冰冷的月光洒满院子,像铺了一层寒霜。
张铁山走到院角,小斑巨大的身躯卧在阴影里,像一座沉默的山。
他蹲下来,背靠着冰凉的土墙根,从怀里摸出个扁扁的小锡壶。
“嗤啦——”
他拧开壶盖,仰脖子狠狠灌了一口私藏的烧刀子。
劣质烈酒像一道火线,从喉咙直烧到胃里,呛得他眼泪直流。
他抹了把脸,对着黑暗中那双缓缓睁开的、幽蓝深邃的虎目,沙哑地低语,更像是在问自己。
“虎兄弟……你说,一个爷们儿,枪管子够硬,腰杆子够直,咋就……咋就种不好自家那一亩三分地呢?”
夜风吹过,带着林子里特有的寒意,卷起几片枯叶打着旋儿。
小斑喉咙里发出一声极低沉的咕噜,仿佛一声悠远的叹息,淹没在无边的寂静里。
第二天鸡刚叫头遍,张卫国就起来了。
灶膛里塞了把柴禾,架上瓦罐,按方子把老大夫开的药材一样样放进去。
当归、熟地、枸杞、鹿角胶碎块……
褐色的药汁在罐子里咕嘟咕嘟翻滚,苦涩的气味渐渐弥漫开,压过了早饭的米香。
张铁山顶着俩乌青的眼圈挪到灶房门口,皱着鼻子嗅了嗅,瓮声瓮气。
“这啥味儿?比俺连队炊事班熬的猪食还冲!”
张卫国头也不抬,拿筷子搅着药汁:“救命良药!捏鼻子也得灌下去!”
他把一碗浓黑粘稠的药汤怼到张铁山面前,热气腾腾,苦味直冲脑门。
张铁山看着碗里黑黢黢的玩意儿,脸皱成一团,喉结上下滚动。
他闭了闭眼,猛地端起来,像灌敌敌畏似的,“咕咚咕咚”几大口闷了下去。
药汁滚烫苦涩,激得他浑身一哆嗦,放下碗,咂着嘴直哈气。
“操!真他娘的是良药苦口!”
一连几天,张铁山老老实实捏着鼻子灌药。
那苦涩味儿似乎浸透了他,连带着人也沉默了不少。
新房工地上,他抡大镐夯地基的力道依旧生猛,汗珠子砸在地上摔八瓣,但歇气时,常常一个人蹲在角落,望着远处莽莽苍苍的黑龙山出神,眼神里没了往日的虎虎生气。
这天后半晌,李强提着只刚套的肥兔子兴冲冲跑进院。
“铁山哥!卫国!看这兔子肥的,给小斑……”
他话没说完,瞅见张铁山闷头坐在磨盘上,手里无意识搓着根草棍,蔫得像霜打的茄子。
李强凑到正给小斑剁狍子骨的张卫国身边,压低嗓门。
“铁山哥咋啦?跟丢了魂儿似的?让娜塔莎给揍了?”
张卫国刀锋一顿,瞥了眼磨盘上那落寞的背影,叹了口气,用刀尖点点灶房窗台上晾着的药罐。
“心病。药正吃着呢。”
李强小眼珠一转,恍然大悟般“哦”了一声,随即拍着胸脯。
“嗨!多大点事儿!俺还当咋了!等着!”
他撂下兔子,一溜烟跑了。
没过一袋烟的功夫,李强又风风火火地回来了,手里宝贝似的捧着个深褐色的粗陶罐子,罐口用红布蒙着,扎得严严实实。
他贼兮兮地凑到张铁山跟前,献宝似的揭开红布一角。
一股极其浓烈、混合着腥臊与草药味的奇特气息猛地冲了出来,熏得张铁山直往后仰。
“啥玩意儿?这么冲!”张铁山捏着鼻子问。
李强一脸神秘,压低声音。
“虎鞭酒!俺爷压箱底的老货!泡了快二十年了!真正的虎骨虎鞭!大补!”
他把罐子往张铁山怀里塞,“喝这个!比那苦药汤子管用一万倍!保你龙精虎猛!”
张铁山看着怀里这罐气味可疑的陈年老酒,再瞅瞅李强那挤眉弄眼的笃定模样,死灰般的眼底竟真的蹿起一丝微弱的火苗。
他舔了舔有些干裂的嘴唇,犹豫着,瓮声瓮气地问:“真……真管用?”
屯子里的日子在药香与若有若无的虎鞭酒气味中滑过。
新房的红砖墙眼瞅着快要封顶,可张铁山的心病,却像那墙角滋生的苔藓,在不见光的地方悄悄蔓延。
这天,张卫国揣着攒下的几张工业券,准备再去趟白城,给徐若琴买点红糖,再给张铁山抓几副药。
刚走到屯口,正碰见邮递员老陈蹬着那辆破旧的绿色二八杠自行车,“叮铃铃”摇着铃铛过来。
“张家小子!信!省城来的!”
老陈从帆布包里掏出个牛皮纸信封,递给张卫国。
信封上是张大兵熟悉的、刚劲有力的字迹。
张卫国心头一热,赶紧拆开。
信不长,字里行间却透着爷爷的激动和牵挂。
“……得信甚慰!吾儿卫国将为人父,铁山婚事亦谐,老怀大畅!然关山阻隔,恨不能亲抚孙辈……随信附票证若干,给若琴添补营养,万勿吝惜。铁山新婚,盼早传佳音……”
“近来得知急需虎骨,我已差人前去寻找,不日便可送回故里,吾孙不必忧虑!”
信纸里果然夹着几张珍贵的“细粮票”和“糖票”。
张卫国捏着那几张轻飘飘却沉甸甸的票证,目光落在“盼早传佳音”那几个字上,心里像堵了团湿棉花。
不过他没想到的是,爷爷那边也有虎骨的路子。
这个......似乎也十分的合理。
他怎么早没有想到呢?
是啊,以爷爷的资源,估计这就是小菜一碟!
他小心折好信,揣进怀里最贴身的兜,深吸一口气,蹬上自行车,朝着白城的方向猛蹬。
白城县百货大楼的副食品柜台前依旧排着队。张卫国把糖票和钱递过去。
“同志,红糖,两斤。”
售货员麻利地称好,用粗糙的牛皮纸包成四方块,麻绳十字捆好。
张卫国刚接过红糖包,目光扫过旁边玻璃柜台里的一件小玩意儿——一个用红白碎花布头缝成的、巴掌大的小老虎布偶,憨头憨脑,眼睛是两粒黑扣子。
他心里蓦地一软,指了指:“那个布老虎,也要了。”
揣着红糖和小布老虎,张卫国又直奔县医院。
熟门熟路地抓了药,他特意绕到西医诊室那边。
走廊里弥漫着更浓的消毒水味儿。一个穿着白大褂、戴着金丝眼镜的中年男医生刚送走一个病人,正要关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