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师傅炸串坊”的香味能飘出三条街。炎昭炎曜蹲在不锈钢灶台后,手里各握着一把刷子,正给刚出锅的炸串刷酱料——炎昭的刷子沾着红彤彤的甜辣酱,刷得均匀利落;炎曜的刷子裹着棕褐色的咸鲜酱,每一笔都带着股认真劲儿。
“小师傅,你这酱咋做的?比我妈买的瓶装酱香十倍!”穿蓝校服的小胖举着炸蘑菇,眼睛瞪得溜圆,嘴角还挂着酱汁。
炎昭把刷子往酱碗里一蘸,神秘兮兮地眨眨眼:“这是‘食神秘制酱’,里面加了蜂蜜和柠檬汁,甜辣里带点清透,一般人我不告诉他!”
炎曜赶紧补充:“我的‘食圣咸鲜酱’更厉害,放了自己熬的葱油,还有点花椒面提香,刷在肉串上,香得能把魂勾走!”
正说着,隔壁写字楼的厨师又来“偷师”了。他揣着个小本本,假装买炸串,眼睛却直勾勾盯着酱碗:“小师傅,给我来十串鸡柳,多刷点甜辣酱……嘿嘿,这酱里是不是放了番茄沙司?”
炎昭手一抖,差点把酱刷到他手上:“保密!” 炎曜跟着点头,像只护食的小狼崽:“这是我们的独门秘籍,谁都学不会!”
厨师碰了个软钉子,悻悻地走了。旁边的小顾客们却炸开了锅,七嘴八舌地给俩小师傅出主意。
“我觉得可以加芝士酱!”扎羊角辫的小姑娘举着炸年糕喊,“拉丝的那种,肯定好吃!”
“要我说,弄点蒜香的!我爸就爱吃蒜!”戴眼镜的小男孩推了推眼镜。
小宇蹲在旁边穿串,突然说:“我妈以前做过梅子酱,酸酸的,配炸茄子肯定棒!”
“好主意!”炎昭一拍大腿,当场宣布,“今天推出‘创意酱料日’,你们说的酱,咱都试试!”
说干就干。仨孩子在后厨翻箱倒柜:炎昭找出芝士片,隔水融化成酱,还特意撒了点黑胡椒;炎曜捣鼓蒜香酱,把蒜末炸出香味,混着生抽和香油;小宇则泡了梅子,捣碎了加冰糖熬,酸甜味飘得满店都是。
新酱料一推出,小顾客们立马排起长队。
小胖第一个尝了芝士酱鸡柳,咬下去“滋啦”一声,芝士丝拉得老长,他眼睛瞪得比灯泡还亮:“我的天!这是会拉丝的炸串!比披萨还好吃!”
戴眼镜的小男孩举着蒜香排骨串,吃得满嘴流油:“蒜香配肉香,绝了!我爸肯定抢着吃!”
扎羊角辫的小姑娘舔着梅子酱茄子,小脸蛋皱成了包子:“酸溜溜的,一点不腻,像在吃水果!”
有个网红举着手机直播,对着镜头惊呼:“家人们快看!这俩小师傅太会了!芝士酱、蒜香酱、梅子酱,把炸串玩出了新花样!我先替你们尝了,这味道,封神了!”
直播间里的订单像雪片似的飞来,都是让快递“跨城送炸串”的,看得李秀莲直乐:“你们仨这是要把炸串坊开成‘网红打卡地’啊!”
王铁柱来送食材,看见这阵仗,故意板着脸:“整天瞎折腾,酱料弄那么多花样,能有我红烧排骨的酱正宗?”
“那可不一定!”炎昭举着芝士酱鸡柳递过去,“爸你尝尝,这叫‘中西合璧’,比你的老酱洋气!”
王铁柱咬了一口,芝士的香混着鸡肉的嫩,果然没想象中腻,忍不住又咬了一大口,嘴上却硬:“也就那样……没我做的酱有底蕴。”
正说着,刚才那厨师又回来了,这次还带了老板。老板捧着个礼盒,笑得像朵花:“小师傅,我们食堂想跟你们合作,买你们的酱料配方,价钱好商量!”
炎昭把头摇得像拨浪鼓:“不卖!这是我们的秘密武器!”
炎曜跟着说:“想学可以,得拜我们为师!”
老板被逗笑了,当场订了一百串创意炸串,说要回去给员工当福利。
傍晚关店时,仨孩子趴在桌上数今天的“创意奖”——都是小顾客们送的:小胖给的奥特曼卡片,小姑娘塞的贴纸,小男孩捐的漫画书。
“你看,”炎昭举着卡片得意地说,“只要肯动脑筋,普通的炸串也能变魔法!”
炎曜点点头:“明天咱试试芥末酱!刺激!”
小宇赶紧摆手:“还是先试试蜂蜜芥末的吧,太辣了小朋友不爱吃。”
月光洒在炸串坊的灶台上,酱碗里还残留着各种颜色的酱汁,像一幅五彩斑斓的画。李秀莲看着仨孩子叽叽喳喳的样子,突然觉得,所谓的“独门秘籍”,其实不是固定的配方,而是孩子们那份敢想敢试的机灵,和把小顾客的话放在心上的认真。
而那些五颜六色的酱料,裹着的不只是炸串,还有孩子们天马行空的想象力,和藏在烟火里的,甜甜的童趣。这味道,确实是谁都学不会的——因为里面藏着颗鲜活的、热爱折腾的童心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