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全屋的灯光被调到最暗,只够照亮桌上一张摊开的上海市区草图。顾清翰、陆震云、阿成和大壮围坐在桌边,气氛与往日截然不同。之前是孤军奋战的压抑,现在则注入了一种久违的、锐利的活力。陆震云的归来,像给即将燃尽的火堆添上了干燥的薪柴。
“这是最新一批,”陆震云将一个沉甸甸的布包推到桌子中央,打开,里面是黄澄澄的金条和几卷美钞,“通过新线路带进来的,够我们用一阵子。”他又拿出一个小巧的皮盒,打开是几盒珍贵的盘尼西林和磺胺粉,“药品也补上了,受伤的兄弟能及时救治。”
阿成拿起一盒盘尼西林,眼里放光:“太好了!这下不用硬扛了!” 大壮也松了口气,紧绷的肩膀微微松弛。
顾清翰看着这些物资,没说话,但眼神明显亮了一些。他更在意的是陆震云带来的无形资源。陆震云摊开几张从香港带来的、更精确的上海周边日军布防简图和近期敌伪人事变动简报。
“这是盟军情报部门共享的部分分析,”陆震云指着地图上的标记,“池田最近压力很大,上次清乡行动受挫,上面对他不满。他可能会急于搞出点‘成绩’来将功补过。76号内部几个实权位置也有变动,新上任的行动处长李士群,据说比前任更狡猾,喜欢用暗线钓鱼。”
这些信息,像黑暗中射进的光柱,让顾清翰他们对敌人的动向有了更清晰的把握。之前他们像是蒙着眼在雷区走路,现在至少看到了部分轮廓。
“还有这个,”陆震云又从贴身口袋里取出一个更小的密码本,“新的密码,与香港和内地部分根据地同步。只要我们搞到新的电台,就能重新建立联系,不再是聋子瞎子。”
希望,实实在在的希望,在狭小的安全屋里弥漫开来。阿成和大壮的脸上露出了几个月来第一次真切的笑容。有了资金,就能购买更多必需品,打通更多关节;有了药品,受伤的同志就有了保障;有了准确的情报,行动就能更有针对性;而恢复通讯,则意味着他们重新回到了组织的脉络中,不再是无根的浮萍。
顾清翰的手指在地图上缓缓移动,最终停在了一个点上——那是日军在虹口的一个重要物资仓库。“池田想立功,肯定会加强重点目标的防卫。但这个仓库,储存了大量燃油和军需,如果这里出事,打击会很大,池田难辞其咎。”
他抬起头,目光与陆震云相遇。两人都在对方眼中看到了熟悉的、跃跃欲试的光芒,那是属于“判官”和“归雁”的锐利和默契。以前他们联手,多次让敌人焦头烂额。如今,历经劫波,双剑再次合璧。
“光防守不行,太被动。”陆震云接话,手指点在仓库旁边的几条线路上,“得主动出击,打疼他。我们可以利用新到的资金,想办法摸清仓库的守卫换班规律、巡逻路线。或许可以从内部找找缺口,或者制造点混乱,调虎离山。”
阿成兴奋地搓手:“对!搞他一票大的!让池田那老小子知道,咱们还在!”
大壮比较沉稳,补充道:“行动前必须计划周密,撤退路线要准备好几条,确保万无一失。”
你一言我一语,一个新的、大胆的行动构想开始浮现。不再是单纯的躲避和生存,而是有了明确的反击目标。顾清翰负责制定核心计划和指挥,陆震云利用外部信息和资源提供支持并策划接应,阿成和大壮负责具体执行和情报核实。熟悉的配合感又回来了,而且因为陆震云带来的新资源,这次行动的基础比以往任何一次都更坚实。
灯光下,四个人的影子投在墙壁上,仿佛凝聚成了一股不可小觑的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