隔了三天,在周六这天,李家和父子三人挑着箩筐来到三江巷,带来他们回村收的菜干、笋干,黄瓜四季豆,以及几根一米高的花椒树。
“我在家门口也种了,这几棵等会天黑种在院里。”
李峥应下,先将树苗放在楼梯旁的杂物间,又取来秤称重,这些菜便宜,也就笋干贵点,要1.2角一斤,其他菜都是几分钱,六百多斤的菜,不过四十几块钱。
数好钱,李家和又说起另外一件事:“接下来几个月,地里活多,要收包谷,还要打谷子,家里离不开人,就让你大妈跟老三媳妇干三个月,等到九月我们再换人!”
这次本该轮到老二媳妇,但她刚生了孩子,李家和还以为孩子由老大媳妇带着,回家才发现,她将刚刚满两月的孙女放在娘家,这像话吗?叫外人知道,还以为他老李头眼里只有钱。
于是,本该七月下来换人的他,当晚就挨家挨户收菜干,收好菜干立马进了城,请老二媳妇回去。
谁来干活,李峥没意见:“大爸,队上谁家种了油菜?你帮我收点,我拿去榨油!”
“哟~这个我要回去问问,队上好像就彪子家种了油菜,花生你要不?这个多,每家每户都种了,再等几天,包谷也出来了。”
“包谷不要,花生收点!干豇豆、冬瓜南瓜也要,还有冬天的萝卜...谁家想卖,就多种点,这些冬天要的多...”
两人正说着话,赵国全匆匆跑到门口:“舅妈,有人买布做衣服!”
李峥一听,急忙去了前头。
这裁缝铺除了周六周日两天全开,其他时候只有半下午,送走出摊的人,李峥才会开门。
来店里买布的几乎是周围邻居,跟他们出摊一个价,也是买十送一,生意倒还行,眼前人是李峥接到的第七个给孩子做衣服的人。
三套短衫,两条裙子。
因为是给孩子做,不收手工费,但不送布。
李峥正蹲着身子,给孩子量尺寸,门外传来一声王爷爷,她抬头望去,只见张知丛沉着脸进来,身后还有同样皱着眉的王家爷孙。
见几人神色,李峥已猜到所为何事,只打了声招呼,便继续量尺寸。
等记好尺寸,两个孩子也跑出去玩了,而对方还在打量店中的布料,李峥疑惑的向后看了一眼:“妹子,三天后来拿衣服!”
那人一愣,收回视线,整个身子贴紧柜台,俯身小声问:“百花集市上的布,也是从你这里拿的吧?他们是你亲戚?”
“嗯!”
“那我...我...我能来这里拿货卖吗?”
李峥先是愣了愣,随后点头。
“当然可以!”
那人见状,面上再无先前的拘谨,绕过柜台,大方的介绍自己,她姓邓,排行三,家里人都叫她邓三妹,男人林魁,也住在这条巷子,但靠近西汇街方向。
那地方,李峥没去过,只记得一直往里走,有个红糖厂和教堂,对于想买布料卖的人,她自是双手欢迎,但有些话必须说在前头。
“从我这拿货,必须是现金结算...若你卖不掉,只要是十尺以上的布,都可以拿来退。”
“这肯定的呀,谁家买东西,都是一手交钱一手交货...”
李峥有些心虚,干笑一声,转身给她介绍布料。
“那价格呢?”
“统一进价,卖价...如果你在江城,卖价最好跟我们一致,若出了江城,你自己定价...若不熟悉,你可以跟着我们这边出一次摊...”
“真的??”
这要是能跟着出几次摊,邓三妹完全没顾虑,毕竟她也没做过生意,有人教,总比自己当愣头青乱闯好!
“那他们平日都在哪出摊?”
正说着话,邓三妹突然顿住,朝里间笑了笑。
李峥顺势望去,只见张知丛立在门口,不知来了多久。
“你瞧我,只顾跟你说话,家里还有事呢,大妹子,你先忙着,我改天再来!”
等她走了,李峥才看向张知丛:“你怎么出来了?王大爷呢?”
“陪小军看电视,今晚吃什么?”
“有什么吃什么!”
说罢,李峥不再理他,趁这会有时间,拿起布料,打算先将裙子做出来,刚画好线,见张知丛背着她看布,等她拿起剪刀,张知丛还在看,等她剪好料子,他已抱着两匹布立在身侧。
“你说这两种布,哪一种穿着舒服?”
李峥看了眼他手中的料子:“两种都是纯棉,穿在身上大差不大。”
闻言,张知丛又取来几匹料子:“那种颜色好看?”
“你还要做衣服?今年你都做了多少件啦?还做?你穿得过来?”
张知丛笑而不语。
“滚!”
“好叻...”
吃过晚饭,王大爷留了下来,跟李家和诉苦。
在医院的两天,王大爷想通了,不再插手儿子的家事,大妹上不上学,跟他无关。
可他不插手,不代表王庆丰放弃了,担心又把爹气个好歹,直接叫大妹小妹出面。
王大爷今天过来,是专程躲两人的,他一说重话,两姑娘就哭,就说回家要挨打。
他也知道,这事,张兰干的出来。
“老弟,你说我该怎么办?”
李家和皱眉,换做他,他也很为难。
“我觉得,孩子就该多读书,钱呀,什么时候都能赚,但这书,不是你想什么时候读,就能读的!”
“就是这个理,但他们不明白啊...”一家人一门心思想着出摊,赚钱。
可赚钱,也不是他们那种赚法。
他们赚的每一分钱,是从王震手里赚的,而非靠自己双手,那日在学校,他就说了,把王震贴的钱补上,这买卖就继续做。
可两口子硬是不接话,非装着糊涂,王大爷这才气病的。
良久,院中只余几道深深的叹息,回荡不息。
次日,看着站在门口的四人,李峥不禁失笑,往日总是高屠户先送来肉,钱爷爷要等到九点多,鱼卖的差不多,他才来。
今日倒是凑巧。
至于王家姐妹,她只瞄了眼,便迎高屠夫和钱爷爷进屋称重。
一回到后院,李峥先是通知了王大爷,随后才拿出秤称重,等两人数好钱,她才说起明天不要肉,后天增量的事。
因着后天张翠花几人要去赶大集,肉呀鱼要多备些。
肉没问题,高屠户表示要多少有多少。
但鱼...
钱爷爷:“能不能换其他鱼?鲤鱼没那么多,鲫鱼、鲈鱼、草鱼行不?这种刺也少,红烧着也好吃!”
李峥想了想:“尽量一根筷子长的鱼,不然鱼太大了碗装不下!”
“嗯...我晓得了,我挑好了再送来。”
送走两人,门口早没了王家爷孙的身影,连李家和几人,也不知什么时候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