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晨的阳光斜斜照进市立图书馆的古籍部,陈风指尖划过泛黄的《吴越春秋》,书页间突然飘落一片干枯的银杏叶,叶脉在阳光下竟显影出淡淡的紫霞纹路。他下意识运起「鹰眼术」,只见图书馆穹顶的雕花在光影中组成一个巨大的太极图,而他手中这本清代抄本的纸页边缘,竟残留着与明朝「血河砂」相似的暗红色痕迹,只是已失去邪力,化作普通的朱砂。
系统界面在他眼前一闪而逝,金纹组成的提示比昨日清晰了些:「寻『衡』之器,补『时』之隙」。陈风合上书本,紫霞内劲顺着指尖注入借阅卡,卡面的磁条突然发出轻微的嗡鸣,自助借还机的屏幕上,所有与「时空」「平衡」相关的书籍都自动弹出,在屏幕上排列成一个不规则的圆环。
陈风首先取下最上层的《春秋考异邮》,书页中夹着一张不知是谁留下的便签,上面用毛笔写着几行小字:「天倾西北,地不满东南,盖有衡器镇之」。墨迹在他掌心微微发烫,竟与太极金印产生共鸣,书页中记载的「女娲炼石补天」传说突然活了过来:文字化作影像,女娲手中的五色石上,清晰地刻着与他眉心金纹相同的太极图腾。
他又抽出《抱朴子》,其中「天地之盗,万物之盗,人万物之盗」一句被人用朱笔圈出,旁注着「盗则失衡,衡则归位」。陈风注意到批注的笔迹与便签上的如出一辙,墨色中混着极细的金属粉末,像是铁砂帮锻造时残留的铁屑。当他用指甲刮下一点粉末,紫霞内劲催动下,粉末竟在空中凝成「图书馆」三个字,随后又散作无形。
古籍部的管理员是位头发花白的老者,见他对着几本残卷出神,便端来一杯热茶:「小伙子也对这些老东西感兴趣?最近总有人来查『平衡』『时空』的典故,还有个老教授,上周把《永乐大典》的残卷都翻遍了。」
陈风心头一动:「老教授?」
「是啊,姓秦,研究古代神话的,说是什么『时空平衡论』,听着玄乎得很。」老者笑了笑,指着窗外的银杏道,「他说这世上的道理,就跟这树一样,春生秋落,缺了哪样都不行。」
离开图书馆,陈风按照系统金纹若有若无的指引,来到城南的古玩市场。一个摆着旧罗盘的摊位前,摊主正对着一块青铜镜喃喃自语,镜面反射的阳光在地面形成一个扭曲的光斑,像极了极北冰海时空裂隙的形状。
「这镜子咋回事?照出来的影子总歪着。」摊主见陈风驻足,便递过来让他细看。陈风接过镜子,紫霞内劲探入,镜背的蟠螭纹突然活了过来,纹路组成的竟是明朝「太极封邪印」的简化版,只是中心的太极鱼眼被一道裂痕取代。
「这镜子是从乡下收来的,那村子怪事多,」摊主压低声音,「据说夜里能听见有人哭,还不是现代人的声音,像唱戏的。」陈风追问地址,摊主却支支吾吾,只说在「城西三十里,有棵老槐树的地方」。
他又在一个卖旧书的摊位前发现一本民国版的《地方志》,其中记载着光绪年间的一桩奇事:「某夜,天现双月,其一为赤,其一为白,村人见金甲武士自月中出,踏空而行,至老槐树下消失」。书页配图中的老槐树,枝桠形状与市立图书馆门前的那棵一模一样,只是多了一个悬挂的铜钟,钟身上刻着「衡」字。
陈风按照摊主的描述找到城西的槐树村,村口的老槐树上果然挂着一口铜钟,钟体布满青苔,敲上去却发出清越的声响,震得他体内紫霞内劲微微共鸣。钟摆晃动时,投在地上的影子竟显影出系统【衡器图谱】的一角,与他在明朝见过的「太极镇邪鼎」底座纹路完全吻合。
村里的老道观早已破败,残存的三清像前,香炉里的灰烬凝结成一个小小的太极图。陈风伸手触碰,灰烬突然飞起,在空气中组成一行字:「秦教授,图书馆古籍部」。他这才明白,系统一直在引导他寻找那位同样在探寻线索的老教授。
返回图书馆时,已是黄昏。古籍部的灯光昏黄,一位戴着老花镜的老者正趴在桌上抄写着什么,手边摊开的《周髀算经》上,用红笔标注的勾股定理图形旁,竟画着一个微型的时空裂隙示意图,与极北冰海的景象别无二致。
「小伙子也对这个感兴趣?」老者抬起头,镜片后的眼睛闪过一丝精光,「我姓秦,研究古代宇宙观的。」
陈风注意到他指尖沾着的朱砂,与《春秋考异邮》中便签的墨迹同源,而他放在桌角的保温杯上,印着与老槐树铜钟相同的「衡」字。
「你相信不同时空存在某种平衡吗?」秦教授泡了杯浓茶,茶雾在两人之间凝成短暂的太极图案。「我研究了一辈子古籍,发现所有文明的创世神话里,都提到过『平衡』——希腊的宙斯与堤丰,埃及的努恩与努内特,中国的阴阳鱼...」他指着《周髀算经》上的标注,「这些不是巧合,是古人对时空本质的直觉。」
当陈风试探着描述明朝的经历,秦教授并未惊讶,反而从抽屉里取出一块残破的甲骨:「去年在安阳出土的,上面的卜辞翻译过来是『天漏,引异世之能补之,恐溢』。你看这裂纹,像不像你说的时空裂隙?」
甲骨的裂纹中嵌着极细的金属颗粒,秦教授用放大镜照着解释:「化验发现是玄铁,跟明代兵器的成分一致,但这甲骨距今三千多年。」陈风心头剧震,他认出这正是铁砂帮锻造时常用的「渗碳玄铁」,只有在极北冰海的矿脉中才能找到。
「我推测,」秦教授推了推眼镜,「古代发生过类似的时空紊乱,先贤们用某种『衡器』修复了,而这种衡器,很可能与你说的『太极古树』有关。现在的异常,是因为你在明朝的干预打破了旧的平衡,需要找到新的衡器才能弥补。」
谈话间,陈风掌心的太极金印突然发烫,秦教授的甲骨也随之震颤,两者之间的空气泛起涟漪,显影出系统最新的提示:「衡器分三,曰『天枢』『地轴』『人极』,藏于两界共振之处」。
秦教授指着图书馆窗外:「那棵老槐树,是本市的风水眼;城西的道观,对应着北斗第七星;而这里,」他敲了敲古籍部的地面,「地下三米是明代的藏经阁遗址。这三个点连成的线,与甲骨上的裂纹完全重合。」
陈风运起紫霞内劲,果然感觉到这三个方向传来微弱的共鸣,与明朝太极古树的气息同源。秦教授递给他一本手稿:「这是我整理的线索,提到一种『跨时空共鸣』,当两个世界的相同之物产生共振,就能打开临时通道,但也会引发失衡。」
手稿的最后一页,画着一个与陈风玄铁古剑剑鞘相同的图案,旁注着「器为媒介,意为引信」。
离开图书馆时,夜色已深。陈风站在老槐树下,敲响铜钟,钟声在夜空中扩散,竟让他清晰地「看」到三个光点:图书馆的古籍部、城西的道观、还有市中心的博物馆——那里正在展出一批明代文物,其中一件「太极纹铜炉」,正是他在明朝紫宸殿见过的同款。
系统界面在他眼前完全展开,金纹组成的地图上,三个光点闪烁着,连接它们的线条逐渐清晰,形成一个完整的太极图。提示音在识海响起:【叮!发现「衡器」线索,「清浊」任务进度+10%,当前进度10%。获得「窥径者」称号(提升线索解读力20%)。】
陈风握紧秦教授给的手稿,紫霞内劲在体内缓缓流转。他知道,这些散落的线索——古籍的残章、甲骨的裂纹、铜钟的共鸣、教授的研究——都在指向同一个真相:他在明朝搅动的风云,正通过某种神秘的共振影响着现代,而修复的关键,就藏在这两个世界共享的「平衡」密码里。
远处的博物馆传来一声轻微的异响,像是文物展柜的玻璃碎裂。陈风抬头望去,只见博物馆的方向泛起一缕极淡的红光,与明朝血河砂的邪力气息同源,却微弱得多,像是时空涟漪激起的余波。他知道,不能再等了,那些隐藏的「衡器」,或许已经开始因为时空紊乱而显现踪迹,而他必须赶在失衡加剧前,找到它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