓒士气低落,将无战心,兵无斗志。袁绍大军所向披靡,连克巨鹿、中山、河间等郡,兵锋直指幽州腹地。公孙瓒节节败退,地盘不断缩小。
败退回蓟城的公孙瓒,仿佛变了一个人。界桥之战的惨败,不仅摧毁了他的精锐部队,更击垮了他的雄心壮志。他变得疑神疑鬼,刚愎自用,再也听不进任何劝谏。面对袁绍的强大压力,他做出了一个让所有人瞠目结舌的决定——放弃蓟城,率领残部,退守到位于幽州边境的易京(今河北雄县西北),并驱使民夫,修建了一座极其坚固且畸形的防御工事——易京楼!
这易京楼,与其说是一座楼,不如说是一座由数十个高达数丈的土垒碉楼通过地道相连组成的庞大堡垒群。公孙瓒将搜刮来的大量粮食和财宝囤积其中,自己则躲在最中心、最高的那座楼里,几乎足不出户。他下令各部将分守外围碉楼,没有他的命令,严禁擅自出战,企图凭借这龟壳般的防御,耗死袁绍。
消息传到高唐,刘备等人听闻此等应对,无不愕然。
“修楼?死守?”张飞瞪大了眼睛,一脸不可思议,“公孙瓒是不是被打傻了?躲在王八壳子里就能打赢仗?这他娘的是哪门子兵法?”
关羽也摇头道:“消极避战,自绝于外,士卒离心,岂能久守?此乃自取灭亡之道。”
赵云更是皱眉:“昔日虎牢关前,公孙将军何等雄姿,如今竟……唉。” 他感到一种英雄末路的悲凉。这种被动挨打的战术,或许能拖延时间,但绝无胜算,只会让内部士气崩溃,最终被袁绍困死、饿死。
刘备长叹一声:“伯珪兄……心气已失。易京楼,非是堡垒,实乃囚笼也。袁本初大军围困,外无援军,内无战心,陷落只是时间问题。”
果然,袁绍大军很快包围了易京楼。但易京楼防御体系极其变态,强攻损失太大,袁绍便采取了围而不攻、长期围困的策略,同时不断派兵扫平幽州其余不肯降服的城市。公孙瓒成了瓮中之鳖。
这段时间,驻守高唐的刘备军,处境也变得微妙起来。袁绍前线节节胜利,对刘备这支“客军”的戒心似乎小了一些,拨付的粮草也稍微顺畅了点,但监视并未放松。袁绍的长子袁谭,依旧时不时来找茬,试探刘备的动向。
刘备则继续隐忍,对外示弱,对内加紧整训,同时通过糜竺、孙乾等人,暗中与徐州旧部、乃至曹操势力范围内的某些人物(如此时在曹操处的陈宫)保持极其隐秘的联系,寻找脱身的机会。他知道,公孙瓒的覆灭就在眼前,一旦河北彻底平定,袁绍下一个要收拾的,很可能就是自己这个“不安定因素”了。
这一日,刘备正与关羽、赵云在营中议事,突然有亲兵来报,称营外有一形迹可疑的商人求见,自称有故人书信呈上。
刘备心中一动,命人将来人带入。那商人进来后,左右看看,确认无人,才从怀中取出一封火漆密信,低声道:“刘使君,此乃我家主人,托小人务必亲手交予使君。”
刘备接过信,拆开一看,脸色微变。信上的笔迹他认识,是如今被困在易京楼中的公孙瓒,麾下一名与他有旧的偏将所写。信中内容言简意赅:易京粮草将尽,军心涣散,破城在即。公孙瓒败亡已定,劝刘备早做打算,勿要与袁绍硬抗,宜寻机南归,再图大业。信末,还隐约透露,徐州吕布,似有可乘之机……
看完信,刘备沉默良久,将信递给关羽、赵云传阅。
“公孙瓒……时日无多了。”刘备缓缓道,“河北,即将尽归袁绍。我等……也必须尽快离开了。”
关羽、赵云看完信,神色凝重。信中所言,与他们判断一致。南归之路,凶险万分,但留在河北,更是死路一条。
“大哥,如何行事?”关羽问道。
刘备眼中闪过一丝决然:“等!等一个机会!一个袁绍无暇他顾的机会!”
这个机会,很快就来了。不久之后,从北方传来惊天动地的消息:袁绍军挖地道攻入易京楼中心,公孙琼拒不投降,举火自焚,死于楼中!称雄一时的白马将军,最终以这种惨烈的方式,结束了自己的一生。
公孙瓒的死,标志着袁绍基本统一了河北,也意味着,刘备集团在河北的流亡生涯,进入了最危险的倒计时。他们必须尽快行动,否则必将成为袁绍巩固权力过程中,被清除的对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