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芷那跨越千年的低语,如同在布满裂痕的冰面上注入了一道温润的暖流。林清源心中那几乎要将他吞噬的、对自身存在的恐惧与自我怀疑,并未立刻烟消云散,但它们不再是无边无际、无法抗衡的黑暗潮汐。云芷的过去,像一面映照出另一种可能的镜子,让他看到,即便是强大如她,也曾在那失控与坚守的悬崖边缘挣扎过,甚至一度坠落,但最终,凭借着一丝未曾熄灭的心火,又重新找到了属于自己的道路。
这份认知,带给林清源的并非仅仅是安慰,更是一种沉甸甸的共鸣与一种破土而出的力量。如果连云芷都曾在迷失中痛苦徘徊,那么他此刻的恐惧与挣扎,或许并非不可饶恕的软弱,而是行走在这条注定荆棘密布之路上,必须经历的淬炼。
“云姐,我……我想再试试。试试……控制它。”
当林清源嘶哑却不再颤抖地说出这句话时,他指的不仅仅是那嗜血的本能,更包括了那不受控制、却又在关键时刻救过他和王胖子的奇异能力——热感视觉。这份能力,是诅咒亦是天赋,是隐患也可能成为利器。与其被动地恐惧它、逃避它,不如主动去了解它、驾驭它,如同云芷教导的那样,去“习惯它,掌控它,然后,超越它”。
云芷的回应是一个简洁的“好”字,以及眼中那丝几不可察的欣慰。这简单的认可,对林清源而言,却比任何长篇大论都更具力量。
从第二天开始,林清源的生活重心,除了日常的警戒、修炼和逐渐恢复的符水供应外,又多了一项固定且极其耗费心神的项目——主动锤炼那“热感视觉”的能力。
他不再像之前那样,只在情急之下被动激发,或者漫无目的地尝试。而是开始有意识、有步骤地进行训练。起初,他选择在光线稳定、环境简单的石室内进行。云芷撤去了那颗模拟阳光的“蜃光珠”,换上了一颗散发着柔和阴冷光芒的“月影石”,使得环境更利于林清源集中精神。
林清源盘膝坐在蒲团上,面前摆放着几个不同的物体:一杯冒着微弱热气的温水,一块刚从后院取来的、带着地底凉意的石头,以及一面能够反射影像、本身却无甚温度变化的铜镜。
他闭目凝神,意识沉入丹田,小心翼翼地接触那枚灰白色的尸丹。这一次,他不再带着抗拒或恐惧,而是带着一种探索与沟通的意念,如同抚摸一件与自己血脉相连的奇特乐器。他回忆着之前能力发动时的感觉——那种极致的渴望,精神的高度集中,以及尸丹能量流向双眼的微妙轨迹。
起初的尝试依旧充满了挫败感。意念如同泥牛入海,尸丹只是遵循着固有的节奏旋转,毫无反应。双眼除了因精神过度集中而产生的酸胀感外,别无他物。林清源没有气馁,他知道这绝非易事。他回想起陈伯关于“用意不用力”的提点,以及云芷关于能量精细控制的教导,开始调整方式。
他不再试图去“命令”或“驱动”尸丹,而是尝试去“引导”和“共鸣”。他将意念放得更加轻柔,如同涓涓细流,耐心地浸润着尸丹外围的能量,感受着它们的流动与变化,寻找着那奇异能力的“开关”或者说“频率”。
时间在寂静的尝试中流逝。一次,两次,十次,几十次……失败是常态,偶尔能引动一丝双眼的微弱温热,便足以让林清源精神一振。
几天后,转机开始出现。
在一次持续了近半个时辰的凝神尝试中,当林清源的意念几乎要与那疲惫感一同涣散时,他脑海中清晰地“勾勒”出了面前那杯温水的位置——不是用眼睛看,而是用一种奇异的、由模糊的橙红色光晕构成的“内部影像”!那光晕很淡,范围很小,仅仅勉强勾勒出水杯的轮廓,而且只维持了不到一秒钟便骤然消失,随之而来的是双眼一阵剧烈的刺痛和精神的瞬间空虚。
但林清源的心中却涌起了巨大的狂喜!
成功了!虽然极其短暂和模糊,但他确实主动触发了热感视觉!
这次成功的体验,如同在黑暗中摸索的人终于触碰到了一面墙壁,让他明确了前进的方向。接下来的训练,开始变得更有针对性。
林清源发现,这种能力的发动,与精神的集中程度、意念的纯粹性,以及尸丹能量的输出精度密切相关。他开始进行分项练习:
**范围练习:** 他将目标物体逐渐放远,从一米,到两米,到五米……他发现,随着距离增加,不仅维持能力所需的精力和能量呈几何级数增长,感知的清晰度也会急剧下降。在石室内,他目前的极限大约在十米左右,超过这个距离,就只能感知到一片混沌的温度背景,无法分辨具体目标。
**精度练习:** 他不再满足于感知物体的轮廓,开始尝试分辨更细微的温度差异。比如,同时放置一杯热水和一杯温水,努力区分两者光晕的浓淡与色彩微妙不同;或者尝试“看”清一块被阳光晒了半面的石头,其阴阳两面的温度梯度。这需要极其精微的能量控制和意念聚焦,难度极大,常常因为一丝心绪波动就导致整个感知画面崩溃。
**持续时间练习:** 他记录下每次能力成功发动后,维持清晰感知的最长时间,并尝试一点点去突破这个极限。从最初不足一秒,到两三秒,再到五六秒……每一次微小的进步,都伴随着精神力的巨大消耗和双眼的酸胀刺痛。但他乐此不疲,因为能清晰地感觉到,自己对这种能力的“掌控力”正在一点点增强。
除了在石室内的静态练习,林清源也开始尝试在动态环境中运用。他在后院快速移动,同时尝试锁定某个固定目标(比如水井);或者在夜晚,隔着墙壁感知另一边王胖子或苏小婉活动时散发出的、远比普通人微弱的“热量轮廓”。这些动态练习更加困难,对身法、隐匿气息以及能力发动的稳定性提出了综合性的要求。
在这个过程中,林清源也注意到一个有趣的现象。当他全神贯注地发动能力时,对周围环境中其他阴煞之气的感知,似乎也会变得更加敏锐。他能隐约察觉到王胖子体内那浑厚沉稳的能量流动,能感知到苏小婉身上那种更加内敛、甚至带着一丝奇异生机的阴气波动。他甚至能模糊地“看”到,云芷布下的“小五行匿踪阵”在运行时,那些关键节点处流转的、如同经络般的微弱能量光带。
这种能力的潜力和应用场景,似乎远不止于“看透墙壁”那么简单。
高强度的锤炼带来了显着的进步,也带来了相应的代价。几乎每一次深度练习之后,林清源都会感到一阵精神上的虚脱和双眼的极度疲惫,需要长时间的静坐或者饮用加量的符水才能慢慢恢复。但他能感觉到,自己与尸丹之间的联系更加紧密,对能量的掌控也更加得心应手。那份因能力不受控而带来的隐隐不安,逐渐被一种“一切尽在掌握”的踏实感所取代。
这天傍晚,林清源结束了一轮精度练习,正揉着发胀的太阳穴休息时,无意中看到苏小婉端着一盆清水从前厅走来,准备擦拭柜台。林清源心中一动,下意识地集中起尚未完全恢复的精神,尝试着向苏小婉的方向“看”去。
淡淡的、带着一丝难以言喻的冰凉感的浅蓝色光晕轮廓,出现在他的感知中,比王胖子的轮廓要纤细、模糊许多,但也更加……柔和?
然而,就在林清源感知到苏小婉身上那独特“热量”的瞬间,苏小婉似乎也察觉到了什么,端着水盆的动作微微一顿,有些困惑地转过头,那双清澈的大眼睛恰好对上了林清源的方向,虽然她显然看不到任何异常,但脸上却露出一丝似有所觉的、微妙的表情。
林清源心中微微一动,难道……苏小婉也能感觉到?她的能力,似乎也与感知有关?这个偶然的发现,像一颗投入湖面的石子,在他心中漾开了细微的涟漪。或许,这种能力,并非他一人独有?而不同的能力之间,是否存在着某种……奇妙的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