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口镇的清晨被一阵急促的马蹄声打破。通讯员纵马飞驰入镇,直奔指挥部,将一份紧急情报交到林骁手中。
“指挥官,侦察兵发现,在咱们控制区的东南角,还有一个日军据点没有被清除。”通讯员气喘吁吁地报告,“位于黑石峪,大约有十五个鬼子驻守。”
林骁展开地图,手指精准地落在黑石峪的位置。这里地处控制区边缘,山势险要,易守难攻,难怪之前的清剿行动中漏掉了这个据点。
“这个据点必须拔除。”林骁的声音很平静,却带着不容置疑的决断,“控制区内不允许有任何日军存在。”
周勇仔细研究着地图:“黑石峪地形复杂,大部队展不开。建议派一个小分队执行这个任务。”
林骁点头:“让赵铁柱带他的特战排去。告诉他们,要快、要狠,不留后患。”
“明白!”
赵铁柱接到命令时,正在训练场指导新兵射击。这个曾经的老兵在加入红警军团后,凭借丰富的作战经验很快脱颖而出,如今已经是指挥一个特战排的军官。
“弟兄们,来活了!”赵铁柱召集全排战士,“黑石峪还有十几个小鬼子在蹦跶,指挥官命令我们去收拾干净。”
战士们顿时兴奋起来。经过连番大战,这些红警士兵已经成长为真正的精锐,对于这种小规模战斗更是信心十足。
“排长,给我十分钟准备!”一班长老李摩拳擦掌。
“五分钟就够了。”赵铁柱看了眼怀表,“轻装简从,只带必要的武器装备。我们要在天黑前赶回来。”
特战排的效率极高。不到五分钟,三十名全副武装的士兵已经整装待发。他们配备了最新的冲锋枪和手雷,还带了一挺轻机枪以备不时之需。
“出发!”
队伍如同利剑出鞘,迅速向黑石峪方向挺进。林骁在指挥所通过无人机实时监控着他们的行动。
黑石峪距离河口镇约八公里,特战排仅用了一个小时就抵达了目标区域。在距离据点一公里处,赵铁柱下令队伍停止前进。
“侦察组,前出侦察。其他人原地待命,保持警戒。”
两名侦察兵如同灵猫般潜入山林,很快消失在茂密的树丛中。赵铁柱则通过望远镜仔细观察着远处的日军据点。
这个据点建在一个小山包上,由三间木屋和一个了望塔组成。外围用沙袋构筑了简易工事,隐约可以看到日军士兵在阵地上巡逻。
“铁锤,分析据点布防情况。” “扫描中...发现十五个热源信号。工事较为简陋,未发现重武器。建议从东南侧突入,那里是防御盲区。”
就在这时,侦察组带回了更详细的情报: “排长,摸清楚了。据点里有十四名士兵,还有一个军官。他们配有一挺轻机枪,其余都是步枪。现在正在做早饭,警惕性不高。”
赵铁柱嘴角露出冷笑:“正好,送他们上路前吃顿饱饭。”
他迅速制定作战计划:“一班从正面佯攻,吸引火力。二班从左侧迂回,解决了望塔。三班跟我从右侧突入,直捣指挥部。”
各班长领命后立即开始行动。战士们借助地形掩护,悄无声息地向据点逼近。
此时据点内的日军对此一无所知。士兵们正围坐在篝火旁吃饭,那个日军军官则在木屋内整理文件。了望塔上的哨兵抱着枪打盹,完全没有意识到死神的临近。
“行动!”
赵铁柱一声令下,战斗瞬间打响。
一班长老李率先开火,轻机枪的嘶吼打破了山林的寂静。子弹如同雨点般洒向日军阵地,正在吃饭的日军士兵顿时倒下一片。
“敌袭!”幸存日军慌忙寻找掩体,但为时已晚。
与此同时,二班已经摸到了望塔下。班长一个手势,两名战士敏捷地攀上塔楼,匕首闪过寒光,哨兵悄无声息地被解决。
赵铁柱带领的三班如同猛虎下山,直接从侧翼突入据点核心。冲锋枪喷吐着火舌,负隅顽抗的日军一个个倒下。
战斗进行得出乎意料的顺利。日军完全被打懵了,根本组织不起有效的抵抗。那个日军军官刚拔出军刀想要指挥,就被赵铁柱一枪击毙。
五分钟,仅仅五分钟,战斗就结束了。十五名日军全部被歼,特战排无一伤亡。
“清理战场,统计战果。”赵铁柱下令。
战士们迅速搜查整个据点。在一间木屋内,他们发现了日军的通讯设备和大量文件。更令人惊喜的是,在据点仓库里找到了三桶珍贵的石油和大量金属制品。
“排长,发现好东西了!”一个战士兴奋地报告,“这些金属至少能转化八百单位!”
赵铁柱满意地点头:“全部运回去。特别注意那些文件,指挥官一定会感兴趣。”
当特战排带着战利品返回河口镇时,夕阳才刚刚西斜。林骁亲自在镇口迎接凯旋的战士们。
“干得漂亮!”林骁拍着赵铁柱的肩膀,“这下我们的控制区彻底干净了。”
“全靠指挥官指挥有方。”赵铁柱立正敬礼,“这是缴获的文件和物资清单。”
林骁接过清单,目光在那三桶石油上停留片刻,随即转向那些文件。其中一份文件引起了他的特别注意:这是日军华北方面军的兵力部署图,虽然不够详细,但仍然具有重要价值。
“铁锤,评估这些文件的价值。” “分析中...文件包含日军在华北的部分部署情报,建议与已有情报进行交叉验证。”
当晚,林骁在指挥部召开了一次特别会议。除了军事主官,刘顺和几个民兵队长也参加了会议。
“同志们,现在我们的控制区已经完全稳固。”林骁开门见山,“是时候让外界知道我们的存在了。”
周勇立即明白了林骁的意图:“指挥官是要发表明码电报?”
“没错。”林骁点头,“用缴获的日军电台,向全国发表抗日宣言。我们要告诉所有人,在东北的土地上,还有一支中国军队在坚持战斗!”
这个提议让所有人都激动起来。自从东北军撤退后,这片土地已经太久没有听到中国军队的声音了。
“我建议不仅要发表宣言,还要公布我们取得的战果。”刘顺补充道,“让全国人民知道,鬼子不是不可战胜的!”
“但是这样会不会暴露我们的位置?”一个参谋担忧地问。
林骁微微一笑:“就是要让小鬼子知道。我们要堂堂正正地告诉他们:河口镇就在这里,有本事就来打!”
会议最终决定,在第二天正午时分,通过缴获的日军大功率电台,向全国发送明码电报。电报将公布红警军团的存在和取得的战果,同时表明坚决抗日的立场。
散会后,林骁独自留在指挥部,开始起草这份具有历史意义的电报。他知道,这封电报一旦发出,红警军团就将从幕后走向台前,面临更加严峻的考验。
但这也是必须走的一步。只有让全国人民知道他们的存在,才能获得更广泛的支持,才能真正实现驱逐日寇的目标。
夜深了,指挥部的灯光依然亮着。在那张堆满地图和文件的桌子前,林骁正在书写一段新的历史。而远在千里之外的各方势力,很快就会因为这份即将发出的电报,而重新审视东北战场上的力量对比。
一个新的传奇,即将在这片黑土地上诞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