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九九二年七月五日,星期日。香港的夏日,空气湿热,却弥漫着一股与内地城市截然不同的、快节奏的国际化气息。鳞次栉比的摩天大楼勾勒出壮观的天际线,维多利亚港上船只穿梭不息,街道上车水马龙,行色匆匆的人们穿着时尚,各种语言的交谈声混杂在一起。
萧远走出红磡火车站,深吸了一口这充满活力的空气。这是他魂穿到这个时代后,第一次踏上香港的土地。眼前的一切,既熟悉又陌生。熟悉是因为前世在影视作品中见过太多香港的形象,陌生则在于亲身沉浸于此地那种扑面而来的、九十年代初作为亚洲金融贸易中心的独特繁荣感。
他按照李文杰事先提供的地址,搭乘出租车前往中环。车窗外的景象飞速掠过,银行、证券公司、跨国企业的招牌目不暇接,与深圳仍在建设中的景象相比,这里的商业氛围更加成熟和浓厚。
李文杰的贸易公司位于中环一栋颇具现代感的写字楼的高层。一出电梯,映入眼帘的是光可鉴人的大理石地面和通透的玻璃门,前台穿着职业套装的女士用流利的英语和粤语接听着电话。通报姓名后,萧远被引荐入内。
李文杰的办公室宽敞明亮,巨大的落地窗外就是着名的维多利亚港全景,湛蓝的海水、繁忙的航船以及对岸九龙半岛的景色尽收眼底。办公室的装修是中西合璧的风格,红木办公桌、真皮沙发显得沉稳大气,墙上挂着现代派油画,又透露出主人的国际视野。
“萧生!欢迎欢迎!一路辛苦啦!”李文杰热情地迎了上来,他穿着一件考究的短袖衬衫,戴着金丝眼镜,笑容满面,比在深圳会面时更显从容自信。他用力地握着萧远的手,“点样?第一次来香港,感觉如何?”他切换成了带着浓重粤语口音的普通话。
“李生,好久不见。”萧远笑着回应,目光不禁又被窗外的景色吸引,“百闻不如一见,香港果然繁华,名不虚传。”
“哈哈,坐,饮杯茶先。”李文杰引着萧远在舒适的会客沙发坐下,秘书很快端上来两杯香气四溢的普洱茶。
寒暄几句后,李文杰切入正题,神情变得认真起来:“萧生,这次特意请你过海来谈,是因为我觉得,我们之前的合作非常成功,但还可以做得更大,更深入。”
萧远坐直了身体,做出倾听的姿态:“李生请讲。”
李文杰走到窗前,指着下面繁忙的港湾:“香港,弹丸之地,但系佢系自由港,资金进出自由,信息灵通,贸易网络遍布全球。而家北面,”他意指苏联,“个局势,你知我知,系一个千载难逢嘅机会。但系单靠而家咁样,由深圳发货,经过层层环节,效率低,成本高,而且好多敏感啲嘅货品,操作起嚟好麻烦。”
他转过身,目光灼灼地看着萧远:“我嘅想法系,我哋不如在香港成立一间属于我哋自己嘅公司!由呢度做总枢纽,直接对接国际供应商同北面嘅需求。资金,可以通过香港嘅银行体系高效流转,甚至可以运用一啲贸易融资工具;货品,可以从世界各地采购,甚至包括一啲初步嘅机电产品、零部件,呢啲系而家北面最急需,利润也更高嘅嘢!然后通过香港呢个自由港,整合、转运,效率会大大提高!”
这个提议与萧远之前的想法不谋而合,他心中一动,但脸上不动声色:“成立香港公司,确实能解决很多现有模式的瓶颈。李生对股权和运作模式,有什么具体的设想?”
李文杰显然早有准备,回到座位,拿出一份简单的提纲:“股权上,我建议你占大头,七成或者六成五,我占三成或三成五。点解?因为你掌握住内地嘅资源同最终嘅客户渠道,系生意嘅根本。我负责香港公司嘅日常运营、金融对接、国际采购渠道嘅搭建。公司名字我都想好了,就叫‘远航国际(香港)贸易有限公司’,点样?几大气!”
萧远快速思考着。控股对他有利,能保证决策权。李文杰主动让出控股权,显示了他的诚意和对萧远这边资源的看重。分工也合理,李文杰熟悉香港及国际市场,自己掌控内地源头和最终销售。
就在这时,萧远脑海中沉寂的系统界面微微亮起。LV11的“风险预警”功能被自动触发,对“与李文杰在香港成立合资公司”这一事项进行评估。几秒钟后,评估结果以淡蓝色的文字浮现:
【合作方李文杰:诚信度评估(基于历史合作及有限信息):b+(较高)。合作意愿:强烈。潜在风险点:其香港本地商业网络复杂度(未知关联方),需关注。】
【合作方案评估:战略方向契合度高,潜在收益巨大。主要风险集中于:1.香港公司法律合规性(需专业律师审核)。2.跨境资金流动监管(需确保符合两地法规)。3.对机电类等敏感商品出口的管制风险(需谨慎评估)。】
【综合风险等级:中低。机遇等级:高。建议:推进,但需完成尽职调查及法律框架搭建。】
系统的评估基本印证了萧远的判断,机遇大于风险,但提示了需要关注的法律和合规细节。这让他心里更有底。
“李生的提议很大胆,也很有吸引力。”萧远缓缓开口,语气沉稳,“控股权的安排,体现了李生的诚意,我先表示感谢。香港的平台优势,确实是内地目前无法比拟的。不过,”他话锋一转,“成立公司涉及很多具体问题。比如,香港的公司法、税法、进出口管理条例,我跟我的团队都不熟悉。还有,您提到的机电产品贸易,其中的许可证、管制清单,我们都需要搞清楚,不能触碰红线。”
李文杰眼中闪过一丝赞赏。他见过太多内地来的商人,被香港的繁华和看似无限的机会冲昏头脑,往往急于求成,忽视风险。而萧远如此年轻,在巨大的诱惑面前还能保持这样的冷静和谨慎,实属难得。
“萧生考虑得非常周到!”李文杰点头称是,“呢啲都系实际问题。法律同税务方面,我可以介绍相熟嘅、信誉良好嘅律师事务所同会计师事务所帮手续。至于货品管制,我哋可以循序渐进,先从明确允许嘅开始,慢慢摸清边界。关键系,有咗香港呢个平台,我哋嘅操作空间同灵活性,会大好多倍!”
他身体前倾,压低声音说:“萧生,我收到风,北面嘅情况可能比新闻报道嘅更严峻。时间好可能唔多嘞。如果能够快速建立一个高效嘅通道,我哋唔单止可以食正呢一波红利,更可以为未来更长远的合作打下基础。我相信,我哋联手,绝对唔会只局限于同北面做贸易!”
这句话说到了萧远的心坎上。他的目标,从来不仅仅是利用苏联解体的机会赚一笔快钱,而是要以此为起点,构建一个真正的商业帝国。香港,这个连接中国与世界的超级联系人,无疑是帝国蓝图中最重要的一块跳板之一。
“我明白李生的意思。”萧远终于给出了积极的回应,“这个合作方向,我原则上非常感兴趣。我认为我们可以开始推进前期的准备工作。首先,我需要委托专业的机构,对在香港设立公司的流程、相关法律法规做一个详细的了解。其次,关于公司的具体章程、管理架构、财务流程,我们需要拟定一个详细的方案。”
“冇问题!”李文杰见萧远松口,大喜过望,“律师同会计师,我明日就可以帮你约见!章程同架构,我哋可以一齐倾。萧生你做事咁稳妥,我同你合作更加放心!”
接下来的时间,两人又就一些初步的细节交换了意见,比如初步的注册资本规模、办公地点选址、首批需要招聘的本地员工类型等。气氛热烈而务实。
会谈结束时,已是傍晚。李文杰坚持要设宴为萧远接风,并安排他入住附近的豪华酒店。站在酒店房间的窗前,俯瞰着香港璀璨的夜景,萧远心潮澎湃。这次会面,不仅意味着对苏贸易将进入一个全新的、更高效的阶段,更标志着他的事业,即将从偏居一隅的深圳,正式走向与国际接轨的大舞台。而系统的评估,也让他对这次关键的战略抉择,充满了信心。他知道,一个新的篇章,即将开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