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晨的雾还没散,村口就传来一阵压抑的争吵声。余晚星正在厨房煮稀粥,听到声音后忍不住走到院门口张望——只见两个村民正围着半袋发霉的野菜拉扯,一个说“这野菜我先看到的”,另一个反驳“我家孩子都快饿晕了,你凭什么抢”,两人争得面红耳赤,眼里满是焦虑。
余晚星心里一沉——村里的粮食危机,比她想象的更严重。连续的阴雨天不仅让新采的野菜难以晒干,连之前储存的野菜干也大多发了霉,不少人家已经到了“挖野菜无门,吃存粮见底”的地步。她转身回了厨房,看着米缸里仅剩的小半袋玉米面,又想起柴房里藏着的空间红薯,心里默默盘算着:不能再藏着了,得拿出点粮食缓解危机,不然村里乱起来,她家也难独善其身。
刚把粥端上桌,就看到老支书的孙子小柱子跑过来,站在院门口喊:“余晚星婶子,我爷爷让你去大槐树下开会,说有重要的事!”余晚星应了声,让许明在家照看弟弟妹妹,自己则快步往大槐树下走。
大槐树下已经聚集了不少村民,大家脸色都不好看,有的蹲在地上抽烟,有的低声议论着粮食的事,气氛压抑得让人喘不过气。老支书站在树桩上,等村民到得差不多了,才清了清嗓子开口:“大家也知道,这阵子天不好,野菜少了,存粮也快没了,再这么下去,咱们村怕是要出乱子。今天叫大家来,是想提议搞个‘野菜共享’——家里还有能吃的野菜、野菜干,或者有余粮的,都拿出来一点,集中到我家,按户分配,咱们一起扛过这难关!”
话音刚落,村民们就炸开了锅。有人小声说:“我家都快没的吃了,哪还有多余的拿出来?”也有人说:“要是大家都拿,我也愿意拿点野菜干出来,总比看着村里乱了好。”议论声中,不少人的目光不自觉地投向余晚星——之前村里就传她“能从后山挖到粮”,大家都暗暗期待她能带头拿出东西。
余晚星感受到众人的目光,心里早有准备。她往前站了一步,笑着说:“支书这个提议好,咱们都是乡里乡亲的,就该互相帮衬。前几天下雨前,我运气好在后山挖到一窝红薯,本来想留着给孩子们当口粮,现在大家都难,我就拿出来,跟大家一起分了。”
村民们听到“红薯”两个字,眼睛都亮了——红薯顶饿,比野菜强多了。老支书也很高兴,连忙说:“晚星你这孩子,真是有心了!有你带头,咱们这‘野菜共享’肯定能成!”其他村民见状,也纷纷表态:“我家还有点野菜干,我这就回去拿!”“我家还有半袋玉米面,也拿出来分!”气氛一下子活跃起来,之前的压抑消散了不少。
余晚星跟着几个村民一起回了家,从柴房里搬出那半袋红薯——这是她特意从空间里取的,选的都是表皮带泥、大小不一的,看起来就像刚从后山挖出来的,不会引起怀疑。她扛着红薯回到大槐树下,把红薯交给老支书,笑着说:“支书,您看着分吧,别给我家留,孩子们吃野菜粥也能过。”
老支书感动得不行,拍了拍她的肩膀:“你这孩子,太实在了!放心,肯定不会让你家孩子饿着。”他让村里的年轻人把红薯、野菜干、玉米面分类放好,然后按户登记,每户都能分到一小块红薯、一把野菜干,缺粮严重的家庭还能多领一点。
村民们领到东西后,都纷纷向余晚星道谢。刘婶拿着红薯,拉着她的手说:“晚星啊,这次真是多亏了你,不然我家那几个孩子都要饿肚子了。”余晚星笑着摆手:“都是邻居,说这些干啥,咱们一起扛过去就好。”
可她不知道,黑影一直躲在不远处的树林里,把这一切看在眼里。他皱着眉,心里满是疑惑——余晚星哪来的红薯?之前她说“粮存在镇上亲戚家”,现在又从“后山挖到红薯”,她到底藏了多少粮食?黑影悄悄离开,准备去破庙向黑袍人汇报,他觉得,余晚星的“后山挖粮”肯定有问题,这或许是找到她秘密的突破口。