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山南麓的鹰嘴峡,形如其名,两侧山崖陡峭如鹰喙,中间仅容一辆卡车通过的土路蜿蜒而过。这里是前往被毁物资站的必经之路,也是绝佳的伏击地点。
周勇带着第三排的战士们潜伏在峡口两侧的岩石后,耐心等待着猎物上钩。根据侦察兵的报告,一支十二人的日军小队正沿着这条路前来,显然是去调查物资站失踪事件的。
“排长,炸药都埋好了。”工兵班长低声报告,“只要鬼子进入伏击圈,保证让他们尝尝天崩地裂的滋味。”
周勇点点头,用望远镜观察着远处的山路。今天这一仗,他要给新兵们上一堂生动的伏击课。
“都听好了,”他通过无线电对全排说,“等敌人完全进入峡谷再引爆。一班负责封锁退路,二班正面压制,三班截击逃敌。军犬小组随时准备追击。”
战士们默默检查着武器,峡谷中只听见风吹过岩石的呜咽声。新兵们有些紧张,但看到老兵们沉稳的神态,也都慢慢平静下来。
“来了。”观察哨突然报告。
远处,一队日军士兵出现在山路尽头。他们走得很警惕,尖兵在前方探路,机枪手在队伍中间,军官走在最后。这种标准的行军序列,显示出这是一支训练有素的部队。
“十二人,配备一挺轻机枪,没有重武器。”周勇冷静地判断,“放他们进来。”
日军小队缓缓进入峡谷。带队的是一名中尉,他不停地用望远镜观察两侧山崖,显然也意识到这里的地形危险。但物资站失联的紧急情况,让他们不得不冒险前进。
当最后一名日军踏入伏击圈时,周勇果断下令:“引爆!”
工兵按下起爆器。
“轰!轰!轰!”
连续的爆炸声震耳欲聋,预先埋设的炸药在日军队伍中间和后方同时引爆。碎石和尘土冲天而起,整个峡谷都在颤抖。
日军被这突如其来的打击打懵了。爆炸产生的冲击波将多名士兵掀翻在地,惨叫声此起彼伏。
“开火!”
随着周勇一声令下,峡谷两侧瞬间喷出无数火舌。十挺轻机枪和二十多支AK47同时开火,密集的子弹如同暴雨般倾泻在日军头上。
幸存的日军慌忙寻找掩体,但在狭窄的峡谷中,他们根本无处可躲。那个日军中尉刚拔出军刀想要组织抵抗,就被三发子弹同时命中胸膛。
“八嘎!有埋伏!”一个日军军曹惊恐地大叫,试图带领残兵向后突围。
但退路已经被一班彻底封锁。两挺轻机枪交叉射击,形成了一道死亡火网。任何试图突围的日军都被打成筛子。
整个伏击过程干净利落。从引爆到枪声停止,总共不到五分钟。当硝烟散去时,峡谷中只剩下日军的尸体和散落的武器。
“清扫战场,注意检查是否有活口。”周勇下令。
战士们迅速进入峡谷,挨个检查日军尸体。两条军犬在尸体间穿梭,确保没有装死的敌人。
“排长,发现一个军官,身上有地图!”一名战士报告。
周勇快步走过去,从日军中尉的尸体上搜出一张军用地图。这张地图比他们之前缴获的任何一张都要详细,上面清晰地标注着周边三个日军据点的位置和兵力配置。
更令人惊喜的是,地图背面用铅笔写着一行小字:“三日后,第二大队扫荡计划...”
“太好了!”周勇难掩兴奋,“立即把地图送回基地!”
当林骁看到这张地图时,眼中闪过锐利的光芒。这三个据点的位置都很关键,控制着通往几个重要村庄的道路。而背面的扫荡计划,更是价值连城的情报。
“铁锤,分析这份情报。”他在心中命令。
“指挥官,经过比对,地图标注的据点信息与侦察数据吻合。背面的扫荡计划有92%的可信度。日军第二大队约800人,计划在三天后对这一带进行大规模扫荡。”
林骁的手指在地图上轻轻敲击着。八百人的扫荡部队,这是红警军团成立以来面临的最大威胁。但有了提前预警,情况就完全不同了。
“周勇,这一仗你们打得漂亮!”林骁赞赏道,“不仅全歼敌军,还获得了如此重要的情报。”
“都是司令指挥有方。”周勇谦虚地说。
林骁转向指挥部的军官们:“各位,情况已经很明确了。日军要在三天后对我们进行大规模扫荡。你们说,该怎么办?”
赵铁柱第一个发言:“司令,既然知道了他们的计划,咱们就来个将计就计!在他们必经之路上再设伏击!”
王大锤补充道:“还可以派小部队骚扰他们的后勤线,让他们首尾不能相顾。”
刘顺有些担忧:“可是八百日军啊...咱们现在总兵力才两百多人,能吃得下吗?”
林骁笑了:“如果是正面硬碰硬,确实有难度。但有了这份情报,我们就能掌握主动权。”
他走到地图前,开始部署:
“第一,立即动员民兵,协助村民向安全地带转移。” “第二,派出侦察小组,密切监视日军动向。” “第三,在日军可能的进军路线上预设伏击阵地。” “第四,也是最重要的...”
林骁的目光落在刚刚下线的犀牛坦克上:“我们要让这头钢铁巨兽,给日军一个惊喜。”
军官们的眼睛都亮了。有了犀牛坦克的加入,他们的突击能力将大大增强。
“周勇,你的排今天立了大功。回去让战士们好好休息,明天开始新的任务。”
“是!”
当晚,基地里弥漫着紧张而兴奋的气氛。战士们擦拭武器,补充弹药,为即将到来的大战做准备。民兵们则在刘顺的带领下,开始组织村民转移。
林骁独自一人站在指挥部门前,望着远方的群山。三天后,那里将爆发一场决定性的战斗。赢了,红警军团将真正在这一带站稳脚跟;输了...
他摇摇头,甩开这个念头。有了先知先觉的情报,有了不断壮大的部队,有了犀牛坦克这样的重装备,他没有理由会输。
“铁锤,模拟推演扫荡作战的胜率。”
“指挥官,根据现有兵力和情报优势,胜率约为78%。如果能够有效利用犀牛坦克的突击能力,胜率可提升至85%。”
林骁微微点头。这个胜率,值得一搏。
夜深了,但基地里依然灯火通明。工程兵们在加固防御工事,侦察兵们在一遍遍确认伏击地点,每个人都为三天后的决战贡献着自己的力量。
而在八十公里外的日军驻地,第二大队的士兵们正在整理行装。他们完全不知道,自己的作战计划已经泄露,正一步步走向精心布置的死亡陷阱。
一场规模空前的伏击战,即将在这片土地上上演。而红警军团的钢铁洪流,也将迎来真正的考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